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回迎风坝散文

春回迎风坝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8W 次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或淡或浓的乡愁,它扎根在灵魂深处,久久挥之不去。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后还很想念。乡愁就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 ?

春回迎风坝散文

——题记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每当读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回乡偶书二首》,那充满生活情趣的抒发,久客他乡的伤感,久别回乡的亲切,自然、逼真的感情,以及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还有发于心底的“村感乡愁”,宛如一杯老酒,甜中带酸,不由得勾起我对家乡挥之不去的无尽思念。

在这个喧嚣的早春,带着深情和牵挂,迎着温暖和煦的春风,回到了久别的老家,追寻精神依托,排解那抹浓浓的乡愁。

老家迎风坝,深藏在巴山腹地陕南安康汉滨区县河镇一个叫红霞的传统村落。她虽没有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的肥沃和宽广,也没有陕北黄土高坡的雄浑和壮观,有的只是“八山半水分半田”冲击中形成少有的桑梓交荫河谷盆地,但她这方不太丰腴的水土,却以母亲般特有的胸怀和博爱养育了一方父老乡亲。

出安康城南,沿308省道安(康)平(利)段前行约10公里,蜿蜒流淌的黄洋河水玉带般飘然穿村而过,一河两岸青山叠翠,植被茂密,河水清澈,鱼翔浅底,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一级支流,小江南神韵范儿十足,素有安康城“后花园”之称。在她温暖的怀抱里,不仅让我愉快地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岁月,还欣然接纳并培育刚参加工作后的我整整十个春夏秋冬。

老家文化底蕴丰厚。据汉滨区县级文物保护名录载,老家有汉——南北朝时代的黄洋铺古遗址;黄洋河沿岸遗存的众多崖墓群——“老人洞”,有学者考证为远古巴人安葬习俗的岩墓悬棺;村子南头的“闯王渡”遗址,流传着李自成兵困车厢峡的经典故事;在陆路不发达时期,黄洋河的航运曾经是运往古都西安和西北地区食盐等山货特产之咽喉要道;作为安康城东门户要地,自古至现代,老家历代兵家必争……

据载,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代,陕南这一带始终在人口的迁徙运动中起伏跌宕。尤其是明、清两代的“移恳”政策,老家成为以湖广为主体的全国性大移民焦点之一。记得儿时听曾祖父讲,祖辈人多来自湖北麻城孝感等地。移民的大量迁入定居,不仅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使老家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得到不断升华和完善,同样使这里的地域文化,充满了复杂性和多样化。

慢慢老去的昔日辉煌。昔日村子里,基本上是江南风格民居。现存最古老的宅子当属“袁家大院”。它始建于清咸丰初年,为袁世佐赐进士出身,诰封四品武官后扩建。曾经由两个完整的四合院、三座偏院共五院组成,可惜的是现仅存两座老院。主院大门外上方镶装华丽牌坊,中嵌“燕翼诒谋”四字石额。整幢房屋除青砖灰瓦外,几乎是全木结构,造型古雅、做工绝伦。主院内现仅留一对袁姓退休教师夫妇居住。老人们坚守的不仅仅是一座旧宅院,更是他们家族的精神家园。目前,该院落已被列入省级文保单位。它虽已慢慢老去,但昔日的辉煌,作为一项古建筑艺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修,并开发和打造成为一处陕南特色民居旅游景点,让它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永远留在子孙后代的心中。

远去的鱼米之乡。记忆中,盛产大米的老家,一直是方圆百里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昔日主要采用在黄洋河流域安装筒车提水方式灌溉农田,既经济又方便省力。当地曾有民谣:家有夜夜转,不靠天吃饭。即是真实写照。六十年代初,乡亲们奋战多年,终于在“闯王渡口”拦河筑坝,建起了水轮泵站。农田水利的兴起,千余亩旱涝保收稻田的丰产,老家乡村由自给自足而逐步发展成为自给有余,鱼米之乡自然也就名副其实。

大约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随着村子里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在春秋两季耕种收割小麦、水稻时,青壮年劳动力开始明显缺乏。后因种植油菜、玉米相对简单和节省劳力,且二者间产值相差不大,乡亲们便除了栽种少量小麦、水稻留作自己食用外,大部分稻田耕种已由水改旱了。难怪我所到之处皆发现,过去曾经视为命根子的水凼、渠等水利设施,早已被弃用而荒废。这种现象让人看了不免心痛,甚至有点担忧!不过,如今经营方式,却又造就出千亩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醉人美景。每逢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季,迎风坝里姹紫嫣红,蝶飞燕舞,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环境,让老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地。浓郁纯朴的乡情和秀美的山村景色,也滋养出我笔下多篇关于老家的美文。

重教兴学风气正。农业文明深厚之地,定是兴文重教之域。老家得此古风,便有精彩的古韵。村里尊师重教兴学的传统源远流长,不断滋养着子子孙孙奋发向上,成长成才。坐落在袁家台子的迎风九年制学校,是由原来的“袁家祠堂”和私塾改造而成。当年我们读书时,仅有十余间简陋教室,老师们办公全都挤在祠堂四合院里。如今的校园,早已是高楼耸立、明窗净几。孩子们也不像我们那时候,不少同学因家里孩子多、负担重、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现在乡亲们都会认真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少数人家,甚至还把孩子送进城里学校,租房子陪读。村里学生们也比那时候翻了好多倍,谁家孩子考上大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伫立村头,阵阵朗朗读书声不时随风传来,令人为之欣慰。也许你不会想到,就是这么个不起眼之地,不仅在清时走出过赐进士、举人等,而且在现代也养育出好几名博士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和教授呢……

安居乐业今胜昔。老家人依然沿习“攒了钱先盖房”的传统思想。我清楚记得自家住房变迁史,曾祖父时代一大家人挤在几间破草房里;祖父那辈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建起几间土木结构瓦屋面平房;到了父亲手上,才省吃俭用倾其所有地盖起了四间砖混楼房。这一系列变化,也基本上代表了老家村子里民居的发展走势。如今,环顾村子四周,多为三间两层砖混小楼,接通了自来水,部分户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空调。大屏幕液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许多户室内还进行了装修,有了室内卫生间。小庭院周围还种植有花卉盆景。硬件条件已经可以和城里人相媲美了。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大家都以户为单位自主建房,显得有些凌乱不整齐。

老家人素来古道热肠。不论你是哪里人来到谁家,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把你当客待,都会热情地招呼你喝茶倒水吃饭。值得庆幸的是,在老家乡村间转悠的我,除了小孩子们不认识我这位“客人”外,绝大多数年长、辈分高者都和我相识,并热情地招呼我这个晚辈去家里做客。

道通路平百业兴。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老家地处河谷盆地,自然条件相对高山乡村要好。近年来,四通八达的村村通水泥路已延伸到了组,有的甚至到了户。虽然不是太宽阔,但是单车单向行驶么麻哒。会车时只要彼此注意选择宽敞地方避让即可。摩托车基本普及,少数户还添置了小轿车。去年底,村道沿途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乡亲们出行非常方便。不论行走还是干农活和以往的肩挑背扛相比,简直幸福了好多倍。不少人家还购置了小客车、大货车,跑起了运输业,搞活了经济。

乡村生态旅游蓬勃兴起。大约自十五年前开始,随着黄洋河流域乡村原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兴起,精明的老家人充分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一河两岸优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纷纷开办起了农家乐,精挑细选地用当地土鸡土菜和家常传统工艺,做出了地道的“辣子鸡”和“柴火锅巴饭”等,吸引得城里人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但愿老家的执政者们,能够依托黄洋河流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旅游的长远景区规划,通过持续对乡村原生态休闲、旅游观光的延伸挖掘,以此为支柱产业,带动家乡由传统农业转型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使之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

消失的风景令人怀念。童年,让我时常梦牵魂绕的不仅有陪伴妈妈去村口黄洋河里洗衣服的美好时光,还有在河边与小伙伴们一起砍柴、拔猪草、放牧牛羊、下河摸鱼的场景……记得那时候,妈妈她们虽然很辛苦,但当一大群女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干活时却是非常的开心。夏天时,我们常常偷偷溜到清澈透底的河水里游泳,身边围绕的是成群结队的小鱼儿,既舒服又凉爽。河岸边翠竹杨柳掩映中,那一架架吱吱呀呀转动的水车,像一位老人永不歇息地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美丽的古老传说。此刻,坐在河畔的我思忖:老家目前不正在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吗?如果能在黄洋河流域,适当修复重建一批水车,那定会成为一道漂亮的风景线!

乡村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老家基本上是两户人家合养一头牛,轮流着放牧。我每天放学回家必干两件事:一是拔猪草。那时候家里喂猪不用饲料,全靠自己拔草喂养。由于我是家里老大,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必担负。有时因贪玩未拔满一篓子猪草,害怕回家挨嚷,便在篓子地下用几根棍棍棚起来,再将上面的草抖虚,这样看起来满满的。二是上山砍柴。由于我家自留山柴少不够烧,便经常去几公里外山上偷砍别人家的,没少挨绝受骂遭追赶。有时候逢周末,还紧跟大人们一起去十几公里外高山上捡柴。一天长途下来,常常是腰酸腿痛、肩膀头红肿好几天。后来直到家里经济条件好转烧起了石碳,才总算把我解放出来。不过,小时候满坡架岭的艰辛付出,反倒磨练了自己的坚强意志,还把身体锻炼的非常“皮实”,不像现在的孩子们那般脆弱。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我们小组里只剩下了一头耕牛。现在乡亲们做饭烧水基本用上了电和煤气灶,老家的孩子们自然也不会像我们儿时那样吃苦受罪了。

聚少离多乡愁浓。坐在早春的河柳下,回想今年春节期间,与几位打工回家团聚亲友聊天时谈到:“如果在老家,也可以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可以更好的生活,谁愿意抛家舍子外出打工?”……这些话,不仅让我看到了村子里,诸多替孩子看家、照顾庄稼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也让人明白了这些年轻人的无奈和悲楚。好希望乡亲们的心愿能够早日如意得尝!

记得儿时,老家春节期间,父亲他们会召集一大拨人聚到一块儿,从腊月间开始筹备,正月初几开始出灯,兴高采烈地舞狮子、烧火龙、玩龙灯、采莲船、扭秧歌、唱花鼓子……从村头闹到村尾,家家户户挨着跑,直玩到元宵节后才算把年过完。如今,过年归来与家人团聚仅有短短的七、八天时间,大家就要急着回去上班和外出打工,哪有时间聚在一起搞这些活动?正是那些独具特色的原生态年俗所透出的浓浓文化味,乡愁愈发显得迷人并令我们这些游子们回味无穷。

老家过去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平日间,村子里谁家要是有了红白喜事,一大帮人会在头一天就聚到一起,锣鼓镓锶敲起来,唢呐竿子吹起来,花鼓子、八岔和二黄唱起来,纯粹的自编自导自演,开开心心通宵达旦地玩。如今哪家要是有了大番小事,已由全套西洋锣鼓乐队替代,完全没有那时候的原汁原味。大家聚在一起的人也少了,心里话、投机话也少了,一个个都是匆匆忙忙,坐在一起谈论的多是找工作挣钱的话题,人情味生冷淡薄了许多。同学情,朋友情,显然没有先前那般亲热。

今天,当我再次走在这条熟悉并曾经多次走过的乡间小路上,放眼田野里那一垄垄开得正旺的`金灿灿油菜花,心情固然有几多复杂,它虽然不乏酸楚和伤感,但转念细想,历史总是不断变化发展。回眸老家今天的一系列喜人变化,更多的则是像这些花儿一样灿烂。极力追寻曾经的一切,想找回些儿时的记忆,只可惜早已往事如烟、物是人非,时光亦早已与我擦肩而过。举目远眺,河对岸草地上一群嬉戏、打闹、玩耍的孩童,那份天真与浪漫的情景,不由得在我心头荡漾起来,这也许算做是对我的一丝补偿和安慰吧。

叶落归根还乡路。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院钱念孙提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农村发展有积极意义。对此,我亦深有此感,表示赞同。作为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乡里娃,我虽然算不上什么官员,也谈不上是知识分子,但“退职还乡”“叶落归根”的理念却是一直深藏在心里。因为我那年近古稀的父母还留守在老家,父母在哪里,我的家和根就在哪里;因为老家现在生活条件早已今非昔比;因为老家的环境,更适宜让我们这些劳碌奔波了一辈子,身心疲惫的游子们,可以回到母亲的怀抱里,安心得到更好的休憩;更希望在老家美丽乡村建设中,力所能及地发挥点晚霞的余热。

回家的晚餐,是母亲素来拿手的家常饭菜,虽不甚丰富,但味道却很香。因为它不仅饱含着慈母的爱、还有永远都割舍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更有排解乡愁的浓浓厚意。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老家,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离开她而又令我思念的地方。老家,一个可以给予我们乡愁和魂牵梦绕的地方。不论你是过去的贫穷,还是今天的富有,我都会一如既往地永远牵挂着你。老家,不论你的容貌如何变化,但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最美丽的,我依然会深深地眷恋着你。今生今世,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