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以诚信为主题的高中议论文

以诚信为主题的高中议论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8W 次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以诚信为主题的高中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以诚信为主题的高中议论文

  篇一:诚信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诚信”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可缺少的美德。我们都讲究待人诚实守信,喜欢老老实实做事的人;可是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孙子兵法》中写道:“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要想打败对手,就得抛开“诚信”,巧妙运用计谋,以诈取胜。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典型的战例:春秋时,燕国派大将乐毅攻打齐国,占领了七十多座城,只有即墨还未攻下,田单是即墨的将军,他决心誓死保卫城池,而攻城的乐毅是他最大的威胁。于是他利用乐毅与燕王之间的矛盾,巧用反间计,散布乐毅要造反的谣言,使昏庸的燕王撤掉了乐毅。而后,田单又假意降燕,却暗地准备,乘夜大摆“火牛阵”,使围城燕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正是田单在国家危难之际,使诈谋迷惑了敌人,才打败侵略者,保全了国家,假如他在这种生死关头仍抱着“诚信”美德的背囊不扔,和敌人硬碰硬,恐怕齐国的历史之舟就要在此倾覆了。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名垂史册的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是使诈的专家?而对他们所创下的伟业来说,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这点不诚不信的手段甚至正是成功的关键,也是令我们后人手捧青史、唏嘘赞叹之所在。

时至当代,古人使诈的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当然我这里说的仍是在一些特殊场合。

都说商场如战场,真是一点也不假。在行情瞬息万变的商场上,“诈而不欺”之道也是可取的。当然,我所说的“诈而不欺”是在不违法、不违纪的情况下运用计谋,赢得先机,使企业之舟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上乘风破浪。英特尔公司的前总裁葛洛夫曾说:“在我的哲学词典里,手段和目的是可以互换的词汇。”如果在商场上恰当运用诸如“避实就虚”、“暗渡陈仓”、“扮猪吃虎”等计策,那么你的对手就摸不清你的虚实强弱,从而达到“治人而不治于人”的效果,使你的企业在竞争中获胜。

“诈而不欺”固然好,但我们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可运用。在一般的社会交往,待人接物时仍要本着“诚信”的原则。

总之,我们欢迎诚实守信的人,但社会是复杂的,在特殊情况下,“不诚不信”也不为过!

  篇二:诚信之惑

汩汩的小溪汇流成海,那是团结在召唤;

累累的果实压弯了枝头,那是谦逊的教导;

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先哲则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宣告诚信的魅力。

然而,你诚信了吗?

若面对由你垫资支付的500万巨额彩票,你会如何选择呢?是义无反顾、绝对诚信地交给彩民,还是理直气壮要求两家平分,抑或是独吞巨款,逍遥此生?调查之中,后两种选择竟成为主流。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当今社会如此严重的诚信危机呢?在我看来,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和高尚信仰的缺失是罪魁祸首。

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而来,我们所怀念的那个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似乎"金钱是万能的"成了绝对真理,每个人为了金钱从早奔波到晚,从青年奔波到老年。所谓"诚信",似乎与利益成了反比关系。若垫资支付的彩票中了5000元,相信很多人会把奖金还给彩民;若中了5万元,这个人数就会大大减少;50万,500万呢?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在金钱面前,欲望将诚信压缩,将贪婪放大,从而衍生了可怕的诚信危机。

另一方面,高尚信仰的缺失也对诚信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高尚的信仰如灯塔,可以照亮我们的心,指引前程。如若没有,就会在漫漫长夜中迷失方向。诚信作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让我们知道该走向何处。如今,这盏明灯渐渐暗淡,甚至在有的人心中熄灭,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别人的诚信为自己谋利。

今年52岁的陶彩芬大姐是淮安市一名普通市民,每天清晨她走街串巷,卖豆腐供儿子上大学,维持生计。一天,她拾到一个装有1700元现金的皮包。在辗转找到失主后,失主竟说包里本有8100元现金,要求陶大姐赔偿不见了的钱。这件事经新闻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同陶大姐一样不明白,为啥做了诚信的好事却还沦落到现在这个下场呢?失主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使依旧保有诚信的人们寒心,而且进一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相信诚信的理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用心去维护诚信。我们,应当在诚信的灯光指引下,大步向前,走回过去那个纯粹而诚信的时代。这不是时代的倒退,而是心灵的升华。

我诚信,我无悔。

  篇三:天道酬诚信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龙的传人的那些优良传统埋没,而是历久弥新,薪尽火传,古人推崇诚信者,今人厚爱诚信者,历史选择诚信者。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者,发乎礼,义者,发乎情,止乎心,正乎身。在儒家看来,行仁施义的先决条件为内心的向善,所谓勤心诚意者也。心中信守诚信,方能宁静安心,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行义者亦应以诚信为本。义之所存,诚信存之也,读《大学》《中庸》,一字以蔽之,诚也,诚包罗万象,诚信是它的具体体现。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诚信在心,将诚信发挥在经商致富中,可以家财万贯;将诚信延伸到安身立命上,可以后世传颂;将诚信拓展到八荒六合,四海之内,则可万民归心,顺天地阴阳、法四季轮回,运之则五岳震荡,百川奔涌,诸侯朝服,天下匡正。屈原被发行呤泽畔时,叹"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恋阙,心系国家,屈子一跃,一河碧水为之激荡,千载令名不朽。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天下人拥他之王,他便要对万千黎民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言诚信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诚信。

因此,传承民族的美好品质,将诚信贯穿在身心中,用诚信指导我们为人处事,则人生得以绚烂,事业得以辉煌!

谨记,天道酬诚信,诚信伴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