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黄泥江上一家人散文

黄泥江上一家人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6W 次

黄泥江上是一河滩,这里土肥水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都世世代代靠种田卖菜维持生计。离这里不远是一省办煤矿,有好几个工区,有自己的医院和子弟学校,黄泥江上的卖菜人家除了赶码头,主要就是把菜销往这些地方。

黄泥江上一家人散文

老谭家就是种地卖菜的,和这里绝大多数人一样。但老谭又和别的人不一样,他还会砌屋盖瓦,大家因此都叫他谭师傅。老谭本不是这里人,他自己的家其实在距这里几十里外的一个地方,所以也算是外乡人。和举家外迁的人不同,他是一个上门女婿。当年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跟人学徒四处建房盖屋,来到了黄泥江上,由于技术熟练,手脚麻利,人又特别忠厚老实,加上家里兄弟众多,很早又没了父亲,家里条件不好,所以就在热心人的说和下,在黄泥江上做了上门女婿。

那年头,上门女婿没地位,真正当家做主的是女主人,当然还有她的父母。不过,因为他本就没什么文化,人又特别老实,除了干活,并不多言,家里一切乐得听从老婆和老人的。但是时间一长,熟悉他家的人都看得出,他并非一个没主见的人,在家里生活琐事听老婆的,可方向性原则性的大事还是他说了算。尽管他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却是一等聪明的人,这一点,他的几个孩子都有同感。

在他家里,三代同堂,做事分工非常明确。老人管内,包括孩子,家务;夫妇二人管外,妻子管土,丈夫管田。当然这种分工也不是绝对的,是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只不过是不管哪一块,都有人做主负责而已。老人家里早年是造纸的,不知是不是这种渊源,老丈人的字写得极好,尤其是蝇头小楷,他抄的书曾经被人误以为是哪个名家的'真迹,他可说是这户人家最具权威的一个人,虽然长得瘦小,但大家却待他都颇为尊敬;无疑孩子们的学业主要由他监督,做饭养猪之类的事则落在了丈母娘的身上。妻子每天天还未亮就挑菜去卖,最迟午饭前就可回来,可以说,卖菜的收入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老谭则除了农忙时候,其他时间均在外面做工,帮人建房盖屋,没个闲时。孩子们则除了刻苦读书,也帮忙干些家务活,从不叫累叫苦。一家人在黄泥江上虽然生活清贫,但也团结和睦,其乐融融的。

黄泥江上人家也成一条街,从街头到街尾绝不止三里路,挨挨挤挤相向而立,如同一条长龙。房子的格局大致相同,基本都是两层,青砖瓦顶。木板铺就的楼面,一架宽木梯接通地面;楼上主要是卧室和杂物间。从街上看,每间房都不大;但其实不管走进那一家去看,里面都别有天地。通常是由外而内至少三间,第一间算主房,灶台餐桌,以及配套陈设都摆在此间;第二间算是卧室;第三间是灶屋,砌有柴火灶,各种农具都放在此间;再往后是猪圈。所以,进入一户人家,如同走进人工洞穴,一间一重天,各各不同,老谭家格局就是如此。也有家里儿子多的,条件好的,建房就采用大堂屋加上几间偏房,堂屋共用,子弟各居偏房,形成大家庭格局,在三十年前,这种人家大都是子孙多势力大,在地方说话也硬气,而像老谭家在地方上则往往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的。老谭深知这个处世之道,一般只做事,不乱说。也就是说低调做人,踏实做事。

老谭一家勤俭节约,经济虽不说富裕,倒也不算拮据,但给外人看来,却无疑是寒酸的。当别人家里条件好起来后,都忙着建新房、办新家具时,他家则似乎总不见有半点动静,依然是住老房用老家具。有人对老谭说,孩子都大了,你也该给自家孩子建房了,亏你帮人盖了那么多房子;大家都买了电视机,你也买一台吧,没事时也让孩子们看看电视什么的,你也不能太苦了孩子们啊。但老谭一家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穿衣不可太讲究,只要吃饭不含糊;生活享受不在乎,但孩子们的学业不能耽误;生活可以苦着过,但绝不能丢了尊严活。所以,当大家伙都改换门庭住进新房优哉游哉过上新生活时,他家依然是住在那间光线不佳白天都需开灯的老房子里,房子最突出的地方依然是那张掉了漆的八仙桌,孩子们学习依然是扑在灶台旁的“墙棚”(那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一种坐具,一般放在进门处灶台旁,有高高的靠背,可挡风遮视线,不至于让外面的人一览无余;至少可以同时坐三人,座位下设有抽屉,可放袜子之类的小杂物)上。但不管是亲戚还是邻里,基本上只有人求他,没有他求人的时候。虽然他不轻易求人,但别人若有求于他,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尽量帮助别人,因此,老谭一家名声很好,他的生意也总是源源不断,一年到头,他总有做不完的工。也确实如他所言,在老谭家,因为自家就是卖菜的,一年四季蔬菜总是有得吃,新鲜;肉类也不吝啬买,每次卖菜时妻子总会在市场买些肉鱼蛋豆腐之类的改善伙食。倒不是说她懂得什么营养搭配,她只是很简单地认为,老谭在外做工很是辛苦,孩子们读书用脑也辛苦,老人们苦了那么久也该过几天好日子,吃好点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电视绝不能买,老谭说,买了电视孩子们读书肯定就会分心,即使在街上电视普及之后,他也坚持不买。孩子们虽然很羡慕别人家有电视可看,倒也理解老谭的主张,并无怨恨。

大概是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大人们的勤俭,也一个个都吃得了苦,除了每天帮着大人干好家务活外,就是挤时抽空认真苦读。他们都赞同父亲不建房的主张,说长大了要能飞多远飞多远,不见得要在这里发展这里生活,他们很感激父亲坚持把家里主要的开支都用在供自己读书上。后来的事实告诉大家,老谭是有远见的,他家的孩子读书成了一条街的榜样,老大考上大学,工作在北京,几年后在北京娶了妻子买了房子安了家;老二也跟着上了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自己创业,事业也是风生水起;老三呢,也不甘落后,中专毕业去了长沙,十多年过去,也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生活过得也很幸福。

如今老谭和老伴已是花甲之年,他们当初肯定没想到,目不识丁的他们如今也能飞北京,上深圳,去长沙,几个孩子都争着孝敬他们,都希望他们能在自己身边生活,他们为了平衡子女的愿望,索性就每个孩子那里生活几年。那老房子呢,恐怕真的要成为故居了。而他们一家的事迹也是远近皆知,成了大人们教育孩子的励志榜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