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一纸乡书散文

一纸乡书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11K 次

喜欢文字,我却感到对此无力,只是我识字不多,只有脑海里仅存的,那一点点墨迹来舞弄。喜欢听一些纯音乐,闭上眼睛,静静的去聆听,或是起伏,或是平和,竟是如此轻盈,陶醉。此时,音乐就是我文字的伴侣。喜欢选一首音乐,来触摸心灵的浮动,以此,来描述内心想要表达的意境。或是欢愉,或是哀愁,一切尽在其中。

一纸乡书散文

“一纸乡书”是“大江东去”的一张专辑,由“王俊雄”演唱。单说这首曲子的名字,就让我产生几分浓浓的眷恋之情,那悠扬的曲调,更是令人舒畅,暖味。看到这个名字,不由的会产生思念家乡那份温暖的情意。家乡,对于每个人来说,总会萌生几分敬意,和亲切之情。那悠悠的故乡情,浓浓的思乡意,纵使流落他乡,也会心生暖暖的牵挂。

我出生在,位于山西大同与朔州的交界处,距离两县之间约二十公里,成中间态势,归属于朔州境内。它是山西近几年来新建立的一个城市,是位于山西的北部。在我的记忆里,朔州一直是大同管辖内的一个小县城,那时,雁北十三县都是大同的管辖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务院批准由朔县改为朔州,成为市政区。因此,许多时候,我会骄傲的称颂,大同才是我们故乡的发源地。

大同,一个浓缩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古都,被誉为“塞外名城”,它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经长城内外,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伟,以及,北岳恒山,悬空寺,善化寺,九龙壁等,一些名胜古迹,贯穿着大同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传承。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它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地处雁门关与杀虎口,就是抵御外围的重要关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一曲荡气回肠的北方民歌《走西口》,说的就是,遥望万里长城九重关何处是“西口”的情形。著名历史王朝,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就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地。这一系列的演绎,述说得都是大同境内的历史传奇!

大同素有“煤海”之称,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北魏时期就有用以炊煮取暖。唐宋时期大同煤矿就已发达,作为商品,流通市场。明代诗人于谦曾有一首咏《煤炭》的诗:“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炬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由于煤炭采掘历史悠久,矿工众多,以往民间就有每年冬至庆祝矿工节的习俗。

当天,大街小巷、商店住户门前都要用煤块垒成圆碉形“旺火”。到了晚上,满城大大小小的旺火点燃, 一片欢腾热闹的气氛。如今大同市已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大同矿务局是全国最大的煤炭企业,每天通过铁路、公路将优质煤炭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大同的历史文化,是学士们一直研究的问题。到底是胡化了汉文化,还是汉化了胡文化,这些还得追足于北魏王朝的古老文化,经时代的变迁,大部分采用了汉代人的文化交融。这种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独特文化和民族风情,不只体现在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上,而要从大同的传统民情中寻觅。

大同有着“人杰地灵”的美誉。说到人杰地灵,民间有谚语:“宣府的教场,蔚州的城墙,大同的婆娘,为三绝”。大同姑娘大多数长得眉清目秀,妩媚可人。这也许跟当地的风俗有关,大同的男男女女都很爱美,衣着得体,穿着讲究,因而,流传中的大同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长的都很漂亮。《大同志搞》记载,历史上,大同由于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就有匈奴和鲜卑族人。鲜卑人就是高鼻梁,大眼睛,后代传宗下来就很漂亮,这也许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吧!

大同还有许多值得称颂的.工艺品,种类繁多,技术精湛。此外,家喻户晓的民间艺术和戏曲,也是古文明遗传下的宝贵遗产。当新时代的步伐迈向这座古老的城池时,崭新的扉页,又向它伸出援助之手。重整市容,修复长城,公路铁路在这二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形成网状。再一次为这位年迈的老人,增添了许多姿色,塑造了几分雍容。大同,是一个古老的传说,它融汇了民族文化,传承了古朴的民风,埋藏了丰富的资源,展现了大同悠久历史的文明。

我现居于,大同浑源县的一个乡镇!由于我们与两县之间打交界,婚姻往来自然也就频繁很多,我就是离娘家不足四公里处安的家。

走进村里,是一条宽阔的大街,街道两旁拥簇着菜市场的门市,及各种生意的门面。改革的春风袭来,这个村落已焕然一新,整个街头铺满了水泥路,不再是给人以泥泞的感觉。在人们的笑语声中,不时的三两成对,四五结伴得漫步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

村子的两头设立娱乐场所和候车亭,便于村民的锻炼与休闲。由于现在的村民对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即便是大冬天,每天早晨的六点到八点钟是他们锻炼的好时间。有的做操,有的小跑,也有的靠在一起,扭扭腰,踢踢腿,舒展舒展着那僵硬的身子。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天冷了,我就和一些姐妹,老大娘们一起做作操,散散步。如果是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可以与那些姐妹们一起跳舞,一起娱乐!

村子的北面,是我村居民率先凸起的对象,开办了三所砖瓦窑,和几个饲养牲畜的个体户。作为一名农户,能够做出一番业绩,还能带领一些村民致富,这不能不说他们的敬业精神,值得学习。

我们乡村学校,位于村子的东北部,占地面积约两公里,其设施与县城无恙,楼层高为四层,共有三栋大楼,装修新颖,设备齐全,可以容纳两千多名学生。是我村附近各大乡镇最好的学校。只是,现在大众对培养下一代的问题上,很为重视,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往远在他乡的私立学校,为的是能够学习的更好。因此,即便是这样良好的学习条件,也不得不放弃,留下来的只有家境不好的,对孩子不是很重视的,仅只有几百名学生。

村里还修建了一些寺庙,也是位于村子的北边,据说,有奶奶庙,菩萨庙,还有几宗释迦摩尼佛像,罗汉像,它们分为正殿与偏殿。每逢过时过节,看管寺庙的人员就把正殿打开,便于静心礼佛者关悦,一般的时候,人们就在偏殿内简单了事。庙宇的香火很旺,人们为了表示对佛缘的虔诚,就要大把大把的钱财,塞进钱箱子里。一次与女儿去礼佛,天真的丫头,眼瞄瞄地直盯那钱箱子吆喝:“妈妈,好多的钱,好多的钱,都进里面了,为什么呀,妈妈,那些叔叔,阿姨都往里面塞毛毛钱呢?”女儿的异样未定,我急忙赶上前去,肆意阻止,然后,在女儿的鬓耳前,悄悄的叨叨了两句,这才有心在向前崇礼。从女儿异样的目光不难看出,人们在富裕的生活下,心中对礼佛的心,更上一层,在人流穿行间寻得一份释然。

我们村子,看上去不算很富裕,也不是居楼小院,但它的建设也很独特,一排排的瓦房平整清洁,院子里家家户户垒满了金色的矮墙(老玉米),家里大多数都用上了暖气炉,洁净的民风,常常会使人入心入意。偶尔有几处楼建,也是牵头富户引领的表现。医院,政府,及一些便民银行,汇聚在这条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宽广的街道,随处可见,小孩儿在此嘻戏,老人在此漫步,无不体现着现代的人民,对政府的乡村建设,表示满意与惬意。没事儿,到麻将馆打打麻将,到人群里说说三国,聊聊百态,唠唠家常,肆意在找找茬儿,打发着无聊继而悠闲的生活。

这个村子不大也不算小,居住了大约三千人口。村民的经济来源,大多以务农为主,也有一些再外打工者,他们依然在家留有农田,留与自己的婆娘来整理。经济上还算充足,除了那些好吃懒动者,勤劳的人们却也算富足。平整肥沃的土地,以玉米为大种,其余的还有土豆,谷子,黍子,及各种蔬菜。各家的收入也算可观,城乡居民的生活,虽不是大把的愣去挥霍,但平静安逸的生活,却也知足。

家乡的居住地,谈不上富饶美丽,它没有南方的小溪河流,四季的郁郁葱葱,湖光山色的地域山脉,也没有经济腾飞的显著荣耀。但,这里的景色也很诱人,独特的地理环境,照耀着这一方人民的冬夏春秋。广袤的土地,井然有序,在村民的爱戴下,硕果累累,与时俱进。喜欢在春季里看它们生长的样子,一簇簇的苗子,挥舞着双手,肆意向我们告知它们的夙愿。到了秋天,更是一幅截然心动的景象,金色的浓妆焕然起劲,使它们更是一片活泼可爱的景致,这样的环境虽说不会让人向往,但也是一处别样的景观。

随着生活日益增长,所向往的乐土,也很繁多,无数的梦寐追求也在蠢蠢欲动,但这些都不会是回念家乡时的那一份眷恋之情,即使,将来的生活无限美好,这份对家乡的情意,会越来越浓。

伴随着这首:“一纸乡书”的音乐,就要结束了这篇文字的编排。家乡,在爱与被爱之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与留念。在这里孕育了无数个生命,也充满了无数的希望,在精彩的回忆中,彰显着我们美丽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