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四年级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5W 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2、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4、总结。

二、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2、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生上台表演。

4、师生齐读,再背。

三、趣味语文

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 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 生读后,思考: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⑶ 师生小结。

⑷ 再读。

2、练习:

⑴ 生自由读:

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⑵ 师生再读。

⑶ 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学法指导】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1、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

生:第二自然段。

2、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引导认识过渡段及作用。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1)先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3)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9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问题:秦军为什么如此强大?能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学习谈一谈吗?

2、学生发言,引导并展示军阵图。

  (六)作业

1、课后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研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五、布置作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体会思想感情。

3.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思想感情,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童话的表达特点,学习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树”中间的“又”第二笔变为了点,然后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

(把有关“去年的树”的命运的问题确定为主要问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余注意倾听,看是否能朗读得正确流利。

2.正音,重点学习四个生字词的读音,齐读词语。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再次指名接读课文,分别是从开头到“向南方飞去”、从“春天又来了”到“鸟儿向山谷飞去”、从“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到“鸟儿向村子飞去”、从“在一盏煤油灯旁”到结尾,逐段引导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相机板书。

然后,让学生结合板书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课文,看看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

(1)鸟儿和树之间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2)这是一个怎样的约定?结合“一定”理解鸟儿的郑重承诺和决心。

(3)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体会二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3、指导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练读、同桌分角色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思考:树会怎样被人伐倒?鸟儿会怎样向山谷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1)飞快、急匆匆、慌忙——因为鸟儿很想找到树。

(2)担心、忧虑、伤心——因为挂念自己的朋友。

在山谷里,鸟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树是怎样被做成火柴的?鸟儿会怎样向村子飞去?

2.根据个人理解,完成填空:

鸟儿()地向山谷飞去。

3.交流答案,谈谈自己的理由。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齐读自己改动后的最后一句。

二、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课文,鸟儿找到树了吗?她做了些什么?

2、引导理解:

(1)“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为什么要唱去年唱过的歌?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3)唱完了歌,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后两句话中,鸟儿都在“看”,她在看什么?那一刻她在想什么?她两次看得一样吗,想得一样吗?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自然段。

三、交流感受

1.我们一起读了这个故事以后,你想到了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对鸟儿、对树、对作者。)

2.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理解,只要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友谊的可贵·诚信的价值·情感的真挚

3.齐读全文。

四、学习表达

1.这么好的一个故事,作者是如何叙述的呢?怎样表达的呢?引导感受童话虚拟、夸张、想象奇特的特点,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法和语句浅显、简洁的表达方法。

2.布置小练笔(见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鸟树

珍情友谊

信守诺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 ) 拴( ) 陷( ) 论( )

送( ) 栓( ) 滔( ) 轮( )

绳( ) 绑( ) 铲( ) 拖( )

蝇( ) 梆( ) 产( ) 施( )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捞铁牛

被水冲走

叫水送回

|

准备怀丙打捞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材简析

《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

板书课题:猫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

板书:古怪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

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

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

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学生2:我喜欢它贪玩的性格,因为我家的猫也是这样的,很淘气。

学生3:我喜欢它的尽职,它多负责任,多认真啊!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那好吧,加上你的感情,把你喜爱的地方读出来,注意要读得生动。

【学法指导】多种形式进行练读、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表演读。

⑸老师引读,感情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学习:

①初读: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②细读:画出猫的各种动静。

③品读: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④赏读:读出喜爱之情。

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⑶比较句子:

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在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

⑷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这只猫很淘气;很可爱;作者很喜欢他的猫……

好,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猫的可爱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同样方法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这段朗读时,要注意读出猫的勇猛、读出作者的自豪。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像知道些什么?

2、大花猫这么可爱,我们写首小诗送给它好吗?

板书设计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勇猛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的描述,通过品读、批注、交流,感受师生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之情。

3、懂得在别人遭遇不幸时,同情体贴给予关爱。

【预设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我们每天都在爱的包围中,你感受过怎样的爱?在这么多爱中,母爱是最最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拥有它而感到幸福,可一位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外国小朋友却失去了世界上最最珍贵的母爱,他就是──卡罗纳(齐读指名读)相信学了课文之后,再读这个名字时,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感受不幸

1、读过课文没有,想不想再读?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想一想,卡罗纳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感受到的并在句子旁写上批注。

2、生读课文:

反馈:

有不会读的生字词吗?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我体会到了一个(怎样)的卡罗纳,是从(读一读文中句子)感受到的。

板书:

伤心、可怜、痛苦、悲哀

预设:

⑴ 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读后说说感受,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朗读:

① 你发现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② 是啊,想起从此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面,再也得不到她的疼爱了,卡罗纳怎么不难过呢?──齐读。

⑵ 我们从卡罗纳的外貌、神态、行动中感受到了他的可怜与不幸。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很多很多,请找出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指名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① 卡罗纳的母亲病的很厉害,卡罗纳很多天没来上学了。

想像说话:这几天卡罗纳会做些什么呢?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② 卡罗纳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这样的场面,文中还有一处,找出来读一读。

③ 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

仔细读读(②③)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理解放声大哭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什么意思?(大声地哭,伤心地哭,痛苦地哭)他为什么哭?

读出自己的感受来(指名读)。

⑶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好好读。

小结引读:是啊,就这样,卡罗纳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人间。卡罗纳无比悲痛,只见(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当他走进教室,突然放声大哭起来。(他一定是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侯,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卡罗纳翻开书,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

  三、感受幸福

卡罗纳失去了母亲,遭到了巨大(板书:不幸),心里承受着的悲哀。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他失去了母亲,今后的生活将会是怎样?

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关爱幸福)周围的人们又是怎样表达对卡罗纳的爱的?

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仔细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在旁边做上批注,在你感动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次。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分享。开始。

预设交流:

1、体会老师的爱:

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从一个词,一个标点中你都能感受到这份爱,谁想说?!──非常严肃、命令(指导朗读)为什么不许、不许什么?再来读读。

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孩子,你要坚强哟联系上文读读,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学生说一处,就带着感受朗读。老师的哪个动作哪个称呼让你仿佛觉得就是母亲在身边?(拉到孩子)再来读。

2、体会我的爱:

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别哭了。千言万语化为一个动作,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请你来读,把动作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朗读出来。千言万语还化为一句话──齐读。

3、体会同学的爱: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阵同情和怜悯,大家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什么话都没说,其实那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要用这目光告诉他什么?此时的确是无声胜有声啊!这样的场面还有一处,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4、体会我母亲的爱:

学生说我的爱,还会说到后面,再引导孩子读最后两段,说说最感动我们的是谁?

(读了老师、同学和我对卡罗纳的爱,谁还找出谁也给了卡罗纳的爱?)

母亲把我推开了,她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母亲的用意我最后明白了吗?从哪个词知道,母亲这个举动想告诉我什么?

同学的母亲,她也非常理解,同情卡罗纳当时的处境。

根据板书小结:

这同情、怜悯、关爱包含着周围人对卡罗纳深深的爱!

这些爱卡罗纳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从哪儿看出来?

齐读(他什么也没说,也没有抬起头来,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卡罗纳真的没话说吗?他似乎说着什么?是啊,此时的卡罗纳已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达他的感受,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四、总结感悟升华情感

生活中难免遭到不幸,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对于我们周围那些遭到不幸的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呢?(关爱)这也是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发。再读课题。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他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他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吧,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齐读师打手语)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人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坚强面对下,他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相信,当周围的人遭遇不幸时,同学们会向他伸出关爱之手。因为我们知道心地善良,心中有爱,你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他人;心地善良,心中有爱,社会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帮助你。

  【板书设计】

卡罗纳

可怜 怜悯

不幸 爱 关爱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让学生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等。

教学过程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入,捕捉内容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越来越发觉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自由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都观察了哪些景物?

二、小组交流,拓展思路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说一说:

1、观察过什么事物?怎么观察的?;

2、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

3、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有兴趣?

听的同学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⑴其他同学根据这位同学讲的内容取一个题目。

⑵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如何使内容写得具体、准确。

⑶可以建议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

2、若把自己的观察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得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把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清楚。

⑵不拘形式地写,可自己拟题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以日记形式选几则满意的日记,进行修改加工写《观察日记几则》。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学法指导】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四、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1、学生打草稿,教师巡回检查。也可选典型的某一片断进行作中交流,共同评议修改。

2、学生边起草,边修改。(着重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住宅的特点。教学本课的重点、难点是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三、教师准备(包括媒体):

准备教学挂图,让学生读懂课文。

四、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预习生字、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提出质疑。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求两个同学合作解决,大家遇到困难了吗?那么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住宅一般指谁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住宅”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你在其他作品中见过这样的写法吗?你使用过这种写法吗?

问: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二)读课文、画“住宅”。

1、带着问题读课文:蟋蟀的住宅有哪些特点?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2、老师出示一张有错误的蟋蟀住宅图,让大家找一找它的毛病在哪儿。

3、拿起画笔,画出正确的住宅示意图,注意体现蟋蟀住宅的特点。

4、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以“我的家”为题说一说自己画出的内容。

5、师生进行评议,并把最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学法指导:带着问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反复的读一读。

(三)品味重点词语的.作用。

1、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同,那么蟋蟀是怎么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关键词进行体会)

2、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3、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

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读出赞美)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精心修建,反复修改。)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谈谈你的感受?

3、解决问题

步骤:

(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工具的作用。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

(3)听完了介绍,交流一下感受。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

(五)拓拓展。

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

六、板书设计。

蟋蟀的住宅

特点—→伟大的工程

修建

七、作业布置。

1、必做【同步达标】:

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2、选做【创造实践】:

借鉴拟人化的写法,写一篇有关小动物或小昆虫的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剧组和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3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2、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3、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学情分析: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

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师:这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对话和拟人方法写童话。)

2、生回忆《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三、生创编童话:

(一)出示自学提示:

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想象。

1、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1、生创编童话。

2、指名汇报。

四、写童话:

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

六、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3、学会6个生字:积累11个词语;会用“必须”一词造句;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体会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仔细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火烧云的“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叙述的。并懂得课文以“变”为主线,突出火烧云变化“多”与“快”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动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检查生字词,指生读,小组读。

3、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图片(投影)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个“……了”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4、5、6三个自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3、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4、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5、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品读感悟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

讨论: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5.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师引读: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快。

3.背诵这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认识“罩、屹”等生字,会写“潮、称”等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词语。

3.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

2.体会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苏轼)“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范仲淹)“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的台。”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对钱塘秋潮的咏赞。同学们,你们还能吟诵有关钱塘潮的其他诗句吗?你们还知道钱塘江的哪些相关资料呢?请为大家展示一下吧!(学生吟诵诗句或介绍钱塘江的资料。)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雄伟、气势磅礴,那么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一奇观吧。齐读课文《观潮》。

2.提出读书要求:自己轻声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3.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三 自主学习,识字解词

1.借助拼音,读准生词。

2.根据字的组成规律记忆字形。把难写的字在生字表下方写两遍,找出容易写错的字的形近字,写在生字下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懂的查查词典。

4.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

(1)读音:“薄雾”的“薄”应读bó。

(2)指导难写字。

①“罩”下边不是“桌”,应写成“卓”。 ②“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③“昂”下边的左半部是“”,不要写成“”。 ④“贯”上半部分的笔顺是,共四笔。

(3)理解词语。

①笼罩:像笼子一样罩在上面。一般指云、雾、光把景物遮盖、罩住。

②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③若隐若现:好像隐藏在那里,又好像显露出来。形容隐隐约约。

④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缝。后用以形容巨大的声响,也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故。

四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看看第2~5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是什么关系。

(时间顺序,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总分关系。)

2.小组讨论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潮来前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潮过后江面的景象。

1.结构复杂、容易出错的生字应给出适当的提示。如:“蒙”中间的短横不能丢,在文中读méng,并点明另两个读音:mēng和měng;“恢”中“忄”与“火”的书写原则是先两点后中间;“昂”下左部不能多点或撇。

2.课文语言生动优美,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宜多读,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字词的含义。如:“天下奇观”中的“奇”,“横卧”中的“卧”。

3.抓住时间词,引导学生理清写作顺序,把握全文。

1.学习课文,了解大潮来时雄伟、奇特、壮观的景象,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与他人交流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五 分段感悟,体会情感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请读第二部分。

(1)用“ ”画出写潮来时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画出写观潮时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请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此时江面的特点及人们的心情。(平静,急切)

(3)再读第二部分,看图想画面,体会江面的特点及人们此时的心情。

2.学习第三部分。

放“潮来时”的录像。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读第三部分,画出写“潮声、潮形”的句子。

(1)知潮声。

①朗读描写潮声的句子。

②出示幻灯。

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③读句子,你知道了什么?(潮的声音巨大,如同山崩地裂。)理解“山崩地裂”一词,你感受到了什么?(大潮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人们的心情怎样?(由“人声鼎沸”的欢喜,到“又沸腾起来”的情绪高涨,最后对“如同山崩地裂”的惊叹。)

④再读描写潮声的句子,读出声音的巨大及人们的惊喜。

(2)知潮形。

①朗读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出示幻灯。

a.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c.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d.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②四人小组讨论,体会大潮的特点(越来越大,猛、近、快、高),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再次看录像,感受其壮观的景象。

④读出大潮壮观及自己的喜爱之情。

(3)知其序。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潮声和潮形的?(由远及近)找出能说明空间转换的词语。

(4)训练学生说潮声、潮形,边说边谈感受。

①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按板书内容说潮声、潮形。

②让学生加上表示空间转换的词语互相说说。

③请同学有条理地说。(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的水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④请同学边说潮来时的景象边谈感受。

3.学习第四部分。

(1)轻声读第四部分。

思考:潮头过后江面的景象是什么样的?你又体会出什么?(从“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中感受到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从“霎时”一词体会出江潮变化之快;从“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体会出大潮之汹涌。)

(2)读出自己的体会。

六 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1.回应开头疑问,总结板书。(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2.作者为什么能将这“天下奇观”如此精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又抓住大潮来时的声巨大、浪罕见、人惊喜的变化特点进行描写。)

3.回扣题目,强化写法。

现在你再来体会题目“观潮”中的“观”只是看的意思吗?(不仅要仔细看,还要认真听,用心想,多种感官一同活动起来,才能是真正的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喜欢童话。

2、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拆除、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等词语,正确书写“牌、添”两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喜欢童话吗?我们今天玩一个猜童话的游戏。

2、介绍童话。

二、学导读,整组扫读。

1、出示导读。

2、师引导小结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引导学生快速扫读整组课文。

4、引导学生谈一谈你有那些收获。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板书课题,指导朗读。

2、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

3、提示学法,自学生字、词语。

4、检查自学。

(1)、易读错的词:火辣辣

(2)、易读错的字:允拆

(3)、理解词语:告示牌

5、游戏巩固生词。

6、指导书写:添牌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激励学生再读课文,读准字音。

2、问:“哪些词出现的次数多?”

3、板书“春天、孩子、巨人。”问:“你能用这些词说上一句完整的话吗?

五、总结,提示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猜童话

读导读,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明确本单元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快速扫读,把能帮助记忆的句子画下来。

谈收获

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回忆学法,自学生字词。

汇报自学情况。

按老师手势读词语

写字

读文,读准字音,思考:那些词语出现的次数较多。

句式练习

创设情境,把孩子引入童话的世界,享受童年的乐趣。

了解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对四篇童话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文章的周边文字的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反复读文,了解文章的内容。

明确下节课要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孩子春天

9、巨人的花园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云的图片和有关文字材料。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1、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

师: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火烧云很美。

生:火烧云的形状很多。

生:火烧云的颜色很漂亮。

生:火烧云的变化很快。

生:……

2、课前小知识:火烧云的形成——清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厚一些。太阳光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层里行走没有多远就已经筋疲力尽,不能穿过空气层。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

师:那文章是如何把你们的这些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的呢?打开课本《火烧云》一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火烧云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便进入了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勾划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人们为什么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课件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同学们互相讨论一分钟,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全文梳理一下,同学们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吗?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

请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板书:上来了(1-2)

变化极多(3-6)

下去了(7)

四、导学第一段:

小组比赛朗读,然后完成下面题目:

(1)思考: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 ),大白狗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了——( ),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

(3)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师: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教师指明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4)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

(5)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五、小结、读文。

1.今天我们读通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

2.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试着把火烧云的过程复述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分了段,并且学习了第一段,今天我们以自学为主,来学习第二段。

师:这篇课文的叙述是以“变”为主线的,描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多”和“快”两个特点。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出示课后题1/②)

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师生配合朗读下面句子: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 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讨论: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填空。

出示: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3.自由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4.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5.指名小组朗读,交流划到的词。

(三)小结:可见火烧云的变化极多。

试着背诵4-6节。自背,个别背,集体背。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2.学习词语:恍恍惚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 补充板书: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意思: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造句:

3.背诵这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火烧云下去了,将迎来一个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这样,此起彼落,彼落此起。无限循环,变化万千。不但诗人、作家热爱它,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它。

五、布置作业

1.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诵4-7节

3.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第 一 课 时(口语交际)

一、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提出说话要求。

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三、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师生评议。

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第 二 课 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二、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2.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3.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第 三 课 时(习作指导)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教学反思:通过视频,学生进行了情感体验,从而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抓住动物的外形、动作能进行详细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一、明确要求: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网 初中

二、写作指导:

1、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动物。

2、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坐在一组,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可以讲它的外形、脾气,也可以讲它怎样进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

范文:我家有只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美丽的小花猫。背上松黄松黄的软毛间,夹着一条条雪白的斑纹,毛茸茸的脸上镶嵌着一双蓝宝石般的大眼睛,不时调皮的眨着,闪闪发亮。

我家的小花猫真可爱。有时它在你的身上左闻闻,右挠挠;有时爬上你的肩,和你玩捉迷藏游戏;还有时趴在你的怀里睡大觉。每天放学回家,小花猫在我的身上撒娇,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我家的小花猫很凶猛。夜晚,它极其敏锐的眼睛,只要老鼠把头偷偷溜出来,它就像离弦的箭似的冲过去,把老鼠逮住。即使跑得再快的老鼠,也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我家的小花猫机灵极了。在它睡觉的时候,不论我脚步怎么轻,它都能听见。不仅仅是这样,小花猫很有时间观念,一到吃饭的时间,它就会像缓慢的汽车似的移过来,不用人叫。

我家的小花猫实在贪玩。我常用抖动着的绳子来逗它玩儿。有一回,我趁它吃得正香的时候,悄悄躲到阳台,用一个买来的塑料球故意发出沙沙声。不一会儿,只见小花猫匍匐着墙根、桌角,探头探脑的摸进房来。它小心翼翼地东看看,西嗅嗅,然后离纸球一米多远的时候,它伏下身体,将肚皮紧贴着地,伸长脖子,向塑料球偷偷的挪动。那专注的目光,随着小球的跳动一上一下地移动。啊,越来越近了,忽然,小花猫以一副惊人的速度跑了过来,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小花猫早已叼着“战利品”溜走了。

我家的小花猫的确好动。有时,它会跟一只苍蝇寻开心,东蹦西跳;有时,它会跟一只蚂蚁到处乱走,鼻子离地很近很近……

我家的小花猫特别爱睡觉。每到中午,小花猫总爱躺在阳台上晒太阳。你瞧,它两脚抱着脑袋,缩成一团,鼻尖儿钻到雪白的肚皮下面,直打呼噜,肚皮一起一伏,只有两只耳朵高高的竖立在那里。当我用手抚摸它的时,它会舒适的将四肢展开颇为得意地甩着尾巴,亲昵地“喵呜、喵呜”的轻轻的叫两声哩,我常常望着入睡的小花猫,心想:“是一只多么可爱的小花猫呀!”

思路剖析:通过对小猫细致地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小猫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小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语言生动,具体,把小猫写的异常可爱。写动物的时候,认真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是本次习作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