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风吹年华地梦,落叶总要归根散文

风吹年华地梦,落叶总要归根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6W 次

转眼又要到中秋节了。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中秋几乎是跟回家划等号的,好像月圆的时候唯有回家团聚才能以慰相思。

风吹年华地梦,落叶总要归根散文

其实,不止是中秋、春节、清明这些节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回家”,向来是中国人心中的敏感词。

台湾作家刘大任的一本书里写到他父亲晚年还乡的事情,读后让我颇多感慨。我以为,这些海外漂泊者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的动力,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将来能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因为,中国人最终是要回家的。

在那本书里,刘大任写到他父亲将还乡看成了自己一生的夙愿,并将半生的储蓄全都花在了这一次还乡中,换来的是全村父老乡亲英雄凯旋式的欢迎。县长前呼,乡长后拥,老人像完成使命一样,完成了回家的行程,尔后,心满意足地撒手尘寰。

的确,中国人的家国观念深入到骨髓,流淌于血液,于是,“回家”,便成了终生的目标与不变的信仰。

歌星江涛有一首歌叫《回家的人》,歌中唱道:

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落额头的纹;

走完了天下的路,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漂泊的人,却赶不上漂泊的魂;

做完了想做的梦,仍又颗思乡的心。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问,游子地心为什么这样的沉?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寻,回家的路上是否绿草茵茵?

人生是一粒种,落地就会生根。

风吹年华地梦,落叶总要归根……

他情真意切,意味深长的歌唱,表达的正是中国人一种强烈的“回家”意念。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回,我的小叔叔从遥远的兰州赶回家过春节。仅仅住了两天,便又匆匆收拾起行囊,踏上了归途。两天半的日夜兼程,只为了回家团圆的一刻。也许,他千里奔波就是为了找回一份回家的感觉吧。纵然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纵然身处异地,显赫他乡,但“回家”这两个字,时刻都会从脑海里涌出来,从心房里跳出来。

袁凯曰:“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许达然也说:“中国人亘古以来就吵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确,因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人重亲情,恋故乡。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无论走多远,总是希望能衣锦还乡;无论走多久,总是盼望能叶落归根。

中国人重故土、旧识、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余光中也说,斟半杯白兰地就能一枕如舟,解开愁乡之缆。可见,思家与回家,成了中国诗词里最常见的主题。

比较而言,西方人则重远行、漂泊、冒险。安东尼罗宾说:“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之想,就做不出什么大事。”卡耐基也说:“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冒险的人。”英国作家、评论家却斯特顿则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所以,他们造就了哥伦布、麦哲伦、马可·波罗等许多周游世界的大旅行家,而中国仅有一位郑和。郑和下西洋,是背负着朝廷的使命,向全世界展示大明的强盛国力,并非他个人的意愿;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样的冒险开拓精神,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提供了契机。

总之,离家与回家,体现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构成了思想距离的审美张力,丰富了世界范围的美学思维与文化结构。

因为东西方存在着文化上,思想上的差异,所以,我们在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而自豪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他们在为跨海越洋,巧取豪夺的辉煌成果而自得的时候,我们却没有。而在政治生态中,他们有着武力干预的欲望,我们有的却是和平共处的主张;他们有着称霸世界的野心,而我们只有民族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