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一试题 >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上学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7W 次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上学期)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癸丑(kuǐ) 颓圮(pǐ) 枕藉(jiè) 强劲有力(jìn)

B.给予(jǐ) 瞋目(chēn) 肄业(yì) 揠苗助长(yà)

C.商榷(què) 参乘(shèng) 山阿(ē) 长歌当哭(dāng)

D.混沌(hún) 平仄(zè) 里弄(nòng) 否极泰来(p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城里的“贵族学校”、公立学校组织学生到山区学校、打工子弟学校体验“洗不了澡”、“没有暖气”的生活时,那里的师生早已对这种生活安之若素了。

B.对于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来说,当前制定所谓的具有深远影响的财政新规则没有多大意义,他们只能暂时将长期财政改革束之高阁,着力解决眼前的难题。

C. 9月1日下午,在中国队召开的世界杯预选赛20强首场比赛的新闻发布会上,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的主教练卡马乔宣布,李玮锋为中国国家队新任队长。

D.凭借便捷、节能、环保等特点,电热水壶吸引了一批消费者的青睐与购买,相关市场调查数据也显示电热水壶正处于风华正茂时,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表示,校车的标准应该严于其他载客客车标准,应该提供一切有利于校车安全运营的条件,甚至可以赋予它必要的特权。

B.在德班气候大会期间,各国政府同意就一个更加包容的国际协议进行协商,这或许可以给加拿大提供一个机会,让其回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轨道上来。

C.近年来,我市积极破解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等发展瓶颈,经济取得新的腾飞,在河南省2010年县域经济排名中,我市由2009年的21位上升到了第10位。

D.伊朗国家安全与对外关系委员会成员索鲁里13日说,伊朗不久将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演练伊朗军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从这个基础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①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②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③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④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⑤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⑥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A.②⑥④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⑥⑤

C.②③①⑥⑤④ D.④②⑥③①⑤

5.根据下面短语组合成的春联,最恰当的一幅是

春风吹柳 梅开窗外 时雨浇苗 鹊闹枝头 千枝绿 报新春 传喜讯 万里春

A.春风吹柳报新春 鹊闹枝头千枝绿

B.梅开窗外千枝绿 时雨浇苗万里春

C.鹊闹枝头传喜讯 梅开窗外报新春

D.时雨浇苗万里春 春风吹柳传喜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我国的姓氏有着悠远的历史。相传五千多年前东方部族的首领伏羲氏就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形成最早的姓氏制度和婚姻制度。

秦汉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母系社会,用来表示母系的血统;“氏”起源于父系社会,为同姓衍生的分支,本来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国家产生以后,不少封国和官职也成了氏的名称。在古代,封国和官职可能世袭,氏也就随之可以世袭了。一旦封国和官职失去后,氏就开始演变成家庭的标志。所以这时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一般女子称“姓”是用来“别婚姻”的,男子称“氏”则用来“明贵贱”,两者的作用不一样。

氏大量产生的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周代制度规定,周天子的嫡长子将来继承王位,称为太子,其余的儿子统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子和王孙统称王族子弟。诸侯的儿子除了太子外均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子和公孙统称公族子弟。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国为氏。公孙的子孙不属于公族,他们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晋武公封他的叔叔姬万于韩,姬万的曾孙厥就以封邑名为氏,韩厥就是姬姓韩氏;二、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齐桓公有子孙居住在都城临淄外的东门一带,称东郭大夫,后代便以东郭为氏;三、以官名为氏。如史官的后代有称史氏的;四、以技艺为氏。如制陶人的后代有称陶氏的;五、以祖先的谥号为氏。如秦穆公的后代有以他的谥号“穆”为氏的,称为穆氏。这样,大量不同的氏就产生了,其数量远远超过姓的数量。

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往往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虽不同,氏却相同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如战国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孙后代,所以又叫卫鞅和公孙鞅,秦国封他为商君后,他又称为商鞅。

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姓氏体系也逐渐混乱,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上确立了下来,姓和氏完全融合不分,并且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秦汉以后,新的姓氏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为避祸而改姓;二、为避帝王的名讳而改姓,如东汉时庄氏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称严氏;三、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时,少数民族的部落名称演变成汉姓;四、当某一姓氏的字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时,往往演变成几种不同的姓氏。大约到宋代时,中国的姓氏已与现代几无二致了。

6.下面关于“姓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姓氏历史悠远,据传五千年前的伏羲氏就开始通过“正姓氏,别婚姻”,创制出最早的姓氏。

B.我们今天所说的姓氏,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起源于父系社会。

C.秦汉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姓氏的,这清楚地表明姓氏有“明贵贱”的作用。

D.秦汉以前,“姓”和“氏”作用不同,女子一般称“姓”,以“别婚姻”;男子称“氏”,以“明贵贱”。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氏大量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国为氏,公孙的子孙不属于公族,他们可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

B.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父子也可能同姓而不同氏,甚至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氏,于是,此时出现了氏的数量远远超过姓的数量的现象。

C.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的姓氏体系逐渐混乱,姓氏出现了合一的倾向,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便已完全融合不分了。

D.到秦汉时期,我国的姓氏体系已基本确立,此后,虽有新的姓氏产生但数量已经不多,大约到宋代时,我国的姓氏已与现代完全相同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氏”本来只是同姓各部落的名称,是由“姓”衍生出来的,因此,“氏”的出现时间应晚于“姓”。

B.国家产生以后,当封国和官职成了氏的名称,氏就变得可以世袭,在此之前,氏应当是不可世袭的。

C.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姓是固定不变的,但氏却常常变化,因此,此时的姓氏体系是相当混乱的。

D.秦汉时期,姓氏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能有姓氏了,这表明姓氏“名贵贱”的功能已经消失。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①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②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④,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日,必酣饮至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⑤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注:①羸,瘦弱。 ②偃卧瘠馁,因饥饿瘦弱得仰面卧着。 ③三径,隐士住处的代称。 ④舆,抬人登山的用具。 ⑤漉,过滤。

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博学,善属文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A. B.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秦王惊,自引而起

妻子固请种粳 于半道栗里要之

C. 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张良出,要项伯

1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

A. 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

C. D.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其孰能讥之乎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C.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潜不慕荣利。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来请他担任州主簿,他虽然已饿了好几天,身体瘦弱得只能仰卧在床上,仍断然拒绝;连道济送给他粱肉,也被他扔掉了。

B.陶潜嗜酒如命。在担任彭泽令时,他要把公田全部种上可以酿酒的稻谷,虽然妻儿请求种粳米,但他只留出五十亩地种粳米,其余一顷五十亩仍种成可酿酒的稻谷,。

C.陶潜清高傲岸。江州刺史王弘想要认识他,却不能把他招到自己府上来,只好让他的朋友庞通之带着酒肉在他去庐山的路上栗里等他,自己随后赶来与他相见。

D.陶潜率真自然。王弘给他送酒,他毫不推辞,而且就在家门口饮了起来,喝醉才回去;郡将拜访他,刚好他酿的酒熟了,他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戴上。

第Ⅱ卷

四、(22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

(2)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的第三和第四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记念刘和珍君》)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短歌行》)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而又何羡乎! (《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内心积雪的树 毛云尔

从窗口望去,可以看见几株高大的树,比碗口还要粗,高达五六丈,伫立在那里。

站在窗前凝望,我常常想,它们多像几块高高兀立的岩石,皮肤是那样粗糙,枝干是那样遒劲,一阵弱小的风是奈何不了它们的,甚至,一阵更大的风可以把茅草连根卷走,在它们面前则无济于事。更甚者,一把斧子也不能把它们如何。它们身上遍布着伤痕,其中有不少肯定是与斧子较量留下的吧。伤口结痂了,勋章似的缀在树木胸前。然而,因锋利而狂妄的斧子呢?因莽撞卷刃了吧。卷刃了的斧子肯定躲在某个无人看见的角落黯然神伤,任凭时间的锈迹慢慢湮没。

站在窗前凝望,我常常想,这些给人桀骜不驯印象的树木,这些有着坚硬外表的树木,有着一个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我不止一次在脑海中把它们打开,像展开一幅世界地图那样。我仔细端详并试图破译它们的纹路。纹路是一棵树成长历程的记载,是一棵树的密码。一圈圈如同涟漪的纹路,不知沉淀着一棵树多少记忆在其中。自然,我是一次次徒劳无获。

站在窗前凝望,我有时想,它们也在注视着我吧。但它们习惯了缄默不语,太深太深的沉默阻隔了我们之间的沟通。这些高大的树木怎比得了那些花草呢?花草是温情而不是冷漠的,是可以与之倾心交谈的性情之物。

站在窗前,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草地上打滚,满含汁液的嫩草把他们的衣服弄出一道道淡绿色的渍印;一些人把花摘下来,插在头上,或凑在鼻前细细地闻着,陶醉在其中。这些高大的树木站在一旁,备受冷落。一个人如果遭到这样的境遇,是免不了嫉妒甚至愤愤不平的,一棵树会怎样呢?也会心生妒忌和落寞吗?

时光流转,到四月的时候,春天呈现蓬勃之势。站在窗前,我感到无限惊讶,因为我没有想到这些桀骜的树木也会开花,在我的意识中,开花的应是那些枝条柔蔓,楚楚依人的植物。

我不知道这几棵树的名字,我从来不关心这些。也不知道它们的花叫什么名字,动听或不动听,这些都无关紧要。它们的花朵雪白,堆积在枝头,像一堆过去岁月里未融化的雪。

我突然想起岩缝里涓涓渗出的泉水来。那是水滴在岩石的内心聚集得太多的缘故,多到无法盛下,便由不得控制流了出来。那么,这些雪一样的花朵也是从树的内心渗出来的吧。这些树木不愿倾诉,习惯了沉默,如果不是过去岁月的雪在内心堆积得太多,多到无法控制的地步的话,哪会有这样一番景象呢?

我站在窗前,看着这几棵内心积雪的树和它们雪一样的花朵,我想,它们绝不是因为妒忌而开花的。它们的花朵没有精美的造型,没有纷呈的色彩,没有丝毫哗众取宠的味道。

阳光下,人们依旧在草地上流连,依旧和温情的花朵厮磨,对身边的这几棵树却无暇顾及,或者不屑一顾。

仅仅过了短暂的几天,枝头的花朵开始接二连三地凋落,就像一堆雪开始慢慢融化,时不时传来花朵砸在泥地上的梆梆的声音。

仔细听着,便会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重量。

1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虽然试图由大树坚硬的外表探究它的内心世界,但因为无法真正看到大树的纹路,所以最终却没有能够探到大树的内心。

B.作者写花草和人们对花草的亲近、喜爱,目的并不在写花草上,而是用花草来反衬大树,用人们对花草的态度反衬大树的寂寞。

C.作者不知道这几棵大树的名字,也不知道它们的花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从来不关心这些。说这些话时,作者心中有一丝自责。

D.作者对大树的态度经历一个过程,开始他敬佩于大树的高大坚强,接着他移情别恋于花草,不再关注大树,最后才读懂了大树。

E.这篇散文使用拟人的手法,将大树人格化,借对大树的赞美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文章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感情充沛。

17.作者把窗口的几株大树称为“内心积雪的树”,联系全文,谈谈这样说的原因。(6分)

18.作者用大量篇幅写自己凝望大树时的联想和想象,有什么作用?(6分)

19.文章最后说,听着大树花落的声音“会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重量”,结合文章说说人该如何增加生命的重量。(6分)

六、(10分)

20.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4分)

本报太原12月22日电 12月22日11时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C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今年航天发射的收官之战,至此,全年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

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迄今我国航天发射次数最多的一年,多次任务交叉并行,高密度发射已成为常态。19次发射任务的实施,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的圆满成功,表明我国航天产品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发射和测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航天事业已进入稳步、快速发展时期。明年,我国计划实施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同时还将发射20余颗卫星,进一步推动航天产业化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服务。

21.请模仿下面这段评价屈原的文字,从所给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进行评价。要求:使用第二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句式不需与示例一致,不超过120字。(6分)

人物:烛之武、刘兰芝、高觉慧、大卫·科波菲尔、马丁·路德·金、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马克思

例:静静汨罗,守护着你的灵魂;皇皇《离骚》诉说着你的忠贞。在那个视人民如草芥的动荡年代,你用血泪诠释了什么是心存百姓;在那个朝秦暮楚的战乱时期,你用生命回答了什么是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的名字,与日月争辉。

七、(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是一个寻觅的过程:寻觅曾经的美好,寻觅心中的憧憬;寻觅一处迷人的风景,寻觅一位心仪的人物,寻觅一份美好的情感;……

请以“寻觅 ”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

1.B(A项“癸丑”的“癸”读“guǐ”,“强劲有力”的“劲”读“jìng);C项“长歌当哭”的“当”读“dàng”;D项的“混沌”的“混”读“hùn”,“里弄”的“弄”读“long”。)

2.D(“风华正茂”是“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的意思,只能用来形容青年人。)

3.B(A项“应该提供一切有利于校车安全运营的条件”与“甚至可以赋予它必要的特权”两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不当,C项“破解”与“瓶颈”搭配不当,D项“目的”和“为了”两种句式杂糅。)

4.D

5.C

6.A(伏羲氏“创制出最早的姓氏”错,原文为“形成最早的姓氏制度和婚姻制度”。)

7.D(“几无二致”并非“完全相同”。)

8.C(春秋战国时期的姓氏体系混乱,分析理解有误。)

9.D(都是邀请的意思。)

10.B(都是动词担任的意思。)

11. A(都是名词活用做动词。)

12.A(“檀道济亲自请他担任州主簿”有误,檀道济只是去拜访他。)

13.(1)到了年底,恰逢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见督邮。”

(2)陶潜如果先喝醉了,就对客人说:“我喝醉了想睡觉,你可以回去了。”

14.(1)这首诗通过写云虽然千变万化却不下雨,导致天旱禾苗枯死,(2分)表现了诗人期盼下雨的急切心情和对百姓疾苦的关心。(2分)

(2)对比。(1分)诗人拿因天旱而枯死的禾苗和仍悠闲地变作奇峰模样的云作比(1分),突出了云对百姓疾苦的毫不关心,表达了对云的憎恨之情。(2分)

15.(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17.①这些树开的花雪白,像未融化的雪;②表现这些树内心的充盈丰富;③这些树的内心像雪一样高洁、淡泊、平静。

18.①写出作者对大树内在精神的探寻过程;②由大树的外表写到它的内心,丰富文章的意蕴;③赋予大树以自己的主观情感,托物寓意。

19.①敢于接受各种磨难;②丰富自己,充实自己;③心灵淡泊宁静。

20.我国今年实施19次航天发射。(或“我国今年航天发射次数为历年之最”。)


1.2016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2.2016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3.2016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4.2016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5.2016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6.2016-2017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7.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8.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