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说课稿三篇

说课稿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6W 次

说课稿三篇

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校园铃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里的内容,以学校铃声为背景,让学生从学校铃声中体会到学校生活不是无拘无束随意进行,而是以铃声就是命令来有序进行的,以课堂 、课间的纪律和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懂得课堂、课间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休息等。为此,我从教学理念、教材、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理念:

品德与生活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低年级的起始阶段又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学生有无遵守学校生活的规则与纪律,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上好《校园铃声》这一课,让学生懂得上课要有纪律,这是学习的保证,下课玩有趣的游戏,也是为上好课打基础。

  二、说教材:

《校园铃声》是以学校铃声为背景,提示并指导学生体验并懂得上课纪律有约束个人行为的作用,听课时要做到眼看、耳听、勤思考、不分心、大胆发言,才是聪明的孩子,下课时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课间休息适宜开展哪些活动,不宜开展哪些活动,哪些活动会有危险等。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能够调动学生的情趣。

  三、说学生:

为了能加强这节课的实效性,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在课上课下都是怎么做的。因为一年级的孩子们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还不够,他们的随意性比较强,长此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教学中采用各种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四、说目标:

在以上基础上,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学生能自主根据铃声的指示进行学校生活,感受到有序安全的课间活动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学会根据铃声进行学校生活,初步形成规则意思。

3、知识与技能:在活动体验中掌握课堂及课间该怎样做和如何玩的基本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强调附教育于活动中。为此,我选择了谈话法、设问法、分析法、游戏法等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参与 ,亲身体验中去感悟,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为学生直观全面地再现课间十分钟活动的情景。使学生既能直观地了解到课间丰富的游戏活动,又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六、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在问答中进入主题

大家已经知道有序的校园生活靠得是校园铃声,那么你们知道上课多长时间、下课休息多长时间吗?继续上课应该怎么做,下 课又应该做些什么吗?

我的设计意图是:运用谈话进行导入直入主题,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氛围,使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实际、运用资源,在交流中感受

大家先自由地说一说,上课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更聪明?课间十分钟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老师给予适当引导,使学生从中悟出正确的做法和注意事项。既突出重点,教学目标也得到落实。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联系学生校园中的课间真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趣,初步感受课间活动的重要性。

  (三)创设氛围:在游戏中体验

每组找出二名同学到前面做“火车钻山洞”游戏,然后问他们玩完这个游戏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课间活动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遵守游戏规则和学校纪律是安全愉快游戏的保证。更是活动好的保证。

设计意图是:在游戏中体验怎样在课间十分钟里玩得开心,愉快懂得玩游戏也要 遵守规则,要玩得安全有序,这样才能达到 活动好、休息好的目的。上课时才能有饱满的精神状态。

  七、说板书:

校园铃声

准备好 活动好

安全快乐

说课稿 篇2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技能,又能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堂课的主教材是《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副教材我选择了排球接力比赛。主、副教材搭配的原则是:主教材以上肢运动为主,副教材以下肢运动为主,这样的教材内容搭配,使学生身体能够得到全面锻练,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通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灵敏、耐力素质,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所以这一运动,特别受中学生欢迎。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5-16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朝气蓬勃、富于挑战,好胜好表现,因此对本节课有较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平时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运动技术较差,所以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排球垫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能自主学习与锻炼,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勇敢、机智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本堂课的重点:正确的击球点和正面垫球的姿势。

难点:身体与手臂的协调动作

  四、教法和学法

(一)教 法:

1、讲解示范法:教师通过精炼适度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式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了解动作的要领和方法;在讲解的同时,结合示范动作或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一个更为直观的感知,这样便于学生进行动作模仿和练习。

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内容游戏化,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能有效地克服常规教学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使他们在快乐有趣的游戏中提高练习次数,学习、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3、纠正错误法:正确的技术动作是在反复练习中形成的,也是在纠正错误动作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而且还要善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他同学在练习中存在的“错误”,以此来领会和巩固自己的动作技术。

(二)学法:

1.模仿练习法:模仿是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性动作或教学视频,获得直观的动作慨念,然后遵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自主模仿练习。

2、分组练习法。学生采取分组练习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教师对不同体能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辅导,让学生得到全面提高。分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性别分组、体能分组、补偿分组、友伴分组等

。3、比赛法。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后,可灵活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运动和竞争的乐趣。由于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来球,既要迅速判断,移动取位,又要采用合理的技术,而且同伴间还要互相配合,因此适时的教学比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运动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增进友谊。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安排时间2分钟;

包括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强调教学安全

。所有学生呈四列横队,教师面向学生,站在队伍前面。要求学生集合时达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安排时间8分钟。

包括徒手操、游戏和专门性练习。健身操共8节,游戏为“逆口令”练习,专门性练习为俯卧撑、原地纵跳。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进入活动状态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安排时间为30分;本课组织分组不轮换,基本部分分为三个内容:

1. 自主学与练(5’):让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垫球。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认知、所了解的垫球技术进行自主练习。

2. 学习和发展(20’)

(1)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和讲解使学生认识排球运动和学习排球垫球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动作概念。

(2)徒手练习:学生原地散点撒开,徒手做垫球动作姿势。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模仿练习,同时要求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组练习

:A.垫固定球:是让学生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正确的击球位置。

B.一抛一垫: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

C.对垫:距离3-4米连续对垫球。

D.自垫:一人一球连续向上方垫球。

E.教学比赛: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使学生不断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3、合作发挥(5’)游戏:排球接力比赛;规则:学生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垫球三次后再跑回队伍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组为胜。

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其目的是再次巩固垫球技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部分:时间安排5分

1、放松舞蹈: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轻松、快乐,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作课堂小结,采取师生互评的方式,指出优点和缺点,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

3、布置器材回收。

4、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六、场地器材:本校的体育设施比较齐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球,需要器材:排球41个,电脑一台,篮球场一个。

  七、预计效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力争85%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象》第二节第一课时“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函数及其图象”,主要内容是函数的基础知识,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这两个基本函数的性质和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学习了“变量与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飞跃,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两个相依变化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用图形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来,,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成了研究两个变量的有利工具和重要方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所以说“平面直角坐系”是本章从函数过渡到图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横、纵坐标、原点、坐标等概念;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弄清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能在指定的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根据坐标描出相应的点;初步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笛卡儿直角坐标创立的背景,激励学生树立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建模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基础上,我认为本节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点的位置能写出坐标,会根据坐标描出相应的点是教学的重点。在平面内点的坐标中隐含了一一对应的函数思想,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因此,我认为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以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关键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思原理。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探讨式教学法:

四、 教学方法

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 ①问题提出②数学建模③概念讲解④知识拓展⑤知识小结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数轴的概念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形结合的意识,积累了一定的由数轴坐标描出数轴上点及由数轴上的点写出数轴上坐标的经验,同时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对平面上的点由一个有序数对表示,有了一定的认识。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经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学生学习本节课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而如何从一维数轴点与实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过渡到二维坐标平面中的点与有序数对之间关系,限于初中的学习范围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不理解有序实数对,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一对应,不能正确认识横、纵坐标的意义,有的只限于机械地记忆,这样会影响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同时本节内容中概念较多,比较琐碎,如何熟练运用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困难。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接下来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以提问的方式,复习数轴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点,学会表示数轴上的点的坐标)

1、数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数轴上的点与______是一一对应。

3、写出数轴上各点的坐标

4、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A点的坐标是—2,B点的坐标是0,C点的坐标是4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巩固以前学习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弥补学生对重要知识的遗忘,为引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问题提出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这节课我从电影院的引例和学生最熟悉的环境(教室)入手,从最近出现的一个问题(学生家长会,家长找座位)开始,抽象出一个数学问题————如何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运用数学与现实结合的思想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努力使“冰冷而美丽”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这样提出问显得自然而有现实意义,达到了教学内容的“心理化”目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数学建模,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军训中的“队列”训练,进一步体会:“用数轴直观形象地描述同一行或同一列上点的位置关系”这种数学建模思想。在课件中模拟一张教室平面图,让学生说出图中刘明和张军所在的位置。从学生的回答中可知:用几个量就能准确地描述出平面上点的位置?提问:能否也象前面一样用“数轴”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自然会类比、联想“数轴”的建模思想。而且知道:既能体现“行”又能体现“列”建一条数轴是不行的。这时组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阐述自已的想法。之后插入“笛卡儿”创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背景,从而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让学生体会和著名数家比美的成功喜悦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概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提出以及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学会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并加以练习巩固)

1、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对______来确定平面上的点的位置。在平面上画两条原点______、互相______且具有___________的数轴,这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称作笛卡儿直角坐标系)。通常把其中水平的一条数轴叫做______,取为___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______,取为___正方向;两数轴的交点O叫做______。在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的四个区域,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以图片闪烁的形式让学生形象地接受新知识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取一点P,过点P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和N,这时,点M在X轴上对应的数为m,称为点P的______,点N在Y轴上对应的数为n,称为点P的______,依次写出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得到一对有序实数,这个有序实数对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m,n)

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的技能,领悟平面上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加深巩固,并为后续坐标的特征探究奠定基础

四、探究1试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E,O各点的坐标,描出点F(0,3)G(4, )、H(3, 2),I(2,0)J(—1,0)K(0,—4)。

思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有何特征?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点有何特征?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即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五、 探究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A(2,—3):

(1)描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

(2)描出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

(3)描出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写出各点的坐标、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再次感知点与数的对应关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巩固新知根据坐标描点,同时引出坐标轴中各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六、知识检测

1、根据点所在位置,用“+”“—”或“0”填表: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在第一象限 + +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x轴的正半轴上

在x轴的负半轴上

在y轴的正半轴上

在y轴的负半轴上

原 点

2、判断: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 )

(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

(3)点A(4 ,0 )在第二象限、 (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4,6),则点P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P点坐标为(2a+1,b—3)

①点P在x轴上,则b= ;

②点P在y轴上,则a= ;

③点P既在x轴上也在y轴上,则a= b= 、

5、若点P(x,y)在第四象限,|x|=5,|y|=4,则P点的坐标为 、

设计意图:为反馈教学效果,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分别叫上、中、下等学生进行口答,其他同学点评的方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先知识练习,理解概念,在层层递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七、知识小结

学生总结,对有困难的学生老师适当作引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结构化”,重点小结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模思想,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八、作业布置:

九、设计说明

这节课“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数学第十八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变量与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学习函数图象的重要基础,下面就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作如下说明:

1、课题引入自然: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教室)入手,抽象出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显得非常自然。这时老师也不要急于给出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而是给学生一段时间去思考、去交流。把学生的思想和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当时的思法进行自然结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方法运用灵活: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独立分析、分组讨论交流、游戏活动等。教学的全过程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开展活动的,和学生一起探究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能力培养到位:设计上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领悟数学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注重知识“结构化”的形成,帮助学生形成了知识体系,完善了认知结构。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

4、信息反馈全面:本课采用了“学习单”的形式, 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还能比较全面地、及时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老师及时发现问,及时调整教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及时给予激励和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十、板书设计

18、2、1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2、由点写坐标:

横(X)轴、纵(Y)轴、坐标原点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象限:一、二、三、四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3、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的关系。

二、点的坐标:P(X,Y) 平面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1、由坐标描点:

点的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数对

点的对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