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一试题 >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4W 次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第I卷

一、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不屑(xiè) 踱步(duó) 袅娜(niǎo) 留作遗施(wèi)

B.参差(cī) 媛女(yuàn) 敛裾(jū) 便言令才(pián)

C.平仄(zè) 涸辙(hé) 移徙(xǐ) 还顾旧乡(huán)

D.独处(chù) 着衣(zhuó) 梵阿玲(fán) 纤纤细步(qiān)

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越陌度阡 蹑履逢迎 腰若纨素 芰荷为衣

B.缤纷繁饰 昭质未亏 忍尤攘诟 朝谇夕替

C.嫉余娥眉 鸷鸟不群 将子无怒 守茁园田

D.夙兴夜寐 信誓旦旦 狗吠深巷 体无咎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一概,一律) ②猗郁(茂盛的样子)

B.①氓之蚩蚩(忠厚的样子) ②苟余情其信芳(相信)

C.①岁亦莫止(通“暮”) ②二三其德(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D.①却与小姑别(退出来) ②谢家事夫婿(辞别)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物多样性是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的总称。它是由地球上生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并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变进化而形成的,是地表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生物多样性与其物理环境相结合而共同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美化和稳定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对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意义难以估量。因此,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签署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是一项全球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宣言,目的是为了当代和后代人的利益,为了生物多样性的固有价值,尽最大可能维持、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

生物物种多样性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水热条件的差异、地形的复杂性和地理隔离程度造成的。许多热带岛屿和其他一些陆地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地理位置相对孤立,境内地表复杂,使得这里生存的生物种类最多。

自从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原因,难以计数的生物已经灭绝,现存的500~1000万种生物仅是过去曾经生活过的几十亿种中的少数幸存者。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被破坏,由此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弥补的。这不只是直接减少了人类可利用的生物资源,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一般认为,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将给以其为生存条件的其他10~30种生物的生存带来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基础,生物等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不力等原因,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水热条件、地形以及地理的隔离程度等因素,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地球上多数生物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C.一种生物物种的灭绝,就会使10~30种生物物种灭绝,从而使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越来越少。

D.生物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其造成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是不可逆的。

6.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多样性是在漫长的演变进化中,由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B.生物物种的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几十亿年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群体的总称。

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利用生物遗传变异特点,改造生物基因,才能为人类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

B.《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订,将使现有的生物都得到充分的维持、保护和利用。

C.目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弥补物种的缺失。

D.由生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不均的原因得知,沙漠和极地地区的生物物种比较贫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孔雀东南飞》下面的选段,回答8—10题。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8.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作息:偏义复词,这里偏于“作”,劳作。 B.堪:忍受。

C.教训:古今异义,这里是“教养”。 D.逆:相背。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好自相扶将 誓天不相负 B.君既若见录 府吏见丁宁

C.吾今且报府 四体康且直 D.我自不驱卿 本自无教训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叙写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依依惜别的情景,催人泪下。

B.“妾有绣腰襦……种种在其中”“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精妙世无双”都使用了“赋”的手法。

C.刘兰芝说自己“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而焦母也认为刘兰芝与焦仲卿地位悬殊,这是造成焦、刘二人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

D.“初七及下九”一句中“下九”指的是农历每月十九日,在汉代,这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第II卷

四、(23分)

11.用/为下面的语段中没有加标点的部分断句,并翻译划线的句子。(标点3分,翻译7分)

较 之 于 诗 则 其 言 甚 长 其 思 甚 幻 其 文 甚 丽 其 旨 甚 明 凭 心 而 言 不 遵 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zì,诋毁,说坏话)而绌(chù,认为有不足)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翻译: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但使愿无违”一句中的“愿”指的是什么“愿”?请结合本诗和我们学习过的《归园田居·其一》具体说明。(4分)

答:

(2)苏轼说陶渊明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淡”和“美”是陶诗的显著特点。请结合本诗和我们学习过的《归园田居·其一》具体说明。(4分)

答:

13.填写下面的空格。(选作其中一题)(5分)

(1)《诗经》是我国 文学的源头。

静言思之, 。

,忧伤以终老。

《短歌行》中,曹操规劝人才不要三心二意,应该归心向他的两句诗是 ,

(2)晋代陶渊明开创的 诗对后代诗歌创作影响很大。

《短歌行》中,曹操希望要尽可能多接纳人才的两句诗是 , 。

《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写到两种动物的叫声,这两句诗是 , 。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

春声和春深

林斤澜

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

⑶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啰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⑷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

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⑹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价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

⑺这是春声。

⑻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

⑼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

⑽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田,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

⑾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 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

⑿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

⒀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

⒁这是春深了。

【作者简介】

林斤澜,1923年生,浙江温州市人。1937年参加工作。1950年发表他的第一个剧本,从此走上写作的道路。1961年开始以写作为专业,在北京作家协会工作至离休。先写剧本,后学写散文和小说。散文是短文,小说爱写短篇。近年也写些文谈。几种文体都出版过集子多种。世纪之交,出版文集六卷,收小说、散文、文谈,未收剧本与报告文学。新世纪出版过散文、小说集子。离休多年,写作依旧。

14. 第⑸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

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

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

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

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

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17.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⑾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4分)。

答:

18.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9.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

答:

六、语言运用(15分)

20.下面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比喻形式。请仿照例句,另选一种景物,写一句含有通感修辞法的句子。(6分)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

21. 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答:____________

22.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5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七.写作(60分)

23.题目:《我与书的故事》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必须写成记叙文,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1.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试题

2.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试题

3.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4.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练习试题

5.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

6.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7.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题

8.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

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卷

10.2016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