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土疙瘩里的童年散文

土疙瘩里的童年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7W 次

看着玩耍时开心的女儿,突然间想到了我的童年。80后的回忆苦乐参半,印象里总缺不了的就是和吃、玩有关的点点滴滴,而这些回忆都深深地印在那一座座以土为主的村村落落里……

土疙瘩里的童年散文

我们小时候没有玩具,没有零食,没有新衣服,哪家孩子能隔三差五地吃到白面,那也就算是家里光景好的了。玩具都是我们自创的,比如弹弓、沙包、毛毽子、跳绳、骨头儿(羊腿上的一块小骨头)、元宝等;能吃到的零嘴儿也就是一些应季的瓜果梨枣,像什么杜梨、酸枣,还有那谁家地里快红的西红柿之类的;衣服大多都是大人的衣服改小了,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这样一直穿到最小的,最后就拆了破布,纳鞋底了;说起吃饭吧,家家户户基本都是五谷杂粮,过了饭茬,饿了就吃点冷红薯,要么开水泡酸菜美美地喝上一碗,也就饱了。偶尔遇上了什么节令,就做一顿白面或者大米饭,算是吃好的了,或者哪个孩子病了,妈妈就会给拌点拌汤刷上两个鸡蛋,那真是羡煞旁人啊,晚上还可以优待地在灶火里烧上一个圪卷(白面缠在筷子上埋在灶火里烧熟的圪卷卷)。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都喜欢过年,最主要的就是过年能吃上好的,还能穿一些比较新的衣服,条件好的,就买两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满村子让人看。

尽管如此,我们的童年依然是五彩缤纷的。因为我们多的是兄弟姐妹,多得是邻里邻居的伙伴,还有那些自创的玩法。早早的,妈妈把饭做好放在锅里就下地干活了。我们便睡足了懒觉然后自己爬上锅台把饭端出来,一人一碗分给姊妹几个吃,吃完了,小的就在外面去玩了,当姐姐的便开始洗碗、收拾家里。不管你多大,只要是家里大点的`孩子,就得相应地承担一部分家务。当然,这样就会分走我们一部分玩的时间,我们会赶快做完该做的事情,然后喊小伙伴们去玩。

最常玩的也是最投入的游戏就是“摆碗碗”,后来叫做“过家家”。一些不用的锅碗瓢盆,半拉碗、一个小瓶、一个没有底的铁锅,都会成为我们的灶具;平时吃糖留下的各种糖纸是最珍贵的东西,那是我们玩过家家时用的“钱”,分类成一毛、两毛、五毛和一块的,用来买小伙伴的“东西”;大人们不在的时候,我们会偷偷地把家里的东西拿出来,几个小朋友分成几家人就开始玩了。我们一伙中我最高,所以被默认为娃娃头儿,优先具有“开小卖部”的权利。大家把家里拿出来的东西都放在我那里,然后我会分给他们一些“钱”,模仿着大人们的生活,过家家!推着独轮的二八自行车去赶集;用草、树叶、土做饭;一根木棍,绑着两个油漆桶桶去挑水……玩得不亦乐乎!看太阳快落山了,大人们也快回来了,赶快收拾“战场”,东西送回原位,忙着给大人们准备做饭的东西。

秋天,满山的落叶像蝴蝶一样在风里飞。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山里拾柴,顺便采几朵蘑菇回来,支起一个洋瓷碗,点起火,从家里“偷来”油和盐,炒蘑菇!吃完了才被大人们骂,说我们吃的是“狗尿腿”,一种和蘑菇很像的东西,我们从来都分不清。跟着爸爸去山上收向日葵,爸爸把向日葵用镰刀砍下来,扔在地里,我们姐几个就坐在地里,把装过化肥的塑料袋子铺好,用棍子往下敲瓜子。敲过的向日葵坨坨后面插上一根黄蒿,然后戴在头上,学着清朝里大臣的样子,一个给一个行礼,口里喊着“嗻”,真还挺像的。

大风天,手里拿两棵大沙蓬(土名,学名我也不知道叫什么),迎着风,从山坡上使劲向下跑,与迎面吹来的大黄风比力气。更过瘾的就是拿着沙蓬从一个很高的土台阶上往下跳,试一试“沙蓬降落伞”的威力。不过,上山下洼,翻墙跳圪棱的惯了,也没有哪个孩子摔伤的,大不了摔疼了,害怕小伙伴笑话,咬着牙笑笑说不疼。溜土洼、钻玉米林子、钻冰窟窿更是常有的事。我们硷畔下面就有一个大坝,常年种着玉米,绿油油、黑洞洞的。如果谁做了什么会挨揍的事,就钻在那一大片玉米林里,害的大人们怎么也找不到;大坝下来就是一个“浑水洞”,我们小时候是这么叫的,其实就是现在说的“瀑布”,那是我们最好玩的地方。夏天,我们在浑水洞旁边玩过家家,石头底的小溪,清澈的水,那就是我们的宝地;冬天,瀑布冻成了好多个冰洞,我们就在里面捉迷藏,手冻得通红,但就是顾不得回家,直到大人们陆续地开始喊吃饭了,才扑拉扑拉身上的不知道是泥还是土回家了。

玉米架、洋芋窑都是我们最喜欢布置“家”的地方。玉米架上的玉米吃完了,我们就把家里的被子单子搬出来(当然,要瞅着哪家大人不在的情况下),把玉米架围得严严实实的,里面铺上褥子,就是一个“家”了,叫来邻居家的小伙伴,共享属于我们孩子们的家;不存放东西的洋芋窑也是我们藏身的好地方,小小的一个土窑,里面铺上谷子杆杆或者麦秸,门口挂上一块“门帘”,就成了一个安全的窝了。

槐树籽熟透的时候,学校要我们勤工俭学,收槐树籽!我们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满山遍野爬槐树。秋天的风带着攒了一年的力气,在树林里呼呼地吹,我们瘦小的身体就紧紧地抱在一条枝丫上,任凭树被风吹得左摇右摆,我们依然乐地相互喊叫,体验着在高空中摇摆的刺激!

这就是我们的童年,80后真真切切的记忆。当我们徘徊在中年门槛的边缘,那些童年里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一朵用红丝巾扎成的大红花,戴在头上,两条又黑又粗的麻花辫,高原红的脸蛋是我们永不褪色的童年印象!红色的条绒衫,打了补丁的裤子,烧开了窟窿的棉鞋都是我们童年里最温暖的衣裳!还有那吃得让人发呕的洋芋(刚收了洋芋的时候,每天早上,蒸洋芋擦擦炒洋芋丝!看着都觉得胃里闹得慌。)也成了我们童年里最有营养的食粮!但每每回想起我们的童年,只有快乐,因为——自由!我们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还有那土窑、土院、土疙瘩,和那满山满沟的黄土洼!看着现在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那时时刻刻被家长们“牵”着的童年,还真留恋我们80后那苦乐参半的“土疙瘩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