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二年级教案 >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2W 次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一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姿态,引起了学生对丹顶鹤的喜爱,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全文共4个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是重点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抓住丹顶鹤的颜色展开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表现出丹顶鹤亮丽和谐的色彩。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层层引导的: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读的训练。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了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情感体验,激发起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充分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美。

二、激发想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丹顶鹤在黄海之滨生活得怎样?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的想象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三、绘画和语文学习的整合。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美术和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教育完全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色彩缤纷的图画比文字能更形象地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感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作画,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把已经感受到的丹顶鹤的美,对丹顶鹤的喜爱通过画再次表现出来,促进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二

在高效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我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实践“学生能自学会的,老师就不教”的理念。遵循了“明确目标——自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组内小展示,全班大展示)——检测反馈、评价反思”的学习程序。教学设计努力体现“以学为本”,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因为我深知“独学”是“对学”和“群学”的基础和保障,没有充分的独立思考学习,就会出现合作学习的虚假形式和过场。紧紧围绕课时目标,我重点考虑选择合理、科学、易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过程,灵活地调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努力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关于情境的含义,德国一位学者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就像汤之于盐。知识需要融于情境之中,才能真正被吸收、内化。针对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我还是应该在激情、童趣、激励评价上再丰富一些,让课堂更加丰满并充满活力和美感。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的狂欢。

本节课,因为是第一课时,我又崇尚生成课堂,也想冒险体验一下,看看孩子们到底一节课40分钟能达成什么目标。整个课堂实施过程中,发现对于部分孩子来说,完全完成我制定的课时目标还是有难度的。我赶紧把领读和范读加进来,以降低难度。但由于班级“小组建设”还不够成熟,合作的时间长,以至于后边写字的时间不够充分,也没有时间充分展示评价孩子们写的字,以达到巩固识记的目的。不过,改变了以往“心中装着教案任务”的形式主义,坚决扎扎实实落实好一个环节再进行下一个环节,哪怕完不成“教”案,也要让孩子们“学会”一样,再进行下一样。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欢迎各位老师共同探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