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43K 次

《背影》,这篇课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1

这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质朴感人,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两个关键词“背影”和“眼泪”。

文中出现了多少次“背影”?四次。

一、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最不能忘记”这一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不同寻常。

二、写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全文的重点段,格外详细:

1、先做铺垫:交待“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关于体型和衣着的两处肖像描写,在前作铺垫,让读者与之后的背影特写镜头整合起来,使头脑“背影”的画面更加清晰。

2、特写:攀爬月台,刻画得很精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身体动作,攀、缩、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动作描写很到位。写攀爬只写起始动作,不再往下写,形成“背影”的终极定格。

3、最后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格外感人。

注意一个细节,父亲的“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做父母的,总是把最好的给了儿女!我们是否对这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爱”有些太习惯了,甚至麻木了?

三、父亲离去的背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时把“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由显而隐,意味深长。

四、读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读到来信,泪光中又见“背影”,完成了背影形象的定格,这一形象永存作者心中。

文中出现了几次“眼泪”?四次。

一、“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何流泪?抓住一个词“祸不单行”,父亲的工作没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个部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是一篇伤感的文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全文笼罩着哀伤的氛围。

简单介绍朱自清父亲之前的职位,也算是要职,现在一下子失去了收入来源,祖母的丧事都是借钱办的,自清正要到清华念书,还有一个兄弟考上了上海交大,为了节约用度,改上当时免费的师范学校。父亲不再年轻,这个时候压力很大。这一环节很重要,学生才渐渐有了共鸣,哎,真是“祸不单行”,“惨淡”。

朱自清的眼泪绝不是懦弱,哭过痛过,之后是行动,干得漂亮!清华大学提前两年毕业,极大地为家里减少经济负担,后来在清华任教。

二、父亲攀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经济状况不好,这时还去买“朱红的橘子”,不仅仅是感动。父亲很“不容易”地给我买橘子,他的“蹒跚”,父亲老了,作为正年轻的儿女怎能不感到心酸?

三、父亲离去了,我坐在车上,“我的眼泪又来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此刻作者心中,从没像现在这样感动于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前程,想到家中光景惨淡,一时百感交集,有依恋、温暖、惆怅,悲凉、沉重、悲悯、辛酸。教人怎能不落泪?

四、读到父亲的信“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时泪如泉涌,当即写下这篇《背影》。每个人都会掉泪,只为这句——“大去之期不远矣”,不管是谁都无法让时间停留,留住我们挚爱的亲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千万别说“以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2

《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在上这堂课之前,我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以下是我上完这节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在初略感知文本的大层次后,我带领同学们直奔课文第6段,重点品析了“望父买橘的背影是如何刻画的”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找描写背影的句子,品析动词描写的妙处,归纳人物特定环境下细节描写的方法。此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纷纷举手,品词品句很精彩。紧接着,在课堂的下半段时间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表演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这一环节,学生们高昂的积极性再度被调动起来。我班的许秀雨、陈茂、郭虹余等几位同学经过认真揣摩课文中的精彩词句,表演时很投入,把父亲攀爬铁道时一系列的重要的动作表现得非常到位。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当之好,原本显得有些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笑声不断。这样不但做到了分析课文时重点突出,还很好地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接下来,紧扣两次流泪,体会父子间深沉真挚的爱是本节课的难点。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学生是很难进入意境的。在课堂上,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背景、路上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所做的几件事,还有文中父亲说的5句话来体会。一层层地引导着学生进入意境,体会到作者当时流泪的复杂心情:这是理解的泪、感动的泪、幸福的泪、怜惜的泪、自责的泪、依恋的泪……

三、第三个环节是用心感恩,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们存在的对家长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进行的一种美德教育。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在家里孝顺和不孝顺父母的种种表现,然后用一段这样的话去震憾学生的心灵:“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惟有父母的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最后我语重心长对我班学生说:“同学们,去孝敬父母、珍爱亲情吧。因为只有爱父母,才会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我们这个人类社会。”快下课时,我还给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1、给父母挟一次菜.2、给父母倒一杯热水.3、向父母道一声:辛苦了!

上完这篇课文,我觉得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我们的学生急需补上的重要一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上,我不但教会了学生去品析课文中的令我们感动的'字句,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告诉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正在拥有的这一份份亲情之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3

第三课时的教学设计重在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尤其设计“探究”环节的多元理解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写父爱的文章为什么《背影》却经久不衰呢?探究这个问题,就是见仁见智,可以众说纷纭!学生可以进入深思的氛围,这是课堂设计中老师的预想。可是,学生未必能探究出所以然来。

因此,本课以“动情点”为题目为线索,紧扣“精彩的瞬间”来细加描绘(聚焦特写),最后水到渠成地揭示中心-------主要采用点拨、诱导的方式并由老师讲清讲透,让学生有一个幡然的“顿悟”。在适宜的场合老师总结(1):“新奇留意”是本文的经典之一。

本文质朴的特点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有人说,没有《背影》的细腻描摹、没有质朴的语言就没有背影的全部风采。因此,老师指导大家再次走进文本,感受本文质朴的特点。(重点从语言上突破)。老师再次总结(2):“质朴传情”是本文的经典之二。当然,学生可能还会从其他方面来品评《背影》的魅力。只要言之成理就要加以肯定。接下来,老师再次以情感激发同学的热情,增加感染点。

赏读父亲写给孩子的一句话,体会深沉的父爱。“情感夺人”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亲身体验、感受独特的个性化的父爱,在此基础上完成以“父爱”为话题的作文。

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实现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了的顿悟并在课堂中能收到真实的父爱体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反思4

《背影》,这篇课文感情真切、质朴自然,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这次教研活动,有四位语文老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展示背影。

开鲁二中的张淑新老师,在课堂上深言多悟,属于思考型的教师,她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我相信好习惯享受好的人生。而在这节课上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篇重点的课文的第一课时,同样可以展示的精彩纷呈。

麦新中学的卜灵敏老师和坤都岭中学邓淑贤老师,属于中规中举、稳扎稳打型的教师。她们在板书上以及教师的泛读上都用了很大的功夫。

幸福中学的张立志老师,他属于多品位、发展型的教师。这节他给我们呈现了一节原生态的课,在教育上的术语为“裸课”。他对文本的把握,依于文本跳于文本之外。课堂上可谓是活力四射。

本次教研活动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重点,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获得顿悟并能从课堂中体验到真切的人间至情。从学生的状态来看,他们较为深入地探究了文本,通过层层深入的环节,理解了文章情感。我会因此而更加自信、更加坚定地迈向教学探索的更高境界。因更多地注重情感体验,从而未能够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遗憾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