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吆喝》教学实录

《吆喝》教学实录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2W 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先生的散文《吆喝》。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文中哪句吆喝给你的印象最深?

《吆喝》教学实录

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

师:我们两个不谋而合,我印象最深的也是这个。

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的,一点也不吹嘘什么”。

生3: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师:看样子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乞丐的吆喝,可能是因为大家平时很少听到这样的吆喝。除了乞丐的吆喝,文中更多的是小贩们叫卖的吆喝,但是作者却不认为这是简单的叫卖,而是给了它很高的评价。作者称它为什么?

生1:声乐。

师:声乐是什么意思?

生2:歌唱。

师:是一种歌唱的艺术,这是从声音的角度来评价。作者还称吆喝为什么?

生3:口头广告。

师:对,吆喝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这是从内容的角度来评价。还有吗?

生4:戏剧性的叫卖艺术。这是对吆喝的综合评价。

师:啊,作者把它称之为艺术,又称为声乐,一种歌唱的艺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艺术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生1:我觉得这些吆喝词编得很有特点,很幽默,抑扬顿挫。

师:词儿编得特别好,尤其是那两个乞丐的吆喝,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屏显。)

欣赏“吆喝”领略艺术魅力

烤白薯哇真热乎

葫芦儿——刚蘸得

葫芦儿——冰塔儿

喝了蜜的大柿子

萝卜赛过梨

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

就剩两挂啦

师:老师选择了部分文中的吆喝,你们说说这些吆喝的特点、艺术性体现在哪里?

(生思考后交流。)

生2:“烤白薯哇真热乎”,在冬天听到这个吆喝感觉热乎乎的,迫不及待地想买。

师:这个吆喝里面最吸引人的是哪一个字?

生2:“热”。

师: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它的背景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就特别具有诱惑力,这个诱惑力在文中能不能找到根据?

生2:“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说明了它非常有吸引力。

师:这个吆喝是成功的,它极大地冲击了顾客的心理,让顾客不得不买,很有特点。

生3:“萝卜赛过梨”,拿梨比萝卜,是一种比较,显得萝卜更甜,让人有想吃的欲望。

师:这个吆喝是精彩的,在他这个比较中萝卜有什么特点?

生3:甜、脆、香。

师:你看,一声简单的吆喝,一个又甜又脆、美味多汁的萝卜形象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让人有想吃的欲望。文中卖萝卜的还有一种吆喝方法是怎样的?

生4:“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师:(抑扬顿挫,有声有色地吆喝一下)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特点?

生4:首先显出这个萝卜很好吃,其次说明萝卜不贵,物美价廉。

师:真正的物美价廉。我们再看这个吆喝本身还有什么特点?

生4:押韵。

师:刚才乞丐的吆喝就是押韵的,朗朗上口。

生5:那句“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这是介绍一种食品的配料以及制作方法,很形象。

师:“蒸而又炸呀”后面还来一个“蒸而又炸”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5:脆、香。

师:多么诱人啊!精选原料,精工制作,勾起人的食欲。

生6:“喝了蜜的大柿子”,让人感觉柿子非常甜,“蜜”给人甜甜的、晶莹剔透的感觉,让我们觉得柿子质量非常好。

师:哪一个字我们一听到就有一种甜丝丝的感觉?

生6:“蜜”。

师:喝了蜜的大柿子,用了什么手法?

生6:拟人。

师:说明这个柿子还有什么特点?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6:饱满、水分多。

师:又大又甜水分还多,一个诱人的柿子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生7:“就剩两挂啦”,这句话用戏剧性来吸引人,告诉他们已经剩的不多了,让顾客有种想要抢着买的冲动。

师:他怎么用戏剧性来吸引人的'?你吆喝一下给我们听听?

生7(大声吆喝):就剩两挂啦!快来买呀!

师(接着吆喝):再不买就没有啦!好像没有戏剧性嘛!

生7:其实他身上还有很多,只不过用“就剩两挂啦”来吸引人,让人们去买。

师:不要忘记书上紧接着还写了一句话,写了什么?

生(齐):“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师:当你听到这一声吆喝,想着赶紧去买时,回头一看,他身上挂满了“紫红色果子”,你就会忍俊不禁,戏剧性的效果就出来了。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吆喝,其实大家会发现,老北京的吆喝的特点远不止我们屏幕上这些。有的用词准确、形象;有的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来招揽顾客;也有的讲究押韵,朗朗上口。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吆喝。我们下面一起来听几声,感受一下老北京城的吆喝。

(播放“硬面饽饽”、“冰糖葫芦”、“磨剪子”、“烤白薯”吆喝音频,配以相应的老北京商贩插图。)

师:这就是北京街头的声乐,这一声声吆喝是那么的精彩。

(竖写板书:吆喝声声精彩。)

师:小贩们的生活是辛苦的,乞丐的生活是不幸的,但是他们在这种不幸、辛苦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着一种非常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从这些生动、鲜活的语言艺术当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小贩们那种乐观、自信,甚至带有几分惬意的精气神。

一般听过吆喝的人也许不会把它们称为“艺术”,作者却将其称为“叫卖艺术”。显然,这名称里倾注了作者特殊的情感。你从中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1:对吆喝的喜爱之情。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看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看书思考后交流。)

生2:从第10段“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大嚼一通”、“取暖”写出了对烤白薯的喜爱和满足之情。

师:前面我们分析过了,这个吆喝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作者这里仅仅是写对烤白薯的深刻印象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作者完全可以写到“非买上一块不可”就结束,不必再写后面一句了。这块烤白薯和他上学途中的经历还给他留下一些什么?

生3:我觉得他写这句话包含了对往事的怀念,烤白薯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

师:是一种怀念、回忆。想想在那个鼻涕眼泪总冻成冰的早晨,他袖筒里揣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去上学,一块小小的白薯似乎能抵挡所有的寒冷,到了学校还可以拿来大嚼一通,这种回忆就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4:温暖。

师:是的,作者喜爱它,因为它让回忆充满了温暖。

生5:“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从“十分精彩”可以看出作者正在欣赏也特别喜欢家门口的叫卖声。

师:你很细心,从这个词看出了作者欣赏的心态。如果把这么多的声音放在你家门口,你的感觉是什么?

生5:会觉得吵、烦。

师:但是作者说“十分精彩”。不要忘记前面还有一个“也”字,这个字有什么意味?

生5:这个“也”字说明大清早叫卖早点的叫卖声作者也很欣赏。

师:哦,大清早、白天的叫卖也十分精彩。我们一起把这段读一读。看看精彩不精彩?

(生齐读第5段。)

师:除了“十分精彩”这句,在这一段中还有没有其他词句能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1:“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他对硬面饽饽这个吆喝声的喜爱。

师:最简洁的语言,简洁到哪三个字?

生1:“更喜欢”。

师:直截了当地表明他的喜爱之情。但是作者为什么用“更喜欢”?用“喜欢”不行吗?“更”有什么意味?

生2:因为他喜欢的叫卖声太多了,而他认为这个最好,所以他用“更”这个词。

师:说明他不但关注,而且有选择。这位同学一下子跳到了第7段,第5段还有没有要补充发言的?

生3:我认为第5段的“热闹”也能体现作者的喜爱。如果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我家门口,我就会觉得太吵了,而作者却觉得热闹,这说明作者对吆喝的喜爱。

师:结合自身体验来说很好。从“热闹”到“精彩”,作者对吆喝的喜爱之情在升级啊!

生4:我要说的是第10段。“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因为这个给作者带来快乐,是作者美好回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也是作者对往事的怀念。

师:这种奇特的经历可能是我们永远不会有的,所以这位同学用了一个词——“不可磨灭”。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发现作者不仅仅喜欢吆喝本身的形式,更喜欢的是吆喝声中所承载的过去的生活。童年的快乐,求学路上的温暖,等等,在他晚年回忆起来,都那么美好。当然,刚才有同学说了,文中还有很多吆喝是作者不喜欢的,或者给作者留下了不太美好的印象。有哪些?

生1:算灵卦的、卖荷叶糕的。

师:这些给他留下不太好印象,甚至带有一点惊悚感觉的吆喝,作者也把它写下来了,为什么?

生2: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生活体现。这只不过是作者不喜欢的,说不定也有人会喜欢,不管怎样,这也是一种记忆。

师:说得很好。它是一种生活的再现。不管作者喜不喜欢,这些吆喝在当时触动了他的心灵,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记忆。有一首诗中写到:而那过去了的——

生(齐):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师:是的,作者对吆喝声所承载的过去的生活充满了喜爱之情,所以他才称之为“声乐”、“叫卖艺术”。当那么多曾经陪伴他的吆喝,渐渐从耳畔消失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他有着对这些吆喝的怀念,还有对吆喝从耳畔消失的失落。

师:“失落”——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

生1:“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师:“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他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啊?

生2:高兴。

师:好像是高兴而不是失落呀?失落之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生3:我觉得是“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作者小时候有那么多种吆喝,现在只剩下一种,所以作者应该会觉得很惋惜。

师:这么多的吆喝从耳畔消失,自然有些惋惜。老师觉得如果把其中一个字拿掉的话,惋惜之情会更明显。把“倒”字拿掉读读看。

(师读,重读“一种”。)

师:惋惜之情是不是更加明显?

生4:是的。

师:但是作者加了一个“倒”字啊,把“倒”字加上有什么意味呢?

生5:我觉得加上“倒”字之后,因为还剩一种吆喝,所以作者为这个而感到有些庆幸。

师:有一种庆幸之情。你把这个句子朗读一下,读出点庆幸之感。

(生5读,读得很快。)

师:我建议速度可以慢一点。

(生放慢再读。)

师:很好。有惋惜之情,惋惜之中又有些许庆幸。请同学们一起在朗读中感受一下。

(生齐读。)

师:作者在庆幸什么?

生6:还剩一种吆喝。

师:还剩一种就意味着没失传。那么他下面就应该写: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没失传。不是很肯定吗?但他又加了一个字——“并”。有什么意味?

生7:因为现在吆喝越来越少了,在作者的心目中这些艺术应该已经失传了,但是他后来发现还剩一种,所以就用了“并”。

师:你的意思是“并没失传”中有一种意外的惊喜,有道理。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想,那么多丰富精彩的吆喝都从耳畔消失了,还剩下这一种,能留得住吗?

生(纷纷摇头):留不住。

师:大家都在摇头。是的,现在我们就很少能听到吆喝,即使听到也是喇叭里放出来的,仅剩的这一种吆喝很快就会失传,所以作者在庆幸之中还有着一些期待,他期待能留下些什么。我们把这一段完整地读一读。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细细揣摩,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我们用揣摩文字的方式在一步一步走进作者内心。

(竖写板书:文章字字动情。)

师:作者曾经说过:“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横批板书:抚今追昔。)

(屏显。)

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书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我们读到了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读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也读到了他对过去温暖的回忆,读到了他对吆喝消失的惋惜、遗憾和眷恋。作者似乎要通过这篇文章期待留下些什么。作者想要留住的是什么?

生1:作者想要留下这些吆喝声和吆喝声中所伴有的记忆。

师:吆喝是一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叫卖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必然会慢慢地消失,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只是想要留住吆喝吗?

这篇文章选自《北京城杂忆》。在《北京城杂忆》里作者写了十篇反映北京风土人情的文章,比如专门写北京方言的《京白》,还有介绍北京布局和街名的文章等等。他在说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一组文章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屏显。)

我有的只是一支秃笔,但我想用它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

——萧乾《〈北京城杂忆〉原旨》

师:作者写的都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事物,为什么要这样说?结合作者的这段话和课文,想想作者想要说什么?

生2:我觉得作者想要留住的应该是北京的文化。

师:具体一点是一种什么文化?

生2:民俗文化。

师:是的,这是一种民风民俗。作者想要留住民俗文化,但我们觉得这话还有点空洞。刚才在揣摩作者情感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吆喝和作者、作者的生活、作者的成长关系如何?

生3:是紧密相连的。

师:从这个角度想想,为什么他说在这小小的、商贩们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中要唤回北京市民的荣誉感,唤回东方人的尊严呢?

生4:因为这是北京的一个特色,它应该和京剧差不多,也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

师:我非常喜欢你讲的三个关键词,一是北京特色的;二是你把它的地位抬得很高,说它和京剧是一样的;三是你说到了它不仅是北京特色的,而且是和西方文化不同的。

读了文章我们会知道,小贩们的这种吆喝,这种普通的市井生活,是滋养我们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础。作者那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长大,岁月就在这样的吆喝声中慢慢流逝,它是我们北京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我们每个地方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各地的民俗文化合起来就汇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这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所以我想作者不仅仅是要留住吆喝,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我们所有的国人:珍惜自己这一份特有的文化!

今天我们在这一声声精彩的吆喝中领略了老北京城的生活画卷,在动人的文字中体味到作者深沉、浓郁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他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种下了一颗民族文化的种子。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