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八年级试题 >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6W 次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1、写字。请将下列语句用行楷或正楷写在空格内。行楷要求规范,通行、具一定审美价值。正楷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本题2分,视全卷书写情况再加2分,共4分)

2、拼音与写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風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孕( )育 翩( )然 脊( )椎 藩( )篱

繁 (yǎn) 归 (jiù)喷 (tì) 丘 (hè)

3、词义掌握。解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3分)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①销声匿迹:

②载途:

③是:

4、词语运用。请选择备用词语填在以下句子中你认为合适的横线上。(2分)

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和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

(备选词语:层次 配合 衬托 布局 映衬 层面 )

5、仿写句子。仿写如下句式,结合你对生活中某项事物的认识,说明某项事物取得成就或成绩的原因。(3分)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6、古诗文积累,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

① ,—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⑤ ,老大徒悲伤。(《汉乐府·长歌行》)

⑥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口语交际。(2分)

关注普通人是一种善良、一份责任,又是观察和思考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你与一个素不相识的捡破烂的五十左右岁的男子谈心、交心,你会怎样说。请设计5—6句话。要求营造合适的语言环境,简明、连贯、得体,字数100字左右。

8、综合性学习。搜集资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中秋节”、“三峡”、“电脑”三专题的资料查阅中,你选择了哪一项,形成了哪些个人资料,请作简要介绍。(3分)

二、阅读分析(36分)

(一)、阅读下面选自《桃花源记》的文段,完成文后9――11题。(1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便要还家( )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④便扶向路( )

10、翻译如下句子(4分)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请简要说说,要求10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面选自梅涛《生物入侵者》的文段,完成12――13题(11分)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12、划线句子是一个 过渡句,它说明上一段的段意是说明,本段的段意是说明。(3分)

13、选文第2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为,根据是 。(2分)

14、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各找出一例,并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6分)

①列数字:

表达效果:

②举例子:

表达效果:

③打比方:

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