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七年级教案 >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7W 次

拼搏,只为花开不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后练习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世说新语》是 集,主要记述了 。刘义庆是 宋文学家。

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华歆(  ) 辄(  ) 携(  ) 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过中不至(过: )

⑵去后乃至(乃:     去: )

⑶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

⑷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

⑸元方入门不顾(顾: )

⑹歆辄难之(辄: )

⑺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

⑻王欲舍所携人(舍: )

⑼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

⑽既已纳其自托(托: )

4.译句。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⑶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⑷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7.《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第二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10.释词:

日中:( )  舍去:( )

无礼:( )  引之:( )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

13.“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

14.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伤仲永》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

a、痛心忱惜  b、哀怜惋惜  c、哀怜痛心  d、痛苦惋惜

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

a、十二三岁  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

⑵忽啼求之(啼: )

⑶父异焉(异: )

⑷父利其然也(利: )

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 )

⑹从先人还家(先人: )

⑺或以钱币乞之(或: )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自:并自为其名(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⑵书:即书诗四句( )

未尝识书具( )

⑶然: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人矣( )

⑷去:一狼径去( )

西蜀之去南海( )

⑸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

吾欲之南海( )

其邻人之父亦云( )

忽啼求之( )

5、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泯然众人矣

d、余闻之也久

6、翻译下列句子: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⑵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方仲永从五岁起表现了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却并不突出了,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做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最后而成为一个普通人,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8、《伤仲永》的作者是 时的王安石,他是杰出的 家、 家,是 之一。

9、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

10、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

11、第二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

12、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

13、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用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

1.古代笔记小说、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南朝 2.略 3.⑴超过⑵才;离开⑶丢下,抛弃⑷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⑸回头看⑹当即⑺幸而,恰巧⑻扔掉,抛弃⑼……的原因⑽请托,请求 4-7.略 8.元方,语言和行为 9.守信用、讲礼貌。 10.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11.“君与家君期日中,……则是无礼。” 12.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13.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