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八年级教案 > 《核舟记》教学反思精选

《核舟记》教学反思精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3W 次

  《核舟记》公开课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确定:《核舟记》是一篇传统的文言文,对这点的认识,我们常停留在表面,只是从教的角度考虑,而没有从学的角度去想。作为“文言文”,语言障碍是第一位的。对学生来说,扫除语言障碍是第一位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语言的层面考虑的较少,阅读理解的层面考虑得比较多。也就是说,我们常把教学重心放在作者如何谋篇布局上:作者如何抓住“奇巧”,从空间的顺序来描述核舟这个艺术品。“奇巧”与“灵怪”是如何遥相呼应。我们来看一个教学设计

《核舟记》教学反思精选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点评法。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从教学目标第1点来看,显然设计者是从阅读的层面来处理教材,把这篇文言文当成一篇说明文来教学。从教学目标第2点来看,“品味语言”,感受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也是从阅读的层面来把控。“教学难点”也是从说明文文体角度来设置。因此,可以说,类似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而文言词汇的积累,渐渐边缘化了。至少没有摆正它应有的位置。

就上面的教学设计,本人将其改为:

教学目标:

通读、熟读全文,引导学生学习、积累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这个教学目标将原来的做了纠偏,让文言文教学回到语言积累的轨道上来。八年级教材文言文的篇目多了比重大了,我们必须在学生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进行巩固。“积累文言词汇”应当是重头戏,“文言语感形成”应当是重点。要做到这点,教学设计上就要把“积累文言词汇”做为目标加以固定强化,并在教学中去落实。  从板书上来看,教师已经把学生引导到文言词汇的识记与积累上: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朗读,还要求学生动手在线下注解中用红墨水笔做标记。课堂下,在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标记的(板书中读到的),用作业本的形式抄写识记。我们不难发现,板书中的词汇,大多来自课文线下注解,是教材文本给教师给学生的提示,教学有力的辅助材料,有一定的权威性。可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意识并不强,表现在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在线下标记,使之呈现难点或重点。大多数教师面对大量的线下注解,只是进行发布“行政”命令,要求学生去读去背,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点读”。什么是“点读”?笔者举个例子。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有“男有分,女有归”的文句。我就曾问一男生,他有没有归。男生很惊讶,说归了。当时有好多孩子笑了。这下同学们才发现“归,女子出嫁”之意。在这样的过错识记中,学生理解了这个古怪的词汇,懂得了古今词汇的巨大差异,也体验了识记古代词汇的情趣。《陋室铭》中有一个注解“[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注解是清楚明了,可实际上学生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笔者采用标记点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这一词汇的第一时间里,就能掌握。可以要求学生用红墨笔做出标记“[劳形]使身体劳累”,这样“劳”的解释“劳,使……劳累”就明白易懂了。标记后加以当场朗读,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了。试想,这与笼统地布置作业“背诵默写所有的线下注解”,有多大的不同。

板书中还有一个学法,值得提倡。如“奇qī八分有奇”,奇,有个特殊读音“qī”,而这个读音是离不开特殊的语境的。板书可贵的一点,就是给每个重点的词汇呈现了一个文句,也就是词汇所出现的句子,换句话来说,就是词汇的出处。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来学习一个特定的词汇,是科学的,有效的。这种方式恰好是“积累文言词汇”最牢固的抓手。文言文教学持续使用这种方式,势必会对学习者文言语感的形成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推动力。

通读中,有了标记、点读,文言词汇的.音形义会有机组合在一起,为学习者随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奠定基础。教学设计中的文本内容才可能在学习者头脑中得到呈现。

3、各段主要内容:

(1)介绍核舟的主题和工匠的技术水平。

(2)从舟首尾、船头、舟尾、船背四个地方详细介绍雕刻的内容。

(3)总的概括舟上所刻的内容数量,赞叹工匠高超的技术水平。

4、适时关注文章结构安排(说明顺序:空间):

舟首尾长——船头———舟尾——船背

  《核舟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校“推门听课”活动中,我在上午第三节课给同学本开始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讲解了《核舟记》的第一课时部分。这是一篇语言比较平实的具有说明文性质的记物文言文,在理解上难度不算太大,因此主要以学生们预习和讲解为主。

在本堂课中:

1、 我尽量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自我预习的基础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针对预习中的难点和疑惑,彼此交流,从而达到初步理解课文的目的。

2、 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们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问题,针对他们的表述,及时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也以委婉的语气提出其中的不足,并作出鼓励。

然而,对于作为新教师的我,在这堂课中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

1、 课堂的流程安排不够紧凑,从上课刚开始就没有把握好课堂节奏,导致课堂多断裂,衔接生硬。

2、 课堂上的讨论进行得比较僵硬,没有活跃好课堂氛围,比较沉闷。这主要与我在预习过程中没有对他们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有关,导致他们的预习过于散漫,达不到理想的高质量的预习效果。

(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预习安排中,必须明确学生的预习目标,最好能够进行相应的检测,达到比较好的预习效果。)

3、 课堂的容量太少,整节课实际意义上只完成了文学常识、通读课文和翻译第一段课文的任务,进度太慢。反思之后,我觉得课堂导入可以从“大苏泛赤壁“入手,删掉无关的作者简介,这样既紧扣本文的写作主题,又可以加快课堂进度。

4、 单纯地翻译全文过于单调,可以适当拓展知识,增强他们知识的积累与融会贯通的意识。在每一段讲完之后,进行一个内容的小结,做到清楚而扎实。

总的说来,讲课于我还是一门需要潜心研究的艺术,如何上好课,上出有内容的课,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多进行自我的反思和学习,更需要向别的老师同事们请教,让我的孩子们能够真正地享受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