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当时明月在散文欣赏

当时明月在散文欣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6W 次

年少时的往事,就像一朵朵永不凋零的花。而那朵最娇媚灿烂的,必定是有关中秋的。

当时明月在散文欣赏

那个纯朴无华的60、70年代,中秋节是小镇居民所期待及盼望的。

中秋节前一个星期,年少的我们,总会用一些竹条、铁线、玻璃纸及薯粉冲调的浆糊,制作出一个个简拙但实用的灯笼。

中秋节那天,大家吃了晚饭,就用蜡烛点燃灯笼,走出家门,招朋引伴去了。

不多久,提灯的友伴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队伍,由乡村出发,走向小镇。小镇儿童少年又加入队伍,声势更壮大,大家边走边笑谈,本来宁静的小镇因此热闹起来,充盈了过节的欢乐气氛。

提灯队伍最终聚集在华文小学的草场上,而一年一度的文化表演就在宽大的舞台上逐一呈现。那些由镇上青年演出的华族传统舞蹈、华乐演奏及文艺歌曲的独唱及合唱,那么令人赏心悦目而陶醉其间。还有谐剧、相声及化装表演,也令我们开怀大笑。

我深信,文化艺术的根在当时就在我们的心中萌芽,令我们一生受益。

等到表演结束,我们又点燃了蜡烛,往回家的路走去。当时明月在,洒下银色的光,似水般洗涤着大地。那时候,我小小的心灵,对月亮充满了好感。

上床之后,我依然不舍放弃遥望那一轮明月。而月娘也彷佛了解我心意,一直映照着我的眠床。 我不敢想象,没有月亮的中秋,将会是什么样子!

游子佳节倍思亲

但是年年有中秋,也少不了那轮明月,但一个人异乡作客,明月即使依旧亮丽皎洁,但少了友伴、亲人,过节的心情就大打折扣了。

负笈首都那3年,中秋过得格外落寞。为自己买一个月饼,独自在月光里咀嚼着乡愁,才了解独在异乡作客的游子为什么会在佳节倍思亲了!

后来落足彭亨河畔的小镇,中秋也过得乏善可陈。只有一次,竟然在中秋节时与友人前往珍尼湖,在月光里泛着小舟,穿过满湖的莲花。

那晚的明月特别皎白、圆融,将湖水照耀得熠熠生辉。在粼粼波光里,四周似梦迷离,使我不禁想起那个美丽的传说。原住民都说,每逢月圆之夜,那长沉湖底的古皇城会浮现,而珍尼公主也会前来宫中遨游。

但我们无缘一睹珍尼公主的风采,更无缘一睹皇城守护神巨龙的雄姿,但那个中秋节,在后来的日子,一直让我怀念着。 80年代,我在风城落脚,从此为了稻粱谋而倥偬岁月,中秋节虽没有给忽略,却过得平淡,不复年少时那么投入了。

几时,我已经失去年少时那种过节的欢愉及喜悦。而年轻岁月的一笑大江横的豪气及壮志也远离我而去。

然而我总不会忘了在中秋的晚上,为自己斟一杯浊酒,遥对一轮明月,忆往抚今,浮一大白。

看着明月,我总会兴起“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想到这一轮明照千古的圆月,也一样明照着我,而我年华不再了,但明月却容颜不变。

后来我才发觉,风城的华人有他们过中秋节的独特方式。他们会在中秋节当晚涌到海边,聚集在沙滩,纷纷用沙粒堆砌各式各样的图形,然后就在图形上插了无数蜡烛,并一一点燃。入夜时分,一轮明月高挂,沙滩上则是一片灯海,万点烛光,闪闪烁烁,美得令人屏息。

站在高处,俯看一片灯海,仰望一轮明月,我的心情总会激动起来。

流水今日,明月前身,一切都那么宿命、无奈,但我何必因而失落、惆怅,珍惜目前的所得,而失去的,就不必耿耿于怀了。

年少过节的感觉倏然回来 于是,我尝试去过不一样的中秋节。

1991年,文化节在风城举行,我提着灯笼率领一群中学生走过火树银光风箫声动的大街。那当儿,年少过节的感觉倏然又回来了,我仰望明月,默默感激中秋节,令我过一个温馨而惬意的`晚上。

那晚,当中秋园游会曲终人散后,我才独自步行回家,而陪着我的,还是那轮晶莹而无暇的圆月,紧紧跟在我后面的天空。

近年来,印象深刻的中秋是在瓜拉登嘉楼唐人街度过的。

当夜幕低垂,悬挂在唐人街两旁的千百盏红灯笼亮了,把一街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烘托得那么唐朝。

伫立街边,我看着xx队伍步过。有踩着高跷的八仙及诸神;有整齐庄丽的铜乐队;有灯光闪耀的花车;有风情万种的提灯队。然后舞过瑞狮腾过祥龙,将佳节的欢庆推上高潮。

在热腾腾的气氛里,我感受到华族文化磅礴的生命力。年年岁岁,我们执着传承华族的文化,因为它是我们的根,因为根深蒂固,我们才活得有尊严。

尽管客观环境那么恶劣,但是华族都不放弃将优秀的文化及风俗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而那一轮明月,负载了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梦想及期待,无数的诗人墨客为她吟哦、寄托心事,而凡夫俗子一如我,总凭借她的圆融及清辉,追忆往事且浮想翩联。

我对明月怀抱着无限冥思及遐想。

尤其中秋节,总不忘去仰望那一轮明月,看她总把清辉洒遍大地,照亮了千山万水、千家万户,带给大家一个梦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但愿人长久,我们就可以共守一夕皎洁而圆融的明月,延续这个悠悠传统节日,让人生更亮丽、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