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幼儿园教案 >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3W 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七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声音辨别乐器,并能找到相应的摆放位置。

2.能仔细聆听声音,按规则操作。

活动准备:

1.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活动材料第6页

活动过程:

  一、什么乐器在唱歌。

1.教师一次介绍乐器的名称并演奏,幼儿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指认“__(乐器名)在哪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乐器在唱歌。

3.请个别幼儿蒙上眼睛,听听什么乐器在哪个位置唱歌。

  二、乐器在哪里

1.出示格子底板,将铃鼓、三角铁、圆舞板、双向筒、鼓的图片贴在相应的格子里。

2.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或幼儿)一次演奏五种乐器。幼儿睁开眼睛,根据听觉辩论“十字格”中相应的乐器。

  三、乐器位置在哪里

1.翻到幼儿操作材料第6页

2.请幼儿先用手指做连线动作,确定之后再把乐器和十字格中相应位置的“▲“连上线。

3.巡回观察,给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

四、活动延伸:,可以将乐器投放到区域角进一步加以巩固,使幼儿知道乐器的名字。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结合已有经验,使幼儿知道扇子能给人们带来凉风。

2、学会用重叠、粘贴的方法制作扇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扇子特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重叠、粘贴的方法制作扇子

活动准备

各种形状的彩纸、小木棒、油画棒、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

谜语:“有风就不动, 一动就有风。你要它不动,等到起秋风.”猜猜它是什么?(扇子)

好厉害啊,一下子就猜出来了。那谁来说说扇子有什么用处呢?

  二、探索扇子的制作方法

师: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带来了扇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扇子,想看吗?

问: 老师的扇子是什么样的呀?扇面是什么材料?扇柄呢?

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师这把扇子是怎么做出来的?

结合幼儿的回答,边归纳边示范制作步骤:

(1)找两张相同形状的彩纸。

(2)在一张彩纸上涂满胶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纸上,一半露在纸外面。

(4)把另一张相同形状的彩纸重叠粘合,注意纸型边缘吻合。

(5)装饰:在扇面的中间设计一个较大的图案,周围设计小花边。

  三、集体制作扇子

幼儿自主选择彩纸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张纸的重叠粘贴和扇面中间图案设计要稍大些。

  四、展示评价作品

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中,比较讲求孩子的自主发挥。因此,在课前准备时,我将扇子做成了几种不同的形状,让孩子自由选择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装饰扇面的环节中,由于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我采用了让他们绘画的方式装饰扇面。我出示的样本中,一种是横线画法,适合一些能力比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画法,再原来的层次上进了一层;最后一种画法是自由画,请孩子自己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画上自己愿意画的物体,人物等等。结果,效果非常明显。像魏淋雨这样基础比较差的孩子选择了横条画法,赵子妍这样中等的孩子选择了格子画法,王雨涵这样偏上的孩子基本上采用了外扩画法,而、王思芸等小朋友则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作画。韩亚颀画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萝、梨等等,各种各样的水果满满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悦的笑脸,发现孩子们正在长大。

小百科: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放大镜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蜗牛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

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

(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

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

(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

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

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

二、观察蜗牛的脚

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

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1、蜗牛爬行。

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

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

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

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

(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

(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

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四、探索知识

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能干稀搭配地选择早餐,知道吃好早餐的重要性。

2、培养每日吃早餐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面包、牛奶、蛋、豆浆、稀饭等常见早餐食物。

2、天线宝宝(丁丁、拉拉)布偶,《营养早餐》电子图片。

3、自助餐:各类干稀早餐食物、餐具。餐厅环境布置、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布偶情景对话,激发幼儿兴趣。

丁丁:哎呀,我今天好难受呀!

拉拉:你怎么了?早上都吃了些什么呀?

丁丁:我今天早上吃了一块大面包!呃……呃……(打嗝)

拉拉:真是奇怪,今天我也很难受,早上因为快迟到了,只喝了一杯牛奶就来幼儿园了。

丁丁、拉拉:这是什么原因呀?为什么会这样?(设疑)

2、提问:你们会不会难受呀?(不会)那你们早上都吃了些什么呢?

3、幼儿回答,教师一一出示幼儿所说的食物。

4、引导幼儿将出示的各种食物按干稀分类。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发现食物这些可以分成“干”“稀”两类。

5、讨论解疑:为什么丁丁和拉拉会难受呢?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科学早餐的基本搭配方法――干稀搭配。

6、欣赏活动:营养早餐。

(1)知道早餐的食物很丰富,可以有许多种的“干稀”搭配方法,还可以在早餐后吃一点水果,均衡营养。

(2)师生讨论、总结: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每天都要吃早餐才会身体健康。

7、品尝、交流:自助餐。在柔和的音乐声中,幼儿根据干稀搭配原则,自由选择“自助

早餐”。

8、活动延伸:家园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形成每天吃早餐的健康意识,并与幼儿一起合理搭配营养早餐。

观察反思:

最近,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幼儿早上起床晚了,随便吃点东西填饱肚子(甚至不吃早餐)就来上幼儿园了,这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早餐的重要性,养成每天吃早餐的良好习惯,我通过健康领域与科学领域的有效整合,开展了这一活动。

这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以“能干稀搭配地选择早餐”为活动重点,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直观地对各种早餐食物进行“干稀”分类,幼儿对“干”与“稀”这两个类别的概念有了较好的认识,基本上能正确分辨、判断“干”与“稀”,并掌握科学早餐的基本搭配方式――“干稀搭配”。同时通过欣赏各种营养早餐的电子图片,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幼儿知道“早餐还可以吃这些食物,可以这样搭配吃”,巩固培养健康饮食的意识。在活动最后,引导幼儿干稀搭配地自选“早餐”,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品尝、分享与交流自己所选的食物及感受,效果不错。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它们都有自己的家

有益的学习经验:

养成用完物品放回原位的良好习惯,不随手乱扔东西。认识到把物品放回原处既可以给自己提供方便,也可以给别人提供方便。

准备:

玩具动物(兔子、小猴、小狗、小猫),小纸盒四个

活动与指导:

1、将小纸盒摆放好,分别代表小动物们的家。

2、教师说:“今天,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手偶戏,请小朋友认真看。”

3、将4个小动物分别放到4个纸盒里,告诉幼儿动物们生活在自己的家中。有一次老虎来了,小动物们吓得四处跑,等老虎走了,天已经黑了,小动物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们连自己的家都找错了。小狗到了小兔家,小猴到了小猫家,小猫到了小猴家,小兔到了小狗家。第二天,天一亮,小猴找小兔玩,可是他来到小兔家看到的不是小兔,而是小狗,他感到十分奇怪;小猫去给小狗送信,却看到小兔,一切都乱了,动物们感到十分苦恼。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苦恼吗?

4、是因为他们没有在自己的家里。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解决苦恼?

5、对了,将他们送回自己的家。小动物们回到自己的家,他们又愉快地生活了。

6、这个手偶戏告诉我们什么东西都要放回原位,生活才会有秩序。小朋友无论用完什么东西,都要将它放回原来的位置。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思思遇险

有益的学习经验:

知道不能随便往嘴里放东西,尤其是那些小物品放在嘴里十分危险。

准备:

故事“思思遇险”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说说:“嘴是干什么用的?”

2、嘴是我们重要的器官,它可以帮我们吃东西,可以帮我们说话。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使用它,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3、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思思遇险”(附后)。

4、思思为什么会遇险?

5、什么东西不能往嘴里放?

6、把小物品放在嘴里是十分危险的,它很容易滑到气管里,堵住呼吸。如果不及时取出来,人就会窒息。

附故事:

思思遇险

思思有一个坏毛病,无论拿到什么都爱往嘴里放。妈妈为此说了他许多次,爸爸还打过他,可他就是改不了。今天,他趁妈妈不注意,又把一个珠子放到嘴里,这时妈妈走过来,他吓得一张嘴,珠子就滚到气管里了。他立即感到喘不过气来,小脸闷得通红,妈妈喊他,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用手使劲指着喉咙。妈妈吓坏了,知道他是将东西吞到气管里了,急忙把思思送到医院,医生立即给思思动了手术,将珠子取出来。医生说:“如果再过1分钟,思思可能就会憋死。”思思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把东西往嘴里放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美丽的项链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美丽的项链

有益的学习经验:

通过穿项链活动,锻炼手眼协调。并能根据珠子的颜色,按规律排序。发展审美观。

准备:

各色珠子,珠子可用吸管代替,将吸管涂上各种颜色,塑料绳。

活动与指导:

1、教师示范,用珠子穿一个美丽的项链。告诉幼儿穿珠子时,要将塑料绳对准珠子或吸管的孔,眼睛和手要配合好。

2、将珠子、塑料绳发给幼儿。

3、请幼儿说说自己准备穿一个什么样的项链。

4、让他们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穿珠子。

5、请几名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按照什么规律穿的珠子。

6、让两个小朋友互相说自己穿的珠子的规律。

7、请每个小朋友将自己穿的珠子戴在脖子上。

建议:

注意不要让幼儿将珠子放到嘴里,珠子可略大些。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快来拍球吧(优质课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快来拍球吧

活动日标

开展系列拍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球.提高拍球的技能,并在活动中渗透小班数学教育内容,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设计

球若干。记录个人拍球次数所需要的小笑脸若干,记录图表。创设主题墙饰――《快来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儿拍球练习的照片。幼儿的个人拍球记录,集体的拍球汇总。

活动准备

教师应该在开展拍球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测,了解幼儿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指导策略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引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在观察到本班有幼儿开始关注时引出拍球活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现有水平。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于是,我们先对每个幼儿进行了初测,并按照幼儿的不同水平和体能达标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会拍球的幼儿有7人,占班级总数的24%。他们基本上没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想到要伸手拍球。还有的幼儿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层次二,不连贯地拍一两个球的幼儿有12人,占班级总数的41%。球弹起来后,幼儿在拍球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样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轻,球弹不起来。

层次三,能连续拍5个以内的幼儿有6人,占班级总数的2l鬈。本层次的幼儿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干扰,或是自身对技能掌握得还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层次四。能连续拍球5个以上的幼儿有4人,占班级总数的14%。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够连续拍三四十个。

3.调整难度。分层指导

层次一:请两个会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会不停地跳起来。

(在反复练习中,虽然该层次的幼儿还没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开始具备了拍球的意识,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动作,这在他们原有基础上是一大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拍球,告诉他们眼要看着球弹起来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儿伸。为了迅速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中可同时投放练习手眼协调的玩具。)

层次二:进行拍球动作的分解。先让孩子们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弹的时候尝试用手接住球。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幼儿感受球的上弹,掌握上弹的距离。在看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接住上弹的球以后。教师提示幼儿不再用手接球,尝试用手掌拍球。

《》 marrina 编辑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小兔抱抱

设计意图: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识较弱,同伴关系也不稳定。该活动从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游戏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双脚并拢行进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游戏的快乐。幼儿在和兔妈妈抱抱、和好朋友抱抱、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环节中,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

目标:1.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萌发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准备:1.配班教师分别扮演大灰狼和另一个兔妈妈。

2.狼、兔头饰,呼啦圈,《兔子舞》音乐。

过程:

一、妈妈抱抱

1.师(头戴兔妈妈头饰):我是兔妈妈,我的兔宝宝们在哪里?

2.师(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我的兔宝宝,妈妈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妈妈抱一抱。(幼儿扮兔宝宝跟兔妈妈拥抱。)

3.师:我有这么多可爱的兔宝宝,真开心,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兔妈妈带着兔宝宝随音乐跳舞:甩甩头――转转手――扭扭腰――摆摆尾――跳一跳――抱一抱。)

二、小兔抱抱

1.师:兔宝宝们,跳完舞,我们来玩游戏吧!(带班教师带领一半幼儿在场地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配班教师带领另一半幼儿在场地另一侧草地上自由练习双脚并拢行进跳。教师进行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坚持跳一段距离。)

2.教师指导幼儿分成四排,面对面站在场地两侧。师(对另一侧幼儿):兔宝宝们,你们在那边玩得开心吗?真想你们呀!你们想我们吗?让我们一起跳到中间来抱一抱吧!(所有幼儿学小兔跳,跳到中间相遇时互相抱一抱再跳回。教师提醒幼儿双脚并拢,鼓励幼儿坚持跳到中间再返回。)

三、大灰狼来了

1.把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呼啦圈散放在场地上,让幼儿自由跳着玩耍。

2.师:不好了!大灰狼来了,兔宝宝们快跳到山洞里去!(引导幼儿一人跳进一个山洞。)

3.拿掉几个圈,幼儿自由玩耍。

4.师:大灰狼又来了,哎呀,这些兔宝宝没有山洞,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想出两个兔宝宝紧紧抱在一起躲进一个山洞的办法。)

5.重复游戏,让所有幼儿体验团结友爱共同躲过大灰狼的喜悦。

6.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回家,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体验与同伴外出寻找冬天的快乐。

在找找、看看、说说中发现冬天的季节特征。

学念儿歌《冬爷爷在哪里》。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

“冬爷爷”图片;“冬景”组图;《冬爷爷在哪里》儿歌音频及伴奏、“冬爷爷在哪里”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冬爷爷”,联系幼儿已有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这位老爷爷是冬爷爷。冬爷爷到过的地方都会变成冬天的样子,你们知道冬爷爷都到过哪里吗?

出示组图“冬景”,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冬天的季节特征。

1.出示图片“冬景-1”。

——冬爷爷在哪里?

——听听北风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能学学它的声音吗?

2.出示图片“冬景-2”。

——冬爷爷又到了哪里?

——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

——树上的叶子都到哪里去了?

3.出示图片“冬景-3”。

——冬爷爷又让什么变成了冬天的样子?

——看看冬天小朋友都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戴着什么?

——为什么冬天要穿这么多这么厚的衣服,还要戴着围巾、口罩、手套?

小结:冬爷爷带来了呼呼的北风、光光的树枝还有小朋友们厚厚的棉衣,冬爷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播放儿歌音频、伴奏及图片《冬爷爷在哪里》,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一遍,请幼儿欣赏儿歌。

——老师把小朋友们找到的冬爷爷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播放儿歌音频及图片第二遍,鼓励幼儿跟读儿歌。

3.播放儿歌伴奏及图片第三至四遍,鼓励幼儿学念儿歌。

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寻找冬爷爷,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冬天的季节特征。

——冬爷爷还到了哪里?我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找一找。(光秃秃的草地、冰冰的小手)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冬天的认识。

附【儿歌】

冬爷爷在哪里?

冬爷爷来了,

冬爷爷在哪里?

呼呼的北风告诉我,

冬爷爷在这里。

光光的树枝告诉我,

冬爷爷在这里。

厚厚的棉衣告诉我,

冬爷爷就在小朋友的身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动作,提高走泡动作的协调性。

2、学习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活动内容:小动物找家

活动准备:

1、小鱼骨头胡萝卜标志各一个猫狗兔头饰若干

2、拱形门橡皮筋独木桥

3、音乐:《走路》《动物世界》片头曲《雷声》

活动课程实录:

一、入场热身

“孩子们,音乐好听吗?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教师与幼儿跟随音乐《动物世界》共同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势。(大象青蛙兔子袋鼠鸭子乌龟等)

二、情景导入

“在盒子里有一些头饰,请小朋友们每人拿一个头饰,轻轻的戴到自己的头上,戴的是什么头饰你就是什么小动物。好了,现在开始行动吧。”

(提醒幼儿安静拿头饰不推挤排好队)

“现在,请宝贝们都到我的身边来”,请一名幼儿“**你是哪种小动物?”“小猫”“你知道小猫是怎么走路的么?能学给大家看看么?”请该幼儿模仿小猫走路。“你模仿的真像,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学吧!”请其他幼儿学会小猫走路。再引导幼儿尝试模仿小兔、小狗走路动作。

(对于表演得好的幼儿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幼儿兴趣,让小班幼儿都能大胆的参与活动。)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盖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猜猜这是谁的房子。”根据提示小鱼骨头胡萝卜请幼儿依次猜出小猫、小狗、小兔的家。

请各种小动物用自己走路的方式找找自己的家。

三、游戏找家

1、“好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玩吧!”小动物在场地自由玩耍。

突然,雷声来了。“轰隆隆,轰隆隆。”(音乐《雷声》)

“不好了,快下雨了!快回自己的家吧!”小动物们分别跑回自己家中。(无障碍)

2、根据幼儿活动情况逐渐递增障碍难度。

雷声停,教师喊:“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快出来玩吧”。小动物们在场地自由玩耍。

不一会儿,雷声又来了。

(1)请小动物钻过山洞(拱形门)障碍再回家。

(2)请小动物钻过山洞(形拱门),爬过电网(橡皮筋)再回家。

(3)请小动物钻过山洞(拱形门),爬过电网(橡皮筋),走过独木桥再回家。

(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互换头饰进行不同难度的游戏)

(提醒幼儿不要拥挤,不推挤速度才最快)

3、放松游戏

“回家了,高兴吗?累不累?我们一起休息下吧?”跟随歌曲《走路》与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

活动反思:

幼儿能积极参与此活动,设计的问题与幼儿已有经验结合,难度适宜。但个别环节所提要求不够明确简洁,造成个别幼儿未理解。场面有点混乱。

区角活动:

教师自评:幼儿能积极参与此活动,设计的问题与幼儿已有经验结合,难度适宜。但个别环节所提要求不够明确简洁,造成个别幼儿未理解。场面有点混乱。

园长点评:本活动能够通过情景的创设吸引幼儿的兴趣,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但整个活动小动物天晴时游戏的地点变化不够大,难度递增时情景创设的不够清晰,个别幼儿不够理解回家应走的路线。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

2、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雨中观察下雨的情景,感受了解。

老师准备:制作课件。

活动流程

(一)导入过程:(观看下雨的课件)孩子们,你们看,下雨了,雨点落到地面上落到荷花上,发出了声音,看一看,下大雨的时候,雨点像什么?(线等)下小雨的时候,小雨点像什么?幼儿自由想。

(二)扩散思维活动师:想一想,说一说你们见过的雨。(互相说,个别说)

(三)找影子师:小雨点落到屋顶上是什么声音?试试看,模仿一下声音,小雨点落到水里是什么声音呢?

(四)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

1、师: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飘落下来。小雨点飘落到幼儿园里,它会落到哪里呢?落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会怎样呢?

2、师:小雨点飘落到干渴的土地上,禾苗会发现它?禾苗会怎样说呢?还有谁会发现它呢?它们会怎样呢?

(表演)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土地上的植物,并用动作表现,然后说说自己会怎样感激小雨点。

3、师:小雨点飘落到水里,小鱼看见了,它跳出水面在和小雨点玩吹泡泡的游戏呢,谁还发现了小雨点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五)创新想象和情境表演(放轻音乐)

师:你们喜欢和小雨点做游戏吗?请你们和小雨点玩一玩吧。启发幼儿和小雨点玩游戏,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小雨点落到哪里的情景。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赏其他幼儿的表演,肯定幼儿的表现;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小雨点的游戏。

(七)活动延伸老师准备好粘贴材料若干投放在活动区,供幼儿粘贴小雨点用。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设计的,通过课件的形式,形象直观,幼儿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发散思维活动中,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以观察性、开放性的提问为中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表达,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

3、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围绕雨点开展创新思维想象活动,培养了初步的创新思维意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中来,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在讲解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活动重点部分,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