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古道颖江黄坑人散文

古道颖江黄坑人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9W 次

古道颖江似一个美丽温婉的女子。变成蒙河之前,她弯弯曲曲地镶嵌在渝北大地的群山之间,像一条白链,水中卵石光润,两岸树木葱郁,让河畔的古村落——黄坑村笼罩在祥和的翠绿之中。

古道颖江黄坑人散文

她所流经之处,滋润着人间与大地,于是两岸人们喜欢她,依赖她,祖祖辈辈离不开她。更何况黄坑人本身就是江的子孙。“无山无水不立业”,黄坑人其先祖第一次大迁徙,是从湖南湘潭白水湾迁至赣西渝北颖江;第二次则从颖江中下游迁至中上游,相隔仅十多里。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至今,黄坑人就依赖颖江繁衍生息1100多年,基因血脉早已与颖江连为一体。

江水依依,往事悠悠越千年。

黄坑村是一个千年古村落,历史悠扬,故事颇多。因与我老家同姓不同族,顿生心奇。每每回乡,与老家的大伯们谈起黄坑村,都要求我不妨过去看看,说,天下傅氏是一家呀,或许能寻觅到傅氏大家族往昔的一些亮点。碰巧,单位办公室主任小傅正是古村黄坑人,在与他交流了面上的有关基本概况后,就毫不犹豫地跟随当地几位战友走进了神密的黄坑古村。

小桥流水人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传统古村落不仅是复返童真的心灵慰藉,更是铭刻历史的精神坐标。

黄坑古村,傍山而建,逐水而居,以村居黄土丘陵山坑而得名,是赣西渝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为久运的古村落,村史有1135年之久。黄坑村西眺蒙河,北倚狮琴山,东临流霞山,西、南面良田环绕,沃野无垠,浸沁山水之灵气。据传,古村有"江南第一当"美誉,村内有十七处美景,且人才辈出,在唐朝时就有大夫第,清顺治康熙年间举人秀才达10余人。村内成群的古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透出阵阵古朴清雅的气息,形成了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袅袅炊烟、嬉戏孩童、参天古树、世外桃源般水墨风景图画,其淳朴的美感着实吸人眼球。

黄坑村现有200余户,一千多人,全为傅姓。据《新喻黄坑傅氏族谱》载录:"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始祖名署为避黄巢兵乱,从湖南湘潭徙居清江(今樟树市)石头,至彦升公时分居于渝北(今水北)黄塘,元太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希圣公迁址黄坑。

俯瞰黄坑村,其地形从北向南呈由高向低倾斜,一排排新盖的房屋紧挨着古屋,而青墙灰瓦的古屋也一栋连着一栋,排列有序,呈"丰"字形,这表明古村祖先祈祝家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的心愿。穿梭于古村之中,凝重丰厚的历史气息令人沉醉。沿着曲径通幽,纵横交错的巷道,缕缕怀古之情油然而生。黄坑的古建筑虽然紧密相连,但各栋房屋各俱特色,在每栋房屋的门框上,至今还保留着各不相同、清晰可见的石刻图案和名称,如"大夫第"、"司马第"、"养正斋"等。房屋的名称有的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及地位,有的则显现希望与祝愿。

走进黄坑村,最引入瞩目的还是那些具有典型江南民居风格的古村大屋,古屋以祠堂为中心,向两翼及后方伸展。其建筑布局是一种古老的部落式布局,与赣南客家围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不同围屋。踩着泛青石板和丛生杂草,行走驻足于栋栋浸透着数百年岁月的古屋间,仿佛走进了古村昔日的喧嚣繁华中。

起于唐朝,盛于清朝的黄坑,原有古屋100余栋,现保存完好的主要有:士大夫第、余庆堂、大夫第、司马第和聚星里、四益斋、松竹山房等二十余栋,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而这些古民居基本上为明清风格,屋顶有防火墙相隔,房屋之间则有通道将各屋连为一个整体,使古屋栋栋相连,四通八达,从村头至村尾一眼望尽。古屋外墙全部用砖瓦修茸,由黄泥长的土墙上再砌上用柴林烧铸的青砖合成的外墙高高耸立,仅留几个木制的小轩榭,酷似古城堡,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入古屋的每个外门上均搭建了一个由里向外倾斜的瓦檐,入屋的正门则由四块青石板筑成,门两侧的青石板琢有波浪线形的深痕,与门框齐高,上下两块石板与外墙同宽。正门两侧长2米左右的青石均为未切割的整石条。可见,当时古屋建造时其选料的确精细。

古屋内全为木质结构,布置精巧,结构大致相似,具有浓郁的江南民居特色。每幢房屋的客堂设有天井,客堂坐北朝南,宽敞明亮。天井位于客堂南端,呈风车漏斗形的屋顶,使雨水直接流入天井内。天井四角设有暗道,便于排水,据说再大的雨水也不会从天井里溢出。客堂左为卧室,厨房则与客堂南墙相连,与天井相望,排水便捷。屋内阁楼雕栏相望,刻有丰富的图案,笔墨细腻,镂空均匀,虽经百年风雨侵蚀,但仍清晰可见,足可谓艺术之佳品。更令人称奇的是,古村的排水系统在当时相当先进到位,均为暗沟,互相连通,不仅排水顺畅,而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汇流后统一排入蒙河内。村后,一颗树龄超500年冠如伞的古樟傲立,树径约两米,高为十余米。古樟位于村落与山林之间,似有采集山林之灵气传输于古村之势,既是村庄历史的见证,又是村民对美好愿景的寄托。

黄坑村有历史遗留的淳朴美感的古屋,但更有历代重视教育之民俗和家风。在明清时期,名儒、官宦和商贾辈出,如普安知州傅芬、恩赐举人傅陶熔、恩贡曲州牧傅世烈、八品衔官傅立宗、傅如里,县丞衔官傅世燕、例授州同衔傅如珉、例授营千总衔傅学周等大批文武官员。至清道光年间,黄坑古村已发展成鼎盛时期,除一户官差外,各户都参与经商,其棉花布匹生意曾一度垄断江南,在外当铺达数十家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当"。村旁的颖江(今蒙河)码头,船来客往,通往四周村庄的道路全部铺设了青石板,商贾云集,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粮棉集散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解放后特别是国家恢复高考以来,古村子孙传承祖辈的遗风,好学上进,勤奋耕耘,出现了很多名人学者。其中五十年代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傅世耀才学非凡,因在遗传学、教育界和翻译领域有突出贡献被入选《世界名人录》。黄坑传统手工挂面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中也有专题报道。自1977年恢复高考后,一千多人的黄坑村落就有近200多名子孙考取了大中专院校,出国留学者达10余人。

黄坑古村昔日的繁华,深深影响着十里八乡的村民。在黄坑周边,有一句民谚流传甚广:黄坑门前十八里,里里有黄金。据传,在黄坑建房时,只需要挖地基的钱,就有建房的钱。意思为黄坑自古中举做官、经商发大财的人俱多,许多人喜欢将钱财与宝物埋于地底,数量大且名目繁多,后人随处一挖便有财物可捡。

独特的民俗民风,精湛别致的建筑瑰宝,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黄坑村天然自有资源,她正被人们逐渐地重新认识。据了解,黄坑村现有村民中大部分外出打工,长期居住在村里的只有100多人,基本每家每户都在老屋前盖了新楼房,只有四五户人家依旧住在古屋里。闲置下来的古屋堆放着杂物,年久失修,天井里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和残损的瓦片,少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却平添了岁月的痕迹,但古屋精美的装饰和精良的设计依旧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的辉煌。

由于黄坑古民居均为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历经风雨侵蚀,因此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再加上村民建了新房,老屋闲置,维修不及时,加剧了损坏速度。但庆幸的是,黄坑村的村民们都意识到,古屋是祖先留下来的财富,值得珍惜和爱护。近年来,随着黄坑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所有村民们都盼望着村内的古民居能够早日开发出来,发展旅游业。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新余市传统村落和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实施发展》,将黄坑村纳入保护范围,并通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实行挂牌保护、建立村史档案等多种方式对传统村落和古建筑进行保护。

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坑古村成功入选,并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省级财政整合资金1000万元,市、区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镇财政配套资金20%。在各级政府以及黄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盛极一时的黄坑古村正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一个新的黄坑似乎呼之欲出,一段你以为永远失去了、鲜活的、繁荣的时光,正在眼前被一节节地点亮、复活。

铅华洗尽话黄坑,古宅老树说沧桑,但愿容颜从此在,不叫璞玉着浮光。离开黄坑古村,沿途掠影了沃野良田,碧绿溪水,牧童归来……这如诗似画的风景,令人陶醉,使人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