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之蒙学 > 国学常识 > 治国与烹饪的异曲同工之妙

治国与烹饪的异曲同工之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W 次

大国若烹小鲜,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指的是小鱼,烹小鲜就是烹饪小鱼,鱼肉是很松软的,如果在烹调小鱼的时候,老是翻来翻去的,鱼就碎了,所以烹调小鱼的时候,不要频繁地翻动。再引申一点,我们烹调小鱼要掌握火候。小鲜是各种烹饪材料中最为娇嫩的,要细心烹调。治国的最高境界,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油盐酱醋各种调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到位。《诗经·桧·匪风》毛传也说:“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治国与烹饪的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第六十章》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韩非子曾作《解老》、《喻老》,他在《解老》篇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国家,法令政策不能朝令夕改,那样民众就会无所适从。这也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地表现,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不要过多干预国民的正常活动。

《淮南子·齐俗训》说:“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在他的《老子注》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挠也,躁而多害,静则全真。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然后乃能广的众心矣”。

唐玄宗注:“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伤人,挠则鱼烂矣……此喻说也。小鲜,小鱼也,言烹小鲜不可挠,挠则鱼溃,喻理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乱,皆须用道,所以成功尔”。

宋徽宗注说:“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溃,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惑……”。明太祖、清世祖多注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