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一年级教案 > 一上:《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上:《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9W 次

  《静夜思》教学设计

一上:《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会认“床”“夜”等8个生字,会写“目”“耳”等6个生字。

2.朗读古诗,并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的意思。

 二、课前准备:课件 生字卡片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古诗。

  四、教学时间:2课时

前置性学习:1、圈、认生字,做字卡。

  2、朗读诗,再背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二,初读诗歌,认识诗人

1.师: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师:李白可是唐代有名的大诗人哦。还会背哪些唐诗?

2.指三四名背。(评价语:你背得真好听!你背诗的样子很可爱!等)

过渡:

咱班孩子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坐正,咱们要认真地学!请齐读这首诗。

 三、认识二类字。小组交流、汇报。

过渡:这首诗里有8个字,我们一起来读。

1.幻灯:8个带拼音的生字,齐拼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床、光、望、乡”几个后鼻音和三拼音节的字。

2.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再读,理解。

1、边读、边想,你从哪儿读明白了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师指导。

(1) 小朋友们,课题里的哪个字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夜)(师手指课题。)哪个字交代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思)

(2) 诗句中哪些地方写“夜”呢?(明月)从这个词怎么看出是写“夜”?

(3)诗句中哪些地方写“思”?(思故乡)评价:对,这是作者直接地告诉我们他在思。请大家把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读出来。指导:你们没读出李白思念故乡的感情,应该把“望”和“思”读真切一点。(师同时在黑板上标上着重号,并示范。)再读一遍试试,这次加上动作。

3.老师看到你们是抬头和低头,可是李白说他是举头和低头。“举”和“抬”有什么区别?你们做“举”的动作给我看。(师:这不是举,而是伸手。再举一回,举起千斤重担来。对,这才叫“举”。)

5.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孩子们,你们说李白的头怎么就这么重?“举头”这个词怎么读?

6.齐读后两句。

其实古人读诗很讲究韵味,他们读出来的诗有点像唱歌一样的好听。你们听

  五、吟读

1.师范读。(师边读边在黑板上画拍子:半拍、半拍、向上一拍、半拍。平声拖半拍,仄声向上拖一拍,读来饶有趣味。)

2.生自由读。

3.指一名学生汇报读。(师打拍子指导读:你看着老师的拍子读。)

4.集体汇报读。(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拍子读。)

过渡: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古诗,唱读古诗。

2.认识8个二类字。

  3.用二类字扩词,比比谁组的多。

  二、指导写字

1.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生边数边书空。

2.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3.评价学生作业。

 三、实践活动

晚上观察天空,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鼓励用图画来展示。

  四、板书设计;

[!--]

  静夜思

  明月光 地上霜

  望明月 思故乡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我本打算按照“初读古诗,感悟意境——朗读诗句,感悟诗韵——欣赏古诗,拓展延伸。”的思路进行教学,但我考虑再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理解与朗读、背诵,哪种方式更有效?非常矛盾。无意中,在阅读《教学之道——写给语文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时,看到了一篇名为《素读经典》的文章,当时“素读”两个字吸引了我,什么是“素读”,对于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的我来说,带着好奇,快速浏览了一下,才明白“素读”就是古代私塾授课的读法,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这段话给了我一启示:对于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确实是难点,一篇课文学完了,回头再让孩子们来读,生字词还是不认识,虽然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却很无效。对此我也很苦恼,怎样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素读”古诗,虽然不理解诗意,但随着“素读”量的增加,学生会不会在“素读”中,慢慢积累识字,这也许是解决识字这一难题的一种方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在上课时临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一遍遍读诗,很快孩子们都能熟练背诵下来了,可能这首简短的小诗,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背诵下来了。既然还有时间,我又给学生增加了一首小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对于这首诗,跟学生素读的时间要长一些,但也在课内完成了。学生不仅背过了充满思乡之情的《静夜思》,而且还额外积累了一首小诗,我觉得“素读”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在今后,我将尝试利用晨读、午检时间,带领学生“素读”经典古诗,扩大学生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