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合集1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合集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12K 次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合集15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央视一部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总是没能静下来仔细观赏这部传奇纪录片。偶然一天,看见了一本同名的书籍,极大地引起了的我的兴趣。细细品来,还蛮有滋味。

一直对食物有一种执着,执着地相信食物传递给味蕾的信息会被大脑封存,味道是有记忆能力的。世界上的国家借着其独特的味道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味觉倾向和饮食习惯。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为一种文化和习俗,这便使得我们流连于世界的每个角落。

而中国,坐落于东方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这里有稀奇的山珍,这里有令人回肠的美食,这里有包含生活五味杂陈的味道。

不知你有没有察觉过,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嘴里常常提到的关于某种记忆,其实大都来自我们的味觉。食物是带有很深的记忆的。食物于我的记忆,可以说是的儿时记忆,是家的记忆,是亲人的记忆。

总记得,小时候奶奶会在过年时在饺子里包上各种各样的东西。看着大锅里的饺子煮的咕嘟咕嘟的,由衷地欢喜。妈妈会教我包饺子,现在长大了,就学着给父母包饺子。在儿时的心里,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这样,无论我走到哪儿,都会想起父母家人,都会想起那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永远忘不了那个味儿。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代代相承,他们传承给下一代的东西,下一代也会继续传承下去。就像饺子,就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忆,一种食物的记忆。

当今的中国,每座城看上去似乎都很相似,可以用来区分的似乎只有饮食和那弥漫在城市上空的味道了。每个城市,每个种食材,每个味道,其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这许多故事构成了一个友情有味的中国。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种思考,一种脱离食物作为充饥果腹以外的意味。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从古代文人雅士吟诵的美食诗句到现代每每被人们提到的“食文化”,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文字积淀构成了一场永不散席的文化盛宴。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魅力,让我对吃有了新的定义,其中提到的中国传统五味,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酸、甘、苦、辛、咸是传统中医对五味所下的定义,这五味与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烹饪词典里,咸是百味之首。咸味带给人许多联想,汗水是咸的,泪水也是咸的。老人在教训晚辈时也总喜欢语重心长地说: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咸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础,就如同人生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在光阴的流逝中沉淀为了人生的底色。奋斗的汗水最终会酝酿为幸福的眼泪,开心喜悦,这份咸始终伴随于人的左右,在阅尽沧桑后让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关于幸福最朴素的解释。

辛与酸在中国菜谱中是互补的味道。中国人喜欢用“酸”字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妒嫉、某种不堪以及某种难以言说的苦难,而辣则代表着开朗、坚韧、果断的个性。一个纠结,一个果敢;一个隐晦,一个奔放。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导和谐。中国人性格中的这种对立的相互融合转化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中国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调出鲜,中国人外圆内方的性格则能调剂出和谐。懂得包容也讲究原则,心胸宽广也是非分明。酸与辣的结合就如同这种刚与柔的互补,在转化中煅造出和谐的“太极八卦”,幸福也在这种包容中历久弥新。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品味和回味各自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舌尖上的传统文化便如同这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要让五味在调和以及平衡中散发永恒的醇香。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追求幸福甚至在经世治国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时代,人们吃的东西也是不同。人们说:“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从舌尖上去看中国。

奶奶——麻烦的粮票时代

在我奶奶的那个时代,资源紧缺。什么东西都要靠相应得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才能换取物资,并且要到供应站才能领到。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据奶奶回忆:一次过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应站换些粮食。这时,正值排队高峰,供应站门口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领到了。可这个时间别说是午饭了,就连这年夜饭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而这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呢?腌萝卜、腌白菜,几碗稀粥,中间放一个盐罐子,就凑成了一桌“别具一格”的年夜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说到这儿奶奶发出了感概。

妈妈——“奢侈”的小康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锅清粥也被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所替代。我听妈妈说:到了80年代后期,在“饮食大舞台”上粗粮“退了休”,细粮成了“配角”,人们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晋升“主角”。还有更另类的:什么蛇、鼠、果子狸纷纷出笼……

我们——饕餮的营养时代

到了我们这一辈,鲍鱼、鲈鱼等“土豪式”食物已举行了“闭幕式”。人们对养生又多了一重认识,个个都追求起“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来。粗粮重新“上岗”,颇受人们青睐。乳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巅峰!怎么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今天,人们吃着并选择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在21世纪清醒而大步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就听说这部纪录片风靡网络,但真正驱使我观看的动力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资料都与云南有关”,身在异乡的我忍不住便决定一饱眼福。

看了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后,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家乡。作为云南人,我有幸从小在美丽的自然风光环绕下长大,在丰富的美食给养中长大,自从高中毕业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仅有两次回家机会,如今工作了,离家更远,很可能一年才得回家一次。在许许多多人眼中,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那里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恐怖的毒枭。我曾因自己来自云南而自卑,曾嫌弃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我思想逐渐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惭愧。我懂得:云南,我的家乡,不应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拼GDP,受限于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它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较好地保存其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而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片中找松茸的卓玛,我想到了终生在农村耕作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就没有我的这天。无论我走到何处,最开心的是看到别人明白我是云南人时诧异的表情,“怎样可能,你普通话说得那么好;你的英语说得那么好;你居然跑到那么远的地方来……”没错,我是云南人,我离开家乡不是嫌弃它落后,而是那里的生活过于安逸,年轻的我要追求挑战与超越,我要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到海外。总有一天,“彩云子弟”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采摘松茸的卓玛、出海打渔的林红旗、年迈的鱼把头,还是挖藕的兄弟俩,亦或是种笋的老包、阿亮,研制火腿的诺邓父子……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为了生活干着平凡的事业。但正是这些生活简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一道道人间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来形容,是大自然赐予了我们生命,自然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

星期六晚上,我收看了cctv第二频道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1集》----自然的馈赠,其中“凿冰捕鱼”的纪实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历历在目。

“凿冰捕鱼”主要介绍了鱼把头石大爷率领渔民在东北查干湖获得“自然的馈赠”的经过。所谓“凿冰捕鱼”就是在冰上打个洞,将绞盘固定在冰面上,通过牲口的拉力,将长达2千米的渔网放下去。至于放在什么地方,全凭鱼把头的丰富经验做出准确判断。定位不准,就捕不到鱼群。鱼把头石大爷从15岁起到现在77岁,一直“没离水,没离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渔民中有很高的威信。

这次“凿冰捕鱼”,天气极冷,寒风嗖嗖,石大爷穿上了羊皮袄,戴上了狗皮帽。这样的低温,鱼群会在冰下聚集不动,如定位不准,就捕不到鱼群,一无所获。五匹马儿在不断地围绕着一个绞盘奔跑,渔网缓缓地放入冰下水中,渔民们各自干着活,不讲话,焦虑和紧张弥漫在冰面上。网在冰下走了8个小时,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令人感慨的一幕发生了,一条条肥大的鲢子鱼在渔网里拼命地跳动着、挣扎着,渔民们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捕上来的鱼每条重量都在2公斤以上,没有一条小鱼,这个秘密只有鱼把头知道,这是查干湖渔民心口相传的严格规定,冬季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未成年的小鱼被人为地漏掉,所谓“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被上天厚爱的人群,又一次获得了馈赠。

观看了这个纪实片段,我深有感触。在什么地方凿冰放网,是能不能补到鱼群的关键,这完全取决于鱼把头石大爷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石大爷的经验是哪里来的呢?60多年的辛勤劳动不断总结来的,这是他作出准确定位的保证,否则,就不可能延续自然的馈赠。我们学习同样如此,平时多读书、多练习、多积累,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聪明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我要牢记并践行这个真理。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

在第二季中,很喜欢这句话:朴素,也是一种力量。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达的时代,导演陈小青通过中华传统美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岁月,还原了从前古朴的模样。

任何美食,现代机器都可以做出来,而且不会有人为的失误,一个模子刻出来,效率极高。但是,有些独特的味道,只会来自手工技艺,是不可超越的。用心做出来的食物,情感与时间火花般碰撞,是蕴含着人们的热爱与真诚,那种全心全意的心情是无法替代的。无论是做的人,还是吃的人,都会因为这份食物而幸福。

从古至今,人们对食物,生活笨拙而缓慢的探索与发展,仿佛轮子在悠长的时间轴上转动,一点一点凝聚智慧,一代一代传承,造就了今天精彩纷呈的中华美食荟萃。对于那些智慧,我是感到震惊的。特定土地所赋予当地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不可思议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在这片土地,他们既无奈又庆幸。

懂得吃的人,不一定懂得做。因此,人们可以边看边学知识,换一个角度对待吃这件事情,更能珍惜食物,尊敬这份智慧。虽然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华美食,但是可以有一个较为宽的框架,相对整体的了解。通过了解中华美食,观众可以产生文化认同感,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

该片有很多特写食物的镜头,多种角度的拍摄,交替衔接,观众隔着屏幕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新鲜食物的蒸腾热气与香味,那扑面而来的色香味俱全,看的时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导演也说过,就是要拍的人们馋,这也是他对镜头质量评判的一个标准。除了食物,还有关于人采摘、烹饪,生活的画面。独有的风景地形,家庭环境,浓郁的生活气息,使片子更加接地气的联系到人们现实生活。时间流逝,多采用快镜头景色变化。渲染氛围,则是对特定动作的慢镜头。节奏错落有致,是一场完美的视听觉盛宴。

这才是真正的国产片,是真正值得骄傲与认同的自身的文化精髓,也唯有我们自己才能拍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

今天,我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这一集里不仅讲了五谷,更是讲了一种“情”。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讲卖黄饽饽的老黄。

老黄是一个在农田中辛苦劳作的农民,他每个周要去两次城里卖黄饽饽。老黄上上下下都是实在的:黄饽饽是实在的,人更是实在的。他每个饽饽一块钱,决不降价。他认为流水线上生产的饽饽,远远没有用自家石磨磨出来后亲手做的好吃,这个做黄饽饽的粮食是一种叫糜子的东西。糜子其实做饭并不好吃,但一经老黄的手就会变得又香又软又甜。老黄做这些黄饽饽要三天,从早上三点到晚上九点,要经过七道工序,非常麻烦。

可老黄的儿子明明就在城里,而且还赚了很多钱,可老黄仍住在他的土房里,他在城里卖饽饽,只能勉强糊口。他放着舒适的生活不干,是因为他很热爱他的工作。他有一个意识,就是要把祖先们留给我们的美食文化继续代代相传,这就是美食的传统--手工制造。

看完之后,爸爸也和我说了他的童年记忆,爸爸的感受可比我多多了。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大人们从来不给孩子们买零食吃,孩子们只能等到过年。”父亲不禁深情地说:“我小时候,天天都盼着吃奶奶做的麦芽糖。做麦芽糖的那天,很早爷爷奶奶便开始生火煮麦芽水,当我发现麦芽水开始慢慢地蒸发的时候,我便赶忙去烧火,直到麦芽水越来越少,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用筷子去搅拌。就这样,从早上一直守到下午,麦芽水中的糖分终于开始慢慢地凝固,成为了稀疏的麦芽羹,用筷子一挑,几滴黏在筷子上,可又慢慢地滴进锅里。”说着,爸爸好像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的眼里流露出一种既怀念又神往的神情,我感觉好像有一个大锅就在爸爸身旁,锅里正散发着麦芽糖的清香。

在爸爸的回忆中,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一集中说“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代代相承的,父母亲手做的食物,如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一粒种子,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长大后都会想起自己的家庭。”

我相信,不止是父母给我亲手做的食物,还有许多,如同父母今天陪我看电视,我都会把它们当做最美好的回忆,代代相传下去。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

舌尖上的故味,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和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几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使人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使我们兴奋,流下口水,还是因为我们从各地的饮食中“看”到了家里的味道。在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这些记忆,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家人那里却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全都藏在了那一锅汤,一碗面条,一片肉里。

在日益剧烈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人类以及负责人类生存的食物在加速流转。片中徐徐展现的一幕幕画面,则让我们的心灵舒缓了下来,也唤醒了我们对儿时生活的记忆。与口水一起流出来的,是泪水,还有对儿时生活的深深眷恋。无论人们走多远,在脑海里,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看着那些辛苦勤劳又朴实无华的国人为了生计奔波,远走他乡,背着行囊渐渐离去,竟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悲伤和凄凉涌上了心头。

或愁或喜或怒,对于感情的认知人类与生俱来;或咸或甜或辣,对于滋味的感觉人类也从未忘记。它就像是春日里一场小雨,温凉适度,沁人心脾,让人顿时冷静,也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次脚步会走到哪里,也不知道下一站食物的脚步会走到哪里。美食离我们的距离究竟是远了,还是近了?没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家的味道永远都是一种羁绊,一种力量,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啊。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内容和画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说词也屡屡打动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饺子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春节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在这个时候,中国人心里,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关于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第三个例子:第四集时间的味道中的“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和“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第四个例子: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中的“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第五个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调和中的“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

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这个浮躁的影视电视圈子带去了一种新的感受,他告诉观众原来这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正的朴素的好电视,这才是能给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为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流出哈喇子,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不在这上面多说了,倒是说一些联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不单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已不单单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不禁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

说到各个民族的特色美食,那当然是云南苗族的“折耳根”让我最难以忘怀了!苗人的热情和折耳根那独特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那次,爸爸带我去云南贵州的苗族村寨谈生意。而当我看到那里的原生态美景后,就如脱缰的野马,四处狂奔。那儿的人都十分热情,我可以四处串门。我溜达着溜达着就到了山上,看见了一群苗家女在采东西,我细细一看,好像是草根,可是,草根又有什么用呢?我走上前去,指着那堆“草根”说:“姐姐,这是什么啊!”姐姐笑了笑,说:“这是折耳根。”“折耳根?”我疑惑了。“你不知道吗?那你一定是第一次来我们苗寨。”苗姐姐说,“折耳根,是贵州八怪之一,贵州八怪第五怪——草根也能当好菜。它还是一种草药,呈黄褐色,一节节的就像甘蔗一样,但却没有甘蔗的清香,而是一股子鱼腥味,所以又叫鱼腥草。它具有清热解暑、健胃消食的功效。但至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姐姐把“折耳根”洗干净后,把我带到她家去,现拌了折耳根给我吃,那味道,真是太太太太……太刺激了有木有!又酸又辣,还十分有嚼劲。当我看到姐姐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时,吃货想要自制美食的想法冒了出来,就摇着她的手说:“姐姐,好姐姐,你让我试试,让我试试好不好,好不好嘛!一下,就一下下嘛!”我眨巴着星星眼撒娇道。“好吧,只能一下哦!”姐姐无可奈何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你是要用盐给你的舌头洗澡吗?”“哎呀!那是酱油,不是醋!”姐姐在旁边不停地叨叨。“我不干了!”我把筷子一摔,一边说一边埋怨地看着她。“好啦,不生气了,下次再来我家,我再做给你吃,好不好?”“嗯嗯嗯嗯嗯!”我不断地点头道。过了几个小时,我拍着饱饱的肚子,拎了一大袋折耳根找到了爸爸。“老爸,我回来啦!”“怎么,吃饱了?知道回来了?给我带了没?”“带啦,老馋猫。”云南的舌尖之旅就要结束了,我向姐姐许诺一定会回来吃她做的“折耳根”。

折耳根,虽是路边的草根,但它是苗家人口中的绝味之食,他乡人嘴里是怪味食品。这,就是贵州的折耳根。你,赶来尝试吗?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3

这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一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务必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个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情绪。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应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

今天老师上了两节课,让我们看了两集《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给了我们视觉冲击,也给了我们灵魂冲击!一开始我陶醉在诱人的美食中,后来我低头看着对劳动人民的敬仰,最后我感叹中国五千年的饮食文化!

看第一集的时候,看着诱人的美食,要引起我们的兴趣,要仔细聆听每一种美食的魔力和诱惑力。本片中有详细的介绍,每种食物的具体做法也急于讲述。让我们一起看,一起惊叹,哪怕是用口水。一边看美食,一边被朴实的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深深打动!

通过看这部电影,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随着汗水。就像挖竹笋一样,有经验的劳动人民知道什么时候竹笋最新鲜好吃,在哪里挖竹笋,挖完竹笋后如何保护好竹根。知道如何保存竹笋。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世界上出现了各种美味的食物。正是因为他们勤劳的智慧,每一种食物都能完美呈现在我们眼前。我真心佩服他们!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也感叹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就像那些传统习俗一样,除夕夜,北方人喜欢自己做馒头包饺子。亲手做好吃的。这个习俗代代相传。虽然在当今机械化社会,自己动手蒸馒头包饺子的人越来越少,但还是有人传承下来了。也希望这种文化不要在这里消失,更多的人可以传承这种习俗。再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影片中,我也看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了生活,为了让孩子上学,他们不得不离乡背井,用体力换来一些钱。就像电影里的挖藕兄弟一样,每年九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省嘉鱼县,挖一种长在水里的美味藕——。说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爱,我也希望我们作为人类,不要目光短浅,不要被肆意虐待!从他们兄弟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努力和单纯。他们说在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种亲切感,觉得那些藕是自己亲手挖出来的!这说明他们有多简单。现在餐桌上随处可见藕,但我们不知道这些藕的背后有多少故事,有多少汗水从劳动人民身上流下来。当我们享受桌上的每一道美味时,我们应该想到那些勤劳的人们,感谢他们的双手,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味的食物!

虽然只看了两集,但这两集让我受益匪浅!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档非常好的美食节目,当然我也不会放过这本书。我不仅是被,书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从美食中体会到人生百态。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是啊,人们的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无奇的家常菜往往会成为味觉的种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记忆里,久久不能忘怀。当你怀念故乡时,家的味道也会让你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家常》这一个章节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红烧肉,它不仅会给我们带来一场视觉味觉与嗅觉的盛宴,还会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朴的爱。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并不富裕,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他们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就是他们的家。

我发现一个看似奇怪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章节里,有许多内容,其实与红烧肉并没有关系,和总是与食物本身不一样,偷偷在告诉我们什么。比如“五年来,父亲从没有来过上海。”我在这里会感受到,父亲争取每分每秒挣钱,想让紫玉过上更好的生活,表达出了无私的父爱。“五厘米厚的笔记已是第四本,女儿的专业课,妈妈从未缺席过。”妈妈记得如此细致的笔记,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期望,也代表着细腻入微的母爱。这样普通的红烧肉,凝聚了一家人的爱,我们家也是如此。

时间很快过去了,哥哥越来越大,已经不怎么爱说话了,每次回家爸爸妈妈都会准备丰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时,冷漠的哥哥才会找回一点热情,家里也会找回更多的温暖。

就像书中告诉我们的:“总有一种味道,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