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川妹子张俊的散文

川妹子张俊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张俊是四川攀枝花人,我跟她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我们,用时髦的说法叫“文青”,一个在四川,一个在陕西,就靠写信联系。三四年里,她给我写了三十多封信。她一直是阳光的,而我一直是忧郁的,所以,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信里开导我、鼓励我。

川妹子张俊的散文

后来,她辞掉工作追随男友(即现任老公)去了北京。再后来,我也去北京打工。第一次去出租屋,上班去的她已经将饭做好了。茶几上,一个酒瓶里插着三朵小黄花,下面压着一张她写给我的字条:“战冰,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想做什么都可以的,只要不拆房子就行。”后来,她见到我问:“你看见那三朵小花了吗?那是专门为了迎接你而采摘的。”我只是拼命点头。

那时,她一个弱女子,白天打一份工,晚上打一份工,于千难万苦中拼争,也基本是维持生活而已。我的到来,给她的生活增添了相当大的负担,但她丝毫也不嫌弃。有她在,笨手笨脚的我似乎什么也干不了,只负责坐好、吃好就行。

在我眼里,她的烹饪手艺甚是了得,尽管她说她这点水平搁在家乡可算是最次的了。有一天,她去街上买了牛油、芝麻酱、鸭肠、百叶、海参、蟹肉、带鱼、香菇、白菜等,做火锅。她曾在信中对我说,若来北京就尝尝她做的火锅。而现在,我终于吃到了——一直低着头吸溜了半个小时,额头上、鼻翼上满是汗珠。她哪里知道,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吃火锅。之后,她还做了一两次,每次我都吃得很尽兴。但是直到今天,我似乎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美味的火锅了。

还有一个菜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她做的“土豆烧胡萝卜”,咸中带甜,甜中带咸,余味醇厚。第一次吃,我就吞下了三碗,直到肚子无法支撑才作罢。就这一次,让我念念不忘了。等她再做时,我就留意她怎么切菜、放哪些调料等等,但还是不得要领,就让她将步骤在纸上写下来。

在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的身体还发福了一些。她不但给我做吃的,而且还给我洗衣服。“我把你当做我的弟弟的。”她这样对我说。长此以往,我如坐针毡。我想我一个半大小子,可不能白吃白住呀。实际上,我却一直在白吃白住。我生性木讷、耽于幻想、郁郁寡欢,每份工作都干不长久,她从不生气,还经常逗我笑。跟她在一起,我所有的面具都卸掉了。多少次,我和她将她男友拥坐在中间,唱歌,讲笑话,大谈卓别林和毕加索,好不尽兴。“战冰在这里笑声最多了。”她说。

一天,我认真地对她说,我没钱没工作,不能再在这里住下去了。她说别发愁,工作慢慢找吧。“只要我们有住处,你就有住处。我们还是可以给你一口饭吃的。”谁说人情淡薄、世态炎凉啊。实在无以为报,我就将朋友送给我的棉鞋给了她,她却要我穿。“你穿吧,我毕竟是男的。”我挺自豪地说。她说:“什么男的女的,都是人啊。”

我给一户人家做服务员时,她来看过我几回,一来就帮我洗碗、拖地。有一次,我不慎将脚扭伤了,她就带我去出租屋抹红花油。

我去一家食品厂干活时,她先给我做了一顿好吃的,然后给我缝衣服,陪我理发,给我买被子,送我上车。“干不顺心就回来,我们随时欢迎你。”她说。

我对即将开始的新工作充满了期待,哪曾想却身陷“魔窟”,吃不饱、睡不好,一天要干19个小时的活,“监工”还一直在旁边催促着……后来,我仓惶逃离,见到她“未语泪先流”。她劝我别干了,说要陪我一起去找活,“就怕你找着了话也不会说了”。为了我,她甚至跟男友吵得不可开交。

毋庸讳言,要不是她的收留和接济,我早就流落街头了,要说帮她,顶多是打扫一两次屋子罢了。

冬天的一个早晨,她一回来就直直地坐在凳子上哭叫:“风这么大,吹得人气都出不来,双手冻得疼痛难忍。我们老家那里就如昆明一般,四季如春,哪有北京这么冷啊……”一见这阵势,我赶紧倒热水、递毛巾。不一会,外面飘起了雪花,她快速跑出去一边用双手接着,一边说“真好玩”,然后咯咯地笑个不停。

春节临近,她要跟男友去内蒙,我想去火车站送她,但囊中羞涩,就向人借了10块钱。我给她买了一份报纸,让她在火车上看。送她上了火车,她从袋子里拿出一只梨子给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都得顶住。好好干……”我说我想家了、想父母了,她劝慰道:“都一样的。我在家跟母亲吵架,一门心思想离开她。可一旦出来了,还不是没命地想她……”她哭了。

我不敢想我留给她到底是什么样的印象。磕磕绊绊度过一年后,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京返乡。当我在西安工作后,她也在《演艺圈》《中国文化报》《现代广告》等报刊做起了编辑,并不时向我约稿。她的用意很明显:一是敦促我继续前行,二是为我换点零花钱。

当然了,我一直记着她对我的好。我首先将“土豆烧胡萝卜”发扬光大,现学现卖,给家人做、给朋友做,反响不错,以致成了我的招牌菜。几年前,我去北京她的家里做客,说已经会做“土豆烧胡萝卜”了,做得还挺好,朋友们喜欢吃。她很高兴,说:“有机会我再做给你吃。”

去年年底,她老公来西安出差,带着她和她女儿给我孩子挑选的玩具。前几天,她又从北京给我孩子寄来了二十多本课外书,还有两件衣裳。深情厚谊,无以言表。二十二载,心如初。

她与老公在一次笔会上相识,短短七天,情定一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一见钟情”,在文友间一时传为佳话;她与老公一直在北京打拼,有了事业,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有了车子,简直就是励志家庭的样板。

她长发飘飘,模样秀丽,性情爽直,待人热情。尤其是那双纯净明亮的眼睛,让人想起天山的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