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柴之三记散文

柴之三记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2W 次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讲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也就是现在说的民生问题。柴字位列三甲,可见在民生中的重要性。

柴之三记散文

柴,《新华字典》上是这样注解的:烧火用的草木。自从人类发现并应用了火,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柴火便成了人类赖以文明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物资,烧水,煮饭,取暖,哪样离得开柴火?就在今天社会进入了新能源时代,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烧柴煮饭取暖仍是主要选择。如今大城市都进入了清洁能源的燃气时代,一回家打开燃气开关,噗的一声,绿色的火苗便窜上来,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可想起那二年,家家户户为了灶堂中的那点柴火,真是伤透了脑筋,怕是都有好多故事要说哦。

一、青观山捡柴记

文革前期,先是文攻,后是武卫,时值灌州“文攻武卫”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两派的机关枪和自动步枪在蒲柏大桥和运输二社之间打得乒乒乓乓的响,一时间街头空无一人,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此后一段时间,白天和晚上都不时有枪声响起,居民不敢上街,农民不敢进城,卖柴的自然也就没有了。灶前的柴火越来越少,眼看就没柴烧,煮不好饭了,咋办?舅舅说隔壁和我们差不多大的驹上山捡了好大一捆柴哦,驹的姨妈把他表扬惨了。我们那时只是十几岁的少年,不知大人“请将不如激将的”的套路,真还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胸口一拍说,我们也去捡柴。第二天就出北门上了青观山。

青观山是北门离城最近的一座山,就是现在都江堰景区的一部分,很早就是封山育林区了。山上树木茂密,四季长青,为了防止有人盗伐林木,还专门派了人守护看管,守山的人绰号叫“秋老虎”,在灌州还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但凡碰上有盗伐林木或捡柴的,敢下狠手,收缴工具算客气的,重者打你个鼻青脸肿。因此上山的人最怕的就是碰到“秋老虎”。

两个少年别了把老弯刀雄纠纠地上了山,屁股后面还跟了一个尾巴,十岁的小表弟加明,他以为上山去是好耍,非要跟着我们。去就去嘛,我们又何尚不是抱着几分“好耍”的心态上的山呢。

三个人在青观山上东转西转,这片林子钻那片林子,但见满眼苍绿,就是不见一枝枯木,偶尔看见地上有枯枝,捡起来也如香签棍般,哪象柴火嘛。不耐烦地加明说了句,捡不到柴,甘脆砍棵树子嘛。真是童言无忌,吓得我和加龙四下张望,好象“秋老虎”就在傍边听到似的。转啊转啊,突然我们眼前一亮,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出现在我们面前,树枝上没有一片树叶,和周围的苍绿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和家龙心中一阵狂喜,立马从腰间拔出老弯刀向枯树砍去。砍了几下发现有问题了,树干是生的,还有白色浆液冒出来。我和家龙琢磨了一会,估计树子是才枯死的,树干还没有干透,树枝可能要干得快点,于是便决定剃树枝。今天既然来了,好歹也要弄几枝柴回去才好交差嘛,不然咋对得起昨天的豪言壮语呢。于是我们便寻那大的树枝砍将起来。一边砍,一边还得四处张望,提防着“秋老虎”的突然出现。

第一次上山捡柴就捡了三小捆,成绩还不错,把柴背回家,心里那个乐啊。

晚上煮饭,干柴垫底,迫不及待地就将新捡的柴送进灶堂,树枝燃得吱吱吱的,冒着白气。三个少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那顿晚饭吃起来都觉得特别香。

晚上睡到半夜,突然感到身上庠庠的,还以为有了虱子,抓了几下没在意,一会儿咋觉得家龙也在抓庠庠,接着加明也抓起来了,越抓越庠,越庠越抓,从颈项抓到肚子,从手臂抓到大腿,越发不可收拾了,折腾了一晚上没睡好觉,第二早上起来一看,三个都成了胖官,大包连着小包,红肿一片,还不停地用手抓庠庠,脸上抓满了红萝卜丝丝。加民小弟庠得最凶,胯下都是红肿一片,小雀雀都肿亮了。三人连忙到医院去看,医生见状哈哈一笑说,你三个娃娃遭“漆痱子”了。开了点药,嘱咐我们回家去将息。

原来我们把漆树当成枯树了。

遭此一劫,从此不敢再提捡柴的事了。即便过了许多年后,一提起漆树,浑身都还有点庠庠的。

二、成都送柴记

132厂的枪炮一响,标志着成都的武斗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阶段,穿军装的没拿枪,没穿军装的提着枪满街跑,天空中不时有流弹飞过,闹得人心惶惶。

家住成都市区王家塘街的舅妈来信告急,家中已无柴烧,农民不敢进城,买不到柴,家中有米无柴,眼看就成了“无柴之炊”了。正在着急之时,邻居曾叔也来诉苦,他在成都的爱人也捎信来,说是家中也快断柴了,要曾叔想办法弄点柴到成都以解燃眉之急。舅舅和曾叔一合计,托人在乡场上买了几百斤干柴,曾叔借了一辆架架车,由曾叔带队,加上我和表弟加龙,三人拖着架架车运柴到成都。

曾叔不知在哪弄了辆英国莱铃牌的破自行车,将架架车的拉杠绑在自行车的后衣架上,说是由他骑车掌中杠,我和加龙拉“飞蛾”,就是在两边拉。

当时正是初夏,天气也好,为了能当天拉到成都,我们天不见亮就出发了。

说实话,当时我们根本就没想到从灌县拉柴到成都有多难,还觉得有点新鲜,有点兴奋。过太平街一段,简直是一路小跑,刷刷刷的就出城了。一直走到巨源,还觉得很轻松,等到了崇义,汗水出来了,腿软了,腰硬了,肚子好象也空了。见到路边有草地,就坐下来休息,问曾叔,还有好远哦?曾叔把烟点起笑着说,万里长征才走两三步呢。崇义场口的路边上有凉水摊,两分钱一杯的糖精水,咕噜咕噜一人喝了两杯,走呢,又上路了。

走到竹瓦铺,我和加龙的体力已明显透支,真想倒下去睡上一大觉,空空的肚子急需能量补充,饿了,想吃饭了。曾叔看了一下表说,还早,再坚持一会,到安德铺去吃饭。我们没有表,掌握不了时间,只好听曾叔的。好不容易到了安德,天呢,中午过了,馆子里头没饭了。那二年吃饭要粮票,买饭要排队,过时不候。那象现在,到处都是饭店酒楼,只要你往门口一站,马上就有小妹前来招呼你。架架车拉出安德场口,我们实在来不起了,坐在地上就不想起来。曾叔见状,就说,要不我先用自行车驮两捆柴走,驮到红光镇放下,再转来接着驮,慢慢转运到红光镇,你俩慢慢走,不着急,这样就松活了嘛。此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于是曾叔就用他那辆破自行车驮着两捆柴先走了。

又喝了两杯糖精水,我和家龙拉着剩下的柴继续前进。

曾叔一去就不复返了。我们眼巴巴盼着的自行车再也没有转来了。

两个小青年的腰弓成了九十度,一步一点头朝着红光镇前进。先是数公桩,后是数电杆,再后来是数脚步,一步一步终于捱到了红光镇。曾叔早已是饭饱茶足,点着烟在街头等我们了。见到我俩就说,我把你们等安逸了,我叫老板把饭给你们留起的。

一股无名火气直冲脑门!碍于他是老辈,我们只有忍了。

一人半斤干饭,鼎锅中的油汤汤舀了两碗,呼尔嗨哟,一扫而光。吃完饭,我们说走不动了,不走了。曾叔拿来我们也没办法。当晚便住宿红光。

第二天一早出发,依然是自行车拖中杠,我和加龙拉“飞蛾”。车到西门车站,猛听得“嘎嘣”两声枪响,心中暗暗祷告,上帝保佑!行至无机校,就不断有人围上来要买我们的柴,我们连忙声明不卖。越往城里走,围的人越多,甚至有人还想动手。曾叔这时还有点男子汉的'样子,大吼一声,咋子,要抢嗦!这才镇住场面。

谢天谢地,几百斤柴终于送到了王家塘街舅妈家。周围邻居都向我们投来赞许和羡慕的眼光。舅妈也不停地夸奖我们。作为奖赏,一人一张猛追湾游泳池的游泳套票。

三、泰安山砍柴记

每到冬季农闲,社员同志们都要上山去捡柴。说是捡柴,其实就是上山一半捡柴一半偷砍树子。我下乡的地方是平坝地区,除了粮食问题,柴火也是一个令人烦心的事。平坝地区解决柴火问题主要是麦杆、稻草、油菜杆,麦杆还要留一部分作盖房材料,稻草还要留一部分作牛饲料,分给每户社员作柴火用的就不多了,柴火不够,只有向山上想办法了。

盆地边缘的浅山已不知被捡柴的人梳理过多少遍了,连树疙瘩都被挖得干干净净,只有泰安山深处还有点树木,也日渐被蚕食,已见谢顶之状。革委会虽然三申五令禁止砍伐,却又解决不了百姓的燃烧之急,所以就出现了屡禁屡犯的情况。没办法就搬出了“群专部”来守山护林。“群专部”全称为“群众专政指挥部”,用“群专部”来对付捡柴的群众,现在看来是有点群众斗群众的意思,在那阵还是很管用的。

时令到了冬至,队上的陈二陈三和水泉等几个来邀我上山捡柴,说是捡柴,可个个都腰别砍刀,我知道十有八九要被“群专”,不去。我在乡下也缺柴火,可仗着是知青,没柴烧时就跑到公房去弄点麦杆之类的来作柴火,队上也没怎么为难我,所以不想去冒这个风险。可架不住几个左拉右劝,陈二还叫他老婆给我做了一个饭团团,只好被他哄上了泰安山。路上,陈三才给我露了个底,泰国安山上护林的群专中有几个知青,特别“歪”,打架又凶又狠,请你哥子去,如果碰上了,好说话噻。原来一个饭团团还藏有如此阳谋。

当年的泰安山不像现在有公路四通八达,从太平方向上山,只有走五里店上山翻白石片过味江河。白石片的山梁上有个必经的山口,正是群专设点检查的地方。走拢山口,果然看见几个戴着群专红袖套的人在那儿盘查,其中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象是知青。群专的人对进山的主要是查带没带砍刀,带没带火,重点还是盘查背柴下山的人,一旦发现有生树或是砍过的痕迹,一律没收。

顺利走过白石片山口,一行人直奔泰安深山而去。说实在话,捡柴我真的不行,在林子里钻来钻去,我就是找不到柴,而陈二陈三几个先是绑了个钩,瞧见那树上有枯枝,一钩,啪的就掉下一枝柴来,等到枯枝积累到差不多的时候,几个就露出原形,拔出藏在腰间的砍刀,寻那结实的杂木树动起手来,用枯枝将杂木树枝包裹起来,再用篾条捆个结实。乍一看,就是一捆干柴,还真看不出来破绽。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好歹也弄了一捆柴,跟着他们一起往回走。

辛苦自不必说了。走到白石片山口,已是傍晚时分,想那几个群专的人该是收工了吧,正在暗自庆幸,却不料猛听得一声吆喝:站到!我们是群专的,要检查!有个小伙子还得意地用大拇指指了指膀子上的红袖章。放下柴捆,陈二连忙上前说好话。群专的不依,硬要打开柴捆检查。陈二急了,把我往前一推说,他还是知哥呢,我们一路的。群专的几个一听说我是也是知青,口气立刻缓和下来。此刻我是被逼上梁山了,情急之下我想起塔中一个姓张的知青,我壮起胆子说我认识你们公社的知青张XX,我们是一个学校的。事有凑巧,张也在群专干这个拦路检查的活,只是今天没轮到他。一听说是张XX的熟人,又都是知青,群专手一挥,开路开路的。临走还说,二天要再来,先打个招呼哈,免得伤了和气。

一行人顺利下山,到了五里店,将柴装上车,大家也没让我推车,直接就帮我把柴送回了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泰安山如今已成了青城后山旅游风景区,山上林木森森,流水潺潺,鸟语花香,风景如画。每每想起当年的上山砍柴,心中总有一点点的不安和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