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实用】写端午的作文三篇

【实用】写端午的作文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1W 次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端午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写端午的作文三篇

写端午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

过端午节必然是少不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了。上午,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包粽子,午饭我们就吃粽子。

吃过粽子,才十二点,我们全家就出发去看赛龙舟了。我们本想早点去占个好位子,没想到已经来满了人,把这条几里长的湖围了个水泄不通。这时,比赛还没开始,我们全家在茫茫人海中挤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挤进去。人来得越来越多了,想要挤进去也越来越难了。有些人挤不进去,索性跑到人家房顶上去看。我们随后也跑到房顶上去。

一点多,比赛就要开始了,赛场边上挤满了无数的男女老少。鳞次栉比的房屋顶上也挤满了人。就连不远的小山坡上也挤满了人。在这人的海洋中,我看到了人们那不肯退让,即使再小的缝隙我也要挤进去的心。那不肯屈服,不肯退让的精神。看着这人的海洋,我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多壮观的场面啊。”

比赛开始了。先是男子预赛。双方队员准备好,裁判员一声令下,双方立刻划起来。比赛进行地非常激烈,湖中的水被船桨拍得满天飞,还有啦啦队在湖边助兴,鼓号队打起鼓吹起号;人们在岸边呐喊。在这震耳欲聋的人声中,我隐约听见人们在喊。“龙马队,加油。”这时,龙舟已快到岸了,双方队员还是各不相让。忽然间,“龙马队”一个箭步冲了上去,超过了另一艘龙舟。“龙马队”果然不负大家重托,在预赛中得了个冠军。

接着进行的'是女子预赛。正当比赛进行地非常激烈时,天空中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大雨似乎是老天赐给队员们的考验。但队员们还是毫不示弱,反而速度更加快了。

雨越来越大,人们纷纷打起雨伞,五颜六色的伞汇集成了海洋,红的,黑的,绿的,花的……给节日添了许多喜庆。

雨丝毫没有要减弱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比赛也进行得越加激烈,这大雨没有给人们带来任何阻挡,没有一个人看见大雨返身回家的。

总决赛比完后,雨却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远处出现了一座七色的彩虹。多美啊。

四川的孩子们,你们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在看赛龙舟呢。

写端午的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说到端午节你一定会想到吃粽子和赛龙舟,但在我的故乡,端午节是家庭团聚的日子,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是,每逢佳节总是儿子带着儿媳和孙子回家,而端午节是父母接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外孙回家过节,所以端午节也叫女儿节。

今年,因为爷爷病重的原因,我们并没有回外婆家,而是去了爷爷家。刚到家门口就瞧见门上窗上插着很多枝艾枝,凑近闻一闻,有股淡淡的艾叶香味,奶奶说艾叶放在门前、窗边,可以辟邪、避灾保平安,同时还可以驱蚊,去百病呢。

为了接待我们,奶奶准备了一顿很丰盛的家宴,红烧鱼、糖醋排骨、炖老母鸡、白蘑菇炒肉,等菜肴轮番登上了餐桌,以往见到美食就不要命的我,今天却非常节制,你一定在想我这是为什么呢?瞧!压轴菜闪亮登场了,三角体的身材,外面穿着一层绿衣,拴着细长的红绳子——“粽子来喽!”我和妹妹高兴的叫喊着。她眼疾手快,抢到了一个肉馅的,我也毫不示弱,得到了一个我最喜欢咸蛋黄口味,闻着粽子特有的香味,糯米和蛋黄的香甜在舌尖上来回的游荡,再加上它可是八十岁的奶奶昨晚熬夜亲自包的',里面藏着对儿女一份份浓浓的爱意。所以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正是农忙的时候,吃完粽子的儿女们为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孝心纷纷卷起裤角走下田里,弯着腰,手脚麻利,飞快的为秧苗直立起身子,不一会,大捆的秧苗就全插完了。小孩们站在田埂上给他们鼓掌加油。一棵棵已经插好的秧苗站在田野里,像一位位穿着绿衣的战士们,整整齐齐,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远处的一排排大树就像是坚固的城墙,等待着秋收的到来。

不知不觉间,一天过去了,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快乐,我很喜欢端午节,你呢?

写端午的作文 篇3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 ,必须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