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回家近乡情更怯的散文

回家近乡情更怯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2W 次

再过几个小时k73又要来接我了,而我就像是生命秋千上的那个无知的孩童,不知不觉间经历了这短暂的原点,又将摇向远方。回家,这个朴实无华的词汇,随着我生命的流逝而变得那么厚重,那么遥不可及。一生中会遇到无数的起起落落,而家始终是那个时时与我们擦肩而过却又弥足珍贵的原点。小时候总是听人家说,某个在外面功成名就的人物在死之后都希望葬在故里,当时就想何必呢,难道家乡的土香些?或是真如那些老学究所说,埋在那里永远不会长草?后来才明白,这叫落叶归根,中国人都有一种故土情节,这是深入民族骨髓里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魂。

回家近乡情更怯的散文

从小到大,我都过惯了一个人漂泊的生活,很喜欢这种独立的感觉,回家便成了一种例行公事。每次打电话回家,妈都问我,“想家了吗”,我总是莞尔一笑,然后反问母亲:“您觉得呢”。妈总是笑而不答,末了,说道:“还年轻就在外面多闯闯,你不想家只是还未到想家的年龄.”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到了想家的年龄,每次放假回到家的前两天我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应,而每次开学时自己又会明显地流露出恋家的感情,人就是这样,明明心里已经屈服,但嘴上却从不肯认输。

我把这种不适应感概括为惶恐。古人常说,“近乡情更怯”,到现在,自己终于明白其中的些许含义了。我不敢附庸古人的感情,但是,这句话能够流传千古,总不至于是一句废话吧。惶恐,是源自隔阂所衍生的空虚感,离家越远,时间越长的人就越是感到惶恐。人总得长大,长大了就得离家,离家了就必然和记忆中的家产生了隔阂。当我满怀希望再一次荡着秋千回到魂牵梦萦的原点,却再也找不回那个曾经的家乡。我不在的日子里,有人走,有人来,有人生,有人死,明明知道自己学过辩证法,知道事物是发展的,但就是不愿相信家乡的改变,更不愿相信自己的改变。

每次回家,都能遇到已身为人母或是身为人父的儿时玩伴,大家见面本来没什么,我反倒尴尬得不行。看着人家领着孩子在我面前叫我叔叔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脸颊发烫,耳腮奇痒,末了,干笑两声算是答应人家了。事后,我总是慨叹人生际遇的不同,二十几岁,大家一样的年龄,却因为路不同而变得格格不入,彼此的隔阂越来越深。想到这里,总会萌生出一种悲观的念头,自己已经不属于家乡了,似乎是一个外人了,其实,本就是一个外人了。

这一点倒不是最重要的,最让我感到惶恐的是,在外漂泊得太久以至于家乡的那种精神都已经快要消磨殆尽了。家乡的剽悍和血性影响了我的整个童年,看看现在的`自己,委曲求全,得过且过。我开始怀疑自己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到底还在不在,现在妄下结论,不敢,其实也不想。莫言在他的《红高粱家族》里总是试图以前辈的英勇和血性来反衬后辈的懦弱和无能,我想这也是源于对故土精神日渐沦丧的深切控诉吧。每次离家,都会依依不舍,但只要一登上火车,自己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与其说是离家,还不如说是逃离。我仿佛就是《追风筝的人》里的阿米尔,他爱故乡阿富汗,但他却选择了逃离。而我,其实也是爱故乡的,然而逃离了原点,却陷入了无尽的精神逃亡。

人总是把在外流浪看成是一种浪漫的事。漂泊江湖,浪迹天涯,人人都想过那种浪漫的生活,但讽刺的是,最后,当日子完了,我们还是选择了落叶归根。逃离了故乡,却永远带不走故乡的魂。年轻的我就这样在外面行尸走肉般的漂泊着,等到哪天我累了,走不动了,我想我也将不再惶恐了。到那时,我将背着重重的行囊,荡着生命的秋千,满心欢喜的回到原点。因为,我深信,到那时我是真的想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