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子部 > 道家 > 《莊子集解》內篇第二齊物論大纲

《莊子集解》內篇第二齊物論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W 次

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已。蘇輿云:“天下之至紛,莫如物論。是非太明,足以累心。故視天下之言,如天籟之旋怒旋已,如鷇音之自然,而一無與於我。然後忘彼是,渾成毀,平尊隸,均物我,外形骸,遺生死,求其真宰,照以本明,游心於無窮。皆莊生最微之思理。然其為書,辯多而情激,豈真忘是非者哉?不過空存其理而已。

《莊子集解》內篇第二齊物論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司馬云:“ 居南郭,因為號。”釋文:“隱,馮也。李本機作幾。 ”案:事又見徐無鬼篇,“郭”作“伯”,“ 機”作“幾”。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向云:“噓,息也。”釋文:“荅,解體貌,本又作嗒。耦,本亦作偶。”俞云:“偶當讀為寓,寄也。即下文所謂‘吾喪我'也。” 案:徐無鬼篇“噓”下無此句。顏成子遊立侍乎前,李云:“子綦弟子,姓顏名偃,諡成,字子〔一〕遊。”案:徐無鬼篇作“顏成子入見”。 曰:“何居乎?徐無鬼篇作“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文子道原篇引老子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徐無鬼篇與此二句同,“木”作“骸 ”。知北遊篇:“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庚桑楚篇亦有二句,“槁骸”作“槁木之枝”。達生篇亦云:“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是此“槁木”即槁木之枝。槁骸,亦槁枝也。以下異。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而同爾。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郭云: “籟,簫也。”子遊曰:“敢問其方。”成云:“方,術也。”子綦曰:“夫大塊噫氣,俞云:“塊,□或體,大地。”成云:“噫而出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之,猶其。下同。釋文:“翏翏,長風聲。李本作飂。”山林之畏佳,即 □崔,猶崔巍。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汙者;字林云:“枅,柱上方木。”成云:“圈,獸之闌圈。” 宣云:“窪,深池。汙,窊也。三象身,三象物,二象地,皆狀木之竅形。”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號者,穾者,咬者,宣云:“激如水激聲,謞如箭去聲;叱出而聲粗,吸入而聲細;叫高而聲揚,號下而聲濁;穾深而聲留,咬鳴而聲清。皆狀竅聲。”釋文:“謞音孝。司馬云:‘號,哭聲。' ”案:“交交黃鳥”,三家詩作“咬咬”。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李云:“於、喁,聲之相和。”成云:“皆風吹樹動,前後相隨之聲。”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李云:“泠,小風也。”爾雅:“回風為飄。”和,胡〔二〕臥反。 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向云:“ 厲,烈也。濟,止也。”風止則萬竅寂然。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郭云:“調調、刁刁,皆動搖貌。”子遊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以竹相比而吹之。敢問天籟。”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宣云:“待風鳴者地籟,而風之使竅自鳴者,即天籟也。引子綦言畢。”案:此文以吹引言。風所吹萬有不同,而使之鳴者,仍使其自止也。且每竅各成一聲,是鳴者仍皆其自取也。然則萬竅怒呺,有使之怒者,而怒者果誰邪!悟其為誰,則眾聲之鳴皆不能無所待而成形者,更可知矣,又何所謂得喪乎!“怒者其誰”,使人言下自領,下文所謂“真君”也。

〔一〕“子”字,據陸德明經典釋文(以下簡稱釋文)補。

〔二〕“胡”原誤“明”,據釋文改。

大知閑閑,小知閑閑;釋文:“ 知音智。下同。”成云:“閑閑,寬裕也。”俞云:“ 廣雅釋詁:‘閑,覗也。'閑閑,謂好覗察人。”此智、識之異。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炎炎,有氣焰。成云:“ 詹詹,詞費也。”此議、論之異。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此寐、覺之異。與接為構,成云:“ 構,合也。”日以心鬥。宣云: “心計相角。”縵者,窖者,密者。簡文云:“縵,寬。”司馬云:“窖,深也。”宣云:“ 密,謹也。”成云:“略而言之,有此三別。”此交、接之異。小恐惴惴,大恐縵縵。李云:“惴惴,小心貌。”宣云:“縵縵,迷漫失精。” 此恐、悸之異。其發若機栝,其司是非之謂也;釋文:“機,弩牙。栝,箭栝。”成云:“司,主也。” 案:發言即有是非,榮辱之主也。其留如詛盟,其守勝之謂也;留不發,若詛盟然,守己以勝人。此語、默之異。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宣云:“琢削,使天真日喪。”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複之也;溺,沈溺。宣云:“‘為之'之‘之',猶往。言一往不可複返。”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宣云:“厭然閉藏。緘,秘固。洫,深也。老而愈深。” 近死之心,莫使複陽也。宣云: “陰鷙無複生意。”喜怒哀樂,慮歎變慹,宣云:“慮多思,歎多悲,變多反覆,慹多怖,音執。” 姚佚啟態;成云:“姚則輕浮躁動,佚則奢華縱放,啟則情欲開張,態則嬌淫妖冶。” 案:姚同佻。動止交接,性情容貌,皆天所賦。以上言人。樂出虛,無聲而有聲。宣云:“本虛器,樂由此作。”蒸成菌。無形而有形,皆氣所使。以上言物。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日與夜代,于何萌生?上句又見德充符篇。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既無可推求,不如其已乎。然俯仰旦暮間,自悟真理。此者,生之根也。非彼無我,宣云:“彼,即上之此也。”非我無所取。成云:“若非自然,誰能生我?若無有我,誰稟自然乎?”是亦近矣,成云:“我即自然,自然即我,其理非遠。”而不知其所為使。宣云:“究竟使然者誰邪? ”案:與上“怒者其誰邪”相應。必〔一〕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崔云:“特,辭也。 ”李云:“眹,兆也。”案:雲若有真為主宰者使然,而其眹跡不可得見。可形已信,而不見其形,可運動者,已信能之,而不見運動我之形。有情而無形。與我有相維繫之情,而形不可見。 百骸、成云:“百骨節。”九竅、眼、耳、鼻、口七竅,與下二漏而九。六藏,李楨云:“難經三十九難:‘五藏,心、肝、脾、肺、腎也。'亦有六藏者,腎有兩藏也。左腎,右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其氣與腎通,故言藏有六也。”賅而存焉,成云:“賅,備。”吾誰與為親?成云:“豈有親疏?”汝皆說之乎?其有私焉?將皆親而愛悅之乎?或有私於身中之一物乎?如是皆有,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二〕。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成云:“臣妾,士女之賤職。”案:謂役使之也。言皆悅不可,有私不可。既如是矣,或皆有之,而賤為役使之臣妾乎,然無主不足以相治也。其或遞代為君臣乎,然有真君在焉。即上“真宰”也。此語點醒。如求得其情與不得,無益損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與物相刃相靡,其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成云:“刃,逆。靡,順也。”真君所在,求得不加益,不得不加損。惟人自受形以來,守之不死,坐待氣盡,徒與外物相攖,視歲月之行盡如馳,而莫之能止,不可悲乎!案:“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盡”,又見田子方篇,“亡”作“化”。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可不哀邪!所有皆幻妄,故無成功,疲於所役,而不知如何歸宿。盧文弨云:“□,當作苶。”司馬作“薾”。簡文云:“疲,困貌〔三〕。”人謂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與之然,可不謂大哀乎?宣云:“縱生何用?及形化而心亦與之化,靈氣蕩然矣。”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成云:“芒,闇昧也。”夫隨其成心而師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心之所志,隨而成之。以心為師,人人皆有,奚必知相代之理而心能自得師者有之?即愚者莫不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未成凝一之心,妄起意見,以為若者是道,若者非道,猶未行而自誇已至。此“是非”與下“是非”無涉。天下篇“今日適越而昔來”,惠施與辯者之言也,此引為喻。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無而為有,雖禹之智,不能解悟。自誇自欺,吾末如之何矣。此段反復喚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