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路边野餐》观后感:你看懂了这部影片了吗大纲

《路边野餐》观后感:你看懂了这部影片了吗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W 次

导语:最近有一部电影饱受好评,然而它却快要下画了,那就是《路边野餐》。小编收集整理了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路边野餐》观后感:你看懂了这部影片了吗

  《路边野餐》观后感:

有这么一部文艺电影,即将要在院线上映,它就是曾经定了6月3日逃过档的《路边野餐》。说起这部电影,是我看完《百鸟朝凤》之后跟影友讨论,无意中被提及才知道的小众片。网上搜一搜获奖记录:

* 2015法国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气球”奖

* 2015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亚洲电影观察团推荐奖

* 2015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名奖

* 2016土耳其伊斯坦堡独立电影节:金奖、影评人奖

* 2016西班牙加纳利群岛拉斯帕尔马斯国际电影节:金奖

* 2016墨西哥UNAM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 2016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

无论怎么看,都可以跟“牛逼”这个词扯上关系。好吧,支持国产好电影,影迷有责,影评人也有责,于是我默默地关注了它。

一部文艺片要在商业院线绝处逢生,动用资源宣传当然能理解,我有幸借用了些身份参与其中一场格瓦拉的试片见面会专场。专场设在高大上CBD影城的一个中厅,虽然只有一条欢迎横幅,但到访的媒体却不少。

既然知道导演要来,相信观后肯定有互动,于是开映前夕,我揉了揉闭目不过一分钟的眼睛,抖擞了一下肩膀,正坐黄金席位板直腰,心想:好歹自己也是个业余货,看看能不能争取个发言机会!!

于是……

110分钟过去了……

随着电影落幕,我一脸懵逼!

意料之中,导演毕赣亲临现场参与互动,意料之外,这片子到底说了些啥?

我勒个去,我连“提问环节”都不敢举手,压根儿想不出问题!

环节总共三人问了大概五个问题,除去深深的寒暄套路,其实也就两个针对影片的疑惑问题。虽然导演都能正面回答,但是想想,这部电影,只问两个问题能行么?

绝 ! 对 ! 不 ! 够 !

难到拍完全场大合照就灰溜溜地回去么?想发朋友圈嘛!这逼我觉得也装不下,于是挠头加进线上讨论群请教。惊喜的是,导演毕赣也进群逐一回答观众的疑问,排山倒海的问题蜂拥刷屏,他也的确做到了有问必答,很亲民没架子,这点我欣赏!

首先表个态,虽然我一刷没看懂,但不代表它是烂片,只能用“另类”来形容,因为它的优秀在于新颖。其次,导演用了很低的成本(据说十几万)完成了这部奇妙的作品。

电影没有开头,亮屏马上插入到故事的生活之中,一座山区小诊所,等电来了,两个医生就开始工作。导演曾解释过,在此之前的诊所是停电状态,如同电影开场前“什么都看不见”。

影片的功夫几乎下在光影构图和动静交错的镜头方面,做出新颖别致,独树一格。导演自己说过,他不打算拍所谓“最好”的电影,而是希望去尝试其他的导演没有用过的创新手法。

在这部剧情茫然的'电影当中,有一段堪称载入电影史册的42分钟的远距离运动长镜头,最容易被观众记住,它不单单是摄影师的功劳,连被忽略的录音师,和现场调度也特值得佩服。简直就把2D电影都拍出3D感觉,游历了一遍黔东南山区风光。

导演还提及过,电影里除了卫卫(成年男)和洋洋,几乎没有专业演员;因此,看见数不清的人物都是浑然天成的自然与散漫。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讲什么?其实它只是一部虚幻真实交替的流水作业。时而梦境,时而现实。影片里,我们看到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这些隐晦的东西,有实际存在的流淌也可能是主人公陈升的惶然幻想。虽然可以用心留意对白知晓大概,但实话说,剧情无关紧要啦。

我在讨论群里提出的问题是电影里“野人”代表了什么?

导演回答:是作为重要的时间标记,针对那起车祸来说;其次也有解读为“恐惧”,间接让观众观影时,带有“心理依靠”。

所谓维度的标记,还有“录音磁带”和带给故人的“衣服”,借用这些“标记”,导演在空间和时间上作了文章,但都必须费脑力深层挖掘才能领悟。

接上全片两个高潮点,是陈升撩妹唱“小茉莉”和尾声两列火车相遇一刻的“倒时钟”,最让人印象深刻和感动。导演在这里提及过,原本拍了60分钟的长镜头,因为“小茉莉”已经达到情绪释放的最高点,不能因为想长而长,该结束就让它完美地结束,所有把后面18分钟与母亲相遇的情节砍掉。

关于洋洋这个突然蹦出来的角色,导演解释到:写这一段剧本时,陈升进入这个地方,可能太孤单了,就想有一个人在某一种维度上跟他接近,所以就把卫卫喜欢的那个人(洋洋)提了出来。

关于《路边野餐》这个片名,几乎没有人能解释通,当我在看片时,还十分期待,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野餐”?结果只记陈升和卫卫一起吃了两碗粉……尽管导演长篇大论的解释,我听后理解为:片名是导演随便瞎改的(任性、会玩),缘于影片原名叫《惶然录》,因为名字太阴郁被发行商毙了。

有人说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是画,而毕赣的《路边野餐》是诗。

是的,这部电影里面充满大量由陈升念出的神秘诗词。

这些诗词是导演从小到大有感而写,并且收录到台湾出版的同名诗集当中。

以诗带影,整部电影都是由导演成长的感悟编织形成,他说过,电影里每一段历程都有他曾经的身影印记。

诗是好诗,但不是人人能懂,正如古文基础差,会念都未必能猜到。

一首诗词在不同读者心目中可以有一百种感觉,只要用心去看镜头感受,试图读透里面心思或许徒劳,因为它只是一首诗!

话说回来,缺乏耐心和心思的观众,还是不建议去看,不然就是十脸懵逼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