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传奇剧《满床笏》观后感

传奇剧《满床笏》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清代传奇剧《满床笏》因全剧三十六出中含有《醋表》、《醋义》、《醋成》、《醋感》、《醋授》、《醋功》、《醋锦》、《醋阻》、《醋致》、《醋慨》十出,故又名《十醋记》,一部命运的悲剧。我最早接触“满床笏”这个词还是通过《红楼梦》当中那首著名的《好了歌》注:

传奇剧《满床笏》观后感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当时我对这个典故还不太了解,直到上大学后接触到了中国戏曲才知道它讲的是唐代郭子仪大寿时家中七子八婿堆笏满床的故事。遗憾的是很久以来一直没能欣赏到《满床笏》的舞台演出,直到今年五月看了苏州昆剧院排演的昆曲《满床笏》:龚寿、纳妾、跪门、求子、后纳这五折后才使我进一步了解了这个亦喜亦悲的故事,于是便有了这篇迟到的评论。

节度使龚敬不惑之年仍乏嗣无后,妻子师氏聪明干练,对家里的事情可谓举重若轻,对丈夫也同样“家规严紧”,别说是丈夫找别的女人,就连家里的丫鬟都不许他多看一眼,管的我们这位堂堂的节度使大人对于家里的大事小事是样样唯命是从,似乎倒也省心。可唯独乏嗣之事一直是龚敬心里的一快心病,有心纳妾以延续香火——又不敢向夫人提起,只得偷偷地命中军去找一个女人,想待日后生米煮成熟饭了再跟夫人慢慢说。

龚敬四十大寿这天中军告诉他“事情办妥了”。龚敬自然怕惹来“河东狮吼”,加上自己刚好又有重要公事要做,于是就把这个找来的女人先安置在前院厢房,自己先离开了。然而毕竟纸里包不住火,没多久师氏夫人就发现了藏在厢房里的秘密。原来这个女人名叫肖氏,因家中贫寒无钱交纳官粮情愿被无奈的父亲卖给别人做妾。师氏夫人同情她的遭遇,也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便很得体地赠给了肖氏银两打发她回家去了。等龚敬回来发现肖氏不见了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只得“跪门”向夫人请罪。丈夫服软了,聪明的师氏夫人自然是见好就收——饶了他。其实师氏何尝不知道丈夫偷着纳妾是因为什么,因为“无后之事”也同样困扰着师氏。无奈的她只得拜佛求子。

不久龚敬又接到了肖氏父亲的来信,原来别人听说肖氏曾被节度使买去因而都不敢再上门求娶,因此希望龚敬再收下肖氏,而此时龚敬也正对肖氏念念不忘。面对眼下这个局面师氏似乎感到了事情的严重,虽然表面上仍然禁止丈夫纳妾,但最终还是把肖氏偷偷接进了门,并最终亲自把自己的丈夫推进了洞房……

全剧演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随着大幕的落下而散去。对于故事本身无论是龚敬慑于礼法的“惧内”还是师氏作为一个优秀女人的聪明干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论是龚敬还是师氏,他们身上都有“软肋”。龚敬的“软肋”是“惧内”而师氏的“软肋”则是“无后”,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们二人的所谓“软肋”其实也是有本质区别的。

龚敬的“软肋”是相对的,充其量只是他的个人行为,是他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等等个人因素所至。而在他的背后却站着礼教、法律以及舆论的后盾。

《满床笏》讲的是唐代的故事,而唐代的法律是礼、法合一的,并由此归定了夫妻双方的各项义务、权利、权限等。记载唐代法律的《唐律疏议》对于夫妻关系的规定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夫尊妻卑”一种是“敬妻”,其中“夫尊妻卑”的思想在唐代法律上表现得十分具体,例如视妻为“卑幼”强调“从夫”、“夫为妇天”等相关法律内容。而“敬妻”思想的法律大多是针对丈夫的,以约束其行为。应该说唐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妻子在家庭内的地位但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加以变通使用,具有限制性。所以唐代法律及其执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夫妻间的性别秩序是以“夫尊妻卑”为实质以“敬妻”思想为辅助。(相关内容参见北京大学崔碧茹《唐代法律中的夫妻之间性别秩序研究》)因此可以说在礼和法两方面龚敬是占了绝对的优势。

然而礼法天平的倾斜似乎并没有使龚敬增加自信的砝码。四十大寿这天,前来庆贺的同僚都被夫人的几句话挡在了门外,而他自己只是做了一个“传声筒”在那里“是,是,是……”地重复夫人的话。龚敬所处的年代可不是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年代,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的节度使,他周围的人会怎么看他,怎么说他?也许会像古天乐、张柏芝演的《河东狮吼》其中那个经典动作那样——我们鄙视你!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测。

然而事实上《满床笏》中确实有着某种舆论压力。例如一开场苍头就说道:“四十无后当纳妾……”。也正是这句无凭无据的闲话几乎成了龚敬夫妇命运的转折。龚敬因为这句话为自己找到了纳妾的“理论基础”,而师氏也因为这句话将要失去自己在家里甚至在丈夫心里的地位。与前面提到的龚敬的“软肋”是相对的不同,师氏的“软肋”则是绝对的,从而进一步决定了笼罩在她身上的悲剧性命运。

师氏其实是个聪明干练而且善良的女人,这些通过“龚寿”、“纳妾”两场都可以看出。但是在这里我们又要回到前面重复多次的矛盾“无后”上来。“无后”是她的软肋,更是一副悬在她头上的——“双刀”。一把是来自礼教与社会的,其结果是给她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而另一把则来自她的丈夫,其结果是直接导致自己在家庭甚至自己丈夫心中的地位的动摇。

应当注意到的是师氏一开始对于来自丈夫的这一威胁还是应对自如的。例如她放走肖氏的做法就做的有礼有节,并且巧妙地利用了丈夫的惧内而占据主动,在丈夫发现事情败露后又成功地以欺瞒妻房和趁人之危之名将矛盾转移至丈夫身上,可谓步步为营。而对于无后一事,师氏同样采取了转移矛盾的方法开始拜佛。其实之所以我认为她这样做也是转移矛盾是因为在中国特别是民间很早就有积德行善将会得子的说法,因此我说师氏此时的做法也是一种巧妙地化解矛盾的方式。然而事情并不像师氏预期得那样风平浪静,因为没过多久肖氏的父亲就来信说无人敢娶肖氏,而龚敬又对其念念不忘。此时肖氏感到了强烈地不安。因此她决定变被动为主动:主动把肖氏偷偷接来。在她看来这样做无论是龚敬还是肖氏都会念她的好,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然而我认为正是从这一刻起才正是其悲剧性命运的开始。

之所以认为师氏这个决定是其悲剧性命运的开始是因为:首先,她这样做破了例,突破了其一贯的禁止丈夫纳妾的原则。允许龚敬纳妾说明她对“双刀”的威慑屈服了。第二,这个口子一开其地位也必将产生动摇。这一点她自己也应该意识到了,所以最后“纳妾”一场当她把丈夫推进洞房后自己似乎也有些恍惚了。第三,师氏允许丈夫纳妾实际上是把对女人的选择权交给了丈夫。这一夜她亲手把自己的丈夫推给了别的女人而以后还有多少次?等待她的命运又将是什么?难道这样做真的能解决问题吗?这样的社会她做出这样的决定还会有翻盘的可能吗?对于这一切此时的师氏自己也不知道,回想起自己以往的生活她对自己的前途是茫然的。在舞台上师氏的动作明显是恍惚的而这也正是她此时心情的生动表现。

其实无论师氏还是肖氏在那个社会决定她们命运的是什么?我觉得就是生孩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无论是爵位的承袭还是财富的继承一般是讲求嫡长子继承的。师氏夫人多年来一直无后,而肖氏能否生子谁都不可预测。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师氏其实是在做着一场几乎没有赢的希望的赌博。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剧中另一个命运悲惨的女人——肖氏。肖氏可以说自始至终没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先是被父亲卖了换钱,后又被人买了做妾以传宗接代。但却从没有人替她考虑。这也许就是当时女性的命运:不争取权利,就被权利征服。

《满床笏》是喜剧,不假。因为他讲的是郭子仪荣华富贵至极的故事,在以前它曾是读书人的一个美丽的梦想。说它是悲剧,也不假。因为不要忘了《满床笏》还有另外一个看似奇怪名字《十醋记》,它同样讲了节度使龚敬纳妾的风波。现在很多介绍《十醋记》的文章提到这个名字时往往都爱说师氏夫人“善妒”爱“吃醋”。的确,师氏善妒不假而这份嫉妒背后也许正是师氏内心深深地无力和强烈地不安。说到无力,她既无力改变自身无子的事实更无力改变社会礼法制度,说到不安则同样来自家庭来自社会,而这一切便构成了她的悲剧性命运。醋是酸的,然而比醋更酸的也许是无奈的心酸。不知当龚敬与肖氏共度春宵之时,可曾了解门外师氏夫人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