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中国机长》观后感四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四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1W 次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真正让全国观众了解了民航从业者的职业,大家眼中年薪百万的机长、光鲜亮丽的“空姐”,其实也都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只不过他们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机长》观后感四篇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1

看完这部国庆热门影片,内心其实很复杂。一方面,为有这样一部现实题材的改编感到高兴,且18年的事件19年就已成型上映,时效性极强。乘着近几年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的东风,或再出一部“药神”。另一方面,个人纪实传记+商业灾难类型+主旋律,这种大而全的杂糅产品,其定位想要在国庆档虏获尽可能多的观众群体,可能全面流于平庸。

影片中文名《中国机长》,英文名《The captain》,仅是片名能窥见讨巧之意。而《萨利机长》(Sally)仅以人作为人的本身去经历一场空难,诘问制度,干净利落。

《中国机长》首先作为一部真实事件改编题材电影,为了商业化进行的改编并不成功,刻意加入的空姐和副驾驶感情线太过生硬,备份机长在有老婆的情况下还去头等舱搭讪女乘客,这些桥段本是为了凸显机长刘长健的冷静专业,再让两位男配在灾难时“升华”出人物弧光。这种改动确失去了大多数“平凡人认真做一件平凡事”的魅力。后面更是编强行出了穿雷雨区的情节点,加大机组“闯关”的难度,也有些过于用力。

第二,抛开片中诸多不太标准的民航业务细节还有作为蓝本的真实空难,仅作为灾难类型片考量。开片半小时进入灾难情境,拉快影片节奏本是令人感到畅快的,可是随着事件中不断加入的闪回、慢镜头,直至机组迫降成功后那些冗长的台词和事情段落,都在一点一点让风挡碎裂、客舱释压为观众带来积攒的紧张感消失殆尽,过度煽情的主旋律任务牺牲了影片本身的节奏,若控制时长在90分钟更为紧凑。

第三,从主角到配角,再到机上乘客中几组颇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过于脸谱化。机长像一架懂得精密运算的机器,在做每一个决断的时候毫无犹豫。如何判断雷雨区可通过,竟然连个看一眼雷达的镜头都没给?仅存的一点内心戏,竟是在接近缺氧极限的时候出现女儿的幻像?美国的萨利机长迫降哈德逊河,受到了调查委员会的质疑,一个民间公认的英雄很可能受到法律指控,这种内心的挣扎对人性的拷问毫无疑问更显深刻。而我们的空管局上飞机后简单的拍照就对机长一句“你怎么这么牛”的举动和后面刘长健机长内心OS的那句“敬畏制度”形成了悖论。制度永远凌驾于个人英雄主义之上,而人的生命又永远比一切制度更为重要!《中国机长》没有勇气去碰这一命题!

影片贯穿始终的,碎片化剪辑,频繁的在机上群众之间切换。每个人好像都有故事,又都形不成饱满的故事线。这几组人物机上群众像树立在商场门前精致的人形招牌,看起来很显眼绕过背面竟空无一物。

大概期望过高,总觉得《中国机长》有些不伦不类。说了那么多不足,最后也要肯定《中国机长》的一些优点。看到最后中国民航宣传部门的参与制作,《中国机长》也算比较严谨的行业剧(电影),片中对于空勤人员一整套的工作流程还原度较高,飞行员在帅气的制服下需要起早贪黑承担极大的安全风险,空姐也不再是人们口中端茶倒水的花瓶。对机场空管部门,救援部门,空军管制空域,甚至民间“飞友”的展现,起到了一定的科普作用。这再也不是谈谈情,恋恋爱的《冲上云霄》,也不是让人尴尬的摸不着头脑的《浪漫天降》。

在国产电影史上,《中国机长》仍然是一部值得留名的作品。中国民航的严谨严格和影视大片对于这类题材的敏锐捕捉,再加上观众们对于“中国机长”的钦佩与认同,共同在这个国庆档期铸就了一副大国崛起的盛世图景!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2

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观看的过程中不禁被真实的映像还原震撼,玻璃破碎强大抽力瞬间将副驾半身仍出窗外让人双手攥拳,零下40度的低气温状态下机长的顽强意志更是让人敬佩。电影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更是有着对于英雄机长的敬仰之情。看见他们安全降落后心里的紧张,激动就如同一块巨石落了地。

整部电影的节奏把控的非常好,111分钟的观影时间感觉眨眼而过,令人完全失去了对于时间的感知。故事情节不夸大,贴近现实想必是令观众进入到故事的主要因素。在飞机进入到雷云时会令人和影片内观看显示屏幕的工作人员一样紧紧的盯着大银幕,等待他们的重现,期待他们平安。

电影中特效场景宏大而不过度夸张,黑呜呜的雷云,白皑皑的雪山,令人感知危险却又被壮观的景象所吸引。雷电轰鸣,冰雪寒流,让人感到绝望,家人的等待,乘客的生命,意志力顽强的机长又让人充满希望。

电影中1:1还原的客舱,机组人员反复的安全训练,飞机日常的安全检查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日常不见的细节。对于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多了一份了解,而对于他们善意的提醒更是多了一份理解。遇难危难时乘客的慌乱,展现了人之常态,极大求生渴望下的愤怒,失去理智的骚乱都极具真实。

在强烈的视觉震撼下,在贴近真实的客舱场景中,我们透过银幕重见了那次惊心动魄的旅行,在众多实力演员的演艺下我们更加感受到英雄机长刘长健的伟大与坚强,致敬默默付出的机组人员,致敬他们背后的艰辛与努力!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3

观看完《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机组人员临危不乱、团结协作,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将一场灾难化险为夷,拯救了飞机上所有人的生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关键时刻能临危不乱,以超高的专业水准化险为夷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练。机组成员们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敢精神,来自平时养成的强烈责任意识、严谨工作作风、精湛专业技能。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

党员干部想要在平凡的岗位有超凡的成就,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不仅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武装头脑,还要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能等多种技能成为“全栈”干部。唯有基于丰富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树立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最大的社会财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英雄机组”的成功基于他们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在危难时刻全体机组成员在机长带领下,各个岗位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施救,忙而不乱、团结一致、分工协作。学会和团队沟通协作,不仅是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表现,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本领、一种能力,这才能够体现相互支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责任心。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4

个温馨的问候,几句调皮的搭讪,一段沉痛的过去,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骄奢的内心,一个纯洁的心灵,一个懵懂的女孩,一个经验丰富的机长,冥冥之中将这一群人捆绑在了一起,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

一个美好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欢声笑语中夹杂着紧张的气氛,一个名叫8633的航班从重庆飞往了拉萨,飞机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样,大家都处于放松的状态中。突然,飞机的前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员被半截身体被吸到外面,裸露在空中,整个飞机瞬间的变得混乱不堪,女孩的哭声,少女的抱怨,男人的愤怒,所有人的恐惧,可是这里有五名肩负神圣职责的乘务人员,他们迅速维护机舱秩序,帮助乘客带好氧气罩,安抚大家的情绪,虽然自己的内心也是无比恐惧,但是他们依然选择坚信机长,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

了救回裸露在外面的副驾驶员,机长操纵飞机以3000米每分钟的速度下降,就在即将撞机的瞬间,将飞机拉起,就是这一完美的动作才将副驾驶员救回舱内。在8400米的高空,飞机已经释压,机长目前的职责就是想办法尽快的让飞机安全着陆,而距离自己的最近的机场就是成都双流机场,可是在返回的航线中,前方是恐怖的雷雨云,绕行几乎不可能,强行穿越无疑是将自己扔进了搅拌机。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机长在空中盘旋一周,以他丰富的经验寻找到了一条可以穿越的通道,机长刘长健以其高超的技术成功的穿越了几乎不可能的穿越的云层,挽救了一百多名乘客的性命。最终使得8633次航班成功降落。

8633次航班的成功降落确实是航空史上一次值得铭记的事件,象征着我国航空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却也警示着我们每一名航空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精准无误的完成我们的每一项工作。

在8633次航班从失联到安全降落的过程中,指挥部门迅速做出反应,安防人员,医务人员等严阵以待,乘务人员积极维护秩序,机长及驾驶员在人类的体能边缘挣扎着等等一系列的配合才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类表现的那么脆弱,却又是那么的强大。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每一个岗位都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所以请珍爱生命,敬畏岗位。

一部《流浪地球》、一部《中国机长》标志着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为中国电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