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精选党员篇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精选党员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5W 次

导语:《漂着金子的河》由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求是影视中心联合摄制而成,影片取材于获称“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真实事迹。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电影《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精选党员篇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1】

《漂着金子的河》取材自**泽普县“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真实事迹,泽普是“泽普勒善”的简称,因泽勒苦善河得名。泽普勒善,塔吉克语,意为“黄金之河”,河有沙金,故名“漂着金子的河”。

观看本片后,非常感动。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通过艺术再造,充分展示**农村“维汉团结一家亲”的真实情况和**干部“扎根基层、务实为民”的光辉形象,是一部学习先进典型,学习身边人物的优秀影片。

刘国忠是**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村支书。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户人家,刘国忠一家是这里唯一的汉族人家。199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刘国忠带领科克墩村告别了无电、无路、长期喝苦水的历史,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十几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在科克墩村群众心目中,刘国忠就是他们最坚实的靠山。但刘国忠本人家里却十分穷困,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18英寸电视机、一台旧冰箱。2013年,刘国忠收获了“中国十大最美村官”的殊荣。也就是在这一年10月,刘国忠与妻子在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意外摔倒,终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离世,享年62岁。

做为一个70年代出生,在**工作生活20多年的干部,影片中的一幕幕场景,再现了对**这片热土的眷恋和感动。回想,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父辈们,像刘国忠同志一样的热血男儿,不远千里,扎根**基层,在建设大美**,维护**社会稳定中付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可谓可歌可泣。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加大了对**的支持力度,全国各省对口援疆工作如火如荼,**大地一派新气象。2014年,自治区党委决定机关干部21万人利用三年的时间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各族干部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扶贫帮困,攻坚扶贫,各民族团结一心,为**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

今年是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做为检验检疫一名干部职工,我们要立足本职工作,高度重视民族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主题,要始终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放在关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高度来抓,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来抓,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双拥共建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主题教育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取得显著成就。

**历来就是祖国大家庭不可分割的部分。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稳定、维护民族团结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必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身边的人自觉投身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具体实践中,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2】

国内少有聚焦南疆地区民族团结和基层干部的电影,以“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真实事迹为蓝本的《漂着金子的河》,是其中一部。

由上海援疆指挥部、求是影视中心联合摄制的《漂着金子的河》已于近期制作完成,且成功入选2016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电影展映单元。昨日,该片于电影节举办了首映式,6月14日还将于上海影城专场放映。

刘国忠是新疆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的科克墩村支书。科克墩村全村只有59户人家,刘国忠一家是这里唯一的汉族人家。

1998年担任村支部书记后,刘国忠带领科克墩村告别了无电、无路、长期喝苦水的历史,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从十几年前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7000元,94%的村民住上了安居房。

在科克墩村群众心目中,刘国忠就是他们最坚实的靠山。但刘国忠本人家里却十分穷困,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最值钱的家具,是一台18英寸电视机、一台旧冰箱。他曾说:“村里现在还有五户贫困户没有盖新房,我想等他们都住上新房后再盖吧,这样可以和他们做个伴。”

2013年,刘国忠收获了“中国十大最美村官”的荣誉。也是在这一年10月,刘国忠与妻子褚富兰在骑摩托车回家的途中意外摔倒,终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离世,享年62岁。

上海援疆指挥部于是有了将刘国忠搬演至大银幕的想法,并将该片列为第八批援疆重点文化产品。

导演兼制片刘春彦称,影片拍摄前,编剧组在刘国忠生前所在村子生活了3个月,先后撰写了31稿剧本, 最后定下来拍一部“去英雄化”的真实电影——不拍刘国忠的生前事迹,而是拍他车祸去世后众人的反应,同时,用纪录片的手法拍故事片:有真实的人物、事件、环境和情感,带着对英雄人物和真实事件的敬畏,重现人们心中的刘国忠,捕捉现场细节。

2015年12月,影片在泽普县正式开机。来到科克墩村实拍时,刘春彦又碰到了头疼的问题。他说,最初参演刘国忠妻子、儿女的都是他从北京带过去的专业演员,“镜头往那一看,不对,假的,怎么看都不行,演员要拿掉,得重新写剧本。”刘春彦只能边拍边改剧本,同时,他大量起用了当地民间艺人、县歌舞团演员以及刘国忠的家人(妻子和儿女)、乡亲本色出演。除了刘国忠大哥由山西太原话剧团团长扮演,大部分群演为非专业演员,演的90%都是真人真事。

拍摄现场有4台摄影机同时开拍,因为素材太多,剪辑工作也是出乎意料的难。最后,剧组请来了常年给徐克、吴宇森、王家卫剪电影的胡大为,效果确实不俗。

  漂着金子的河观后感【3】

虽然时间越来越久远,但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后来被我常称为“老刘”的刘国忠,是2008年10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我到该乡任党委书记不久。在全乡最偏远的科克墩村的.小麦冬播地头上,我见到了消瘦单薄、浑身尘土、满头银发、憨态可掬的老刘。沟通完当前工作,我提出到他家去看看。

正如影片中的画面一样:杨树枝围成的栅栏里,四间破旧的土坯房早已裂开了缝,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看不到。只有用了几十年破旧不堪的矮桌、木头沙发、几口木箱,老刘说是结婚时置办的。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老刘的家。当问及老刘,怎么不把房子修修,这样住着不安全时,他憨憨地说:“村里现在还有5户贫困户没有盖新房,我想等他们都住上新房再盖吧。”

此情此语,让我心酸之余对老刘肃然起敬。那天我在老刘家用了晚饭,聊了很久。从老刘朴实的话语中,我了解了科克墩村的变迁;了解了他在这里一呆就是几十年的执著,我了解了他要给村里通柏油路、通自来水、建安居房等一个个心愿。晚上,我们又一起走访了几户村民家。从维吾尔族村民对老刘敬重的眼神中,从他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憧憬中,我更加理解了老刘。

影片还记述了那次特殊的“上访”。那是2011年的一个冬天,窗外大雪纷飞,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乡信访干事急匆匆地跑进时任乡党委书记的“我”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书记,科克墩村十几个村民来上访了。”我心想,科克墩村几十年无一人上访,怎么一来就是群体上访。我当即跑出办公室,一眼见到该村十分熟悉的村民空都孜,我一边把群众请到会议室,一边向空都孜了解情况。当听到村民是为了阻止老刘退休的事来找乡党委时,我才松了口气,并答应群众代表,尽量做通老刘的工作,让他继续带领大家干。

原来是几天前,乡党建办按程序对科克墩村换届选举人选进行群众推荐。老刘又一次以全票被推荐为村委会主任候选人。在宣读推荐结果时,老刘说:“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我退下去,让年轻人干,你们还是推荐别人吧。”话音刚落,村民们就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刘书记不能退休。”“科克墩村不能没有他。”再后来就出现了村民们到乡里集体“上访”的一幕。

第二天,我把老刘请到办公室,面对年过花甲、满脸沧桑和十分疲惫的他,我怎么也无法开口让他再干下去。可面对村民的苦苦哀求,我还是告诉了他乡亲们的心愿。老刘久久无语,最后说与家里人再商量一下,3天后给我答复。

3天后,老刘来到我的办公室,他说:“我想通了,群众需要我,我就继续干吧。”

一个月后,老刘在科克墩村“两委”换届选举大会上,第六次以全票当选为村支书兼任村委会主任。加上担任村委会会计、村委会副主任的时间,他在村干部岗位上整整干了43年。

几十年来,老刘把一生的心血献给了科克墩村,献给了科克墩村的村民。几十年“深藏”偏僻落后的小村庄,老刘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始终与困难群众对比,与贫困农民同甘共苦。正是这种不管深藏地里多久、依然闪闪发光的“金子精神”,支撑了群众心中的那片“天”,支撑了自己心里的那杆“秤”;支撑了数十年如一日他对群众的大爱、对党的事业的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