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煮饺子作文

煮饺子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8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煮饺子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煮饺子作文

煮饺子作文1

“今天你来煮饺子吧。”妈妈对我说。我听了,信心十足地说:“不就是煮饺子吗,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今天就我来煮饺子!”虽然我以前还从来没有煮过饺子,可是也看到过爸爸妈妈煮饺子,还有点印象,煮饺子看起来并不难。我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出冻着的饺子,冰凉冰凉的,我对自己煮饺子满怀信心!

可是刚到开火的时候,就遇到了麻烦,我把煤气拧开,就听见“嘶嘶”的煤气声,我赶紧关上,火没有打着,生怕漏气,这可是太危险了,我扭开煤气开关好几次,都没有把火打开,我急得有点不之所错,急忙向妈妈请教,妈妈让我按着开关拧,我小心翼翼地试了一下,果然,蓝色的火焰瞬间扑了上来,火终于打着了,我稍微松了口气。

我先倒了半锅的清水,等水煮开了,放入饺子,放饺子的时候,我真怕水会溅出来烫着我,就站在离锅很远的地方,扔饺子,锅里的水都溅了出来,妈妈看到了对我说:"你别站这么远,站近一点,把饺子慢慢顺着锅边放进去,水就不会溅出来了,也不会烫到你。”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饺子顺着锅边轻轻放进去,一个个饺子就像滑滑梯一样滑进了锅里,水果然没有溅出来,然后我拿起勺子,像模像样地推了推饺子,不让饺子粘在一起,可是毫无经验的我,一使劲,一个饺子就被我从锅里推了出来,我手忙脚乱的去捡饺子,慌乱之中,勺子也不知道扔哪里了,真是狼狈极了!好不容易饺子都老实的呆在锅里了,我盖上锅盖,等着水开,等了一会,我看到锅里冒了热气,我知道水开了,我赶紧去掀锅盖,刚一拿起锅盖,就被锅盖烫了手,锅盖差点就被我扔在了地上,我尖叫着:烫死我了,烫死我了!”边坚持着把锅盖放到了一边,赶紧在锅里加了半碗凉水,就这样,我严格按照饺子包装上的说明添了三次冷水,然后改成中火又煮了几分钟,我站在锅边,看着锅里翻腾的饺子,心想:“煮饺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饺子一个个漂了起来,妈妈说饺子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捞上一个饺子小心的尝了一小口,啊,真香,味道美极了,似乎比爸爸妈妈煮的饺子还好吃,我得意的笑了。

这是我第一次煮饺子,虽然有点狼狈,但是我想:以后我会慢慢掌握煮饺子的技巧,以后我也可以自己做饭吃了,我饿不着了!

煮饺子作文2

盼望着,盼望着,我最盼望的春节到了。因为,过年我不仅可以看喜欢的动画片,更重要的是吃饺子。

农历大年三十,一早来到爷爷家,就忙活开了,大人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只见,爸爸忙着剁馅子,爷爷忙着跟面,奶奶忙着调馅子。等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大娘跟妈妈就开始包饺子,妈妈负责压皮子,大娘负责包,我跟姐姐在旁边学习,一个个饺子就像元宝似的,一圈圈的放到板子上,就像一家人一样,团团圆圆在一起。正当我想地入神时,爸爸突然问我:“你知道吃饺子的传说吗?”

妈见我直挠头,就给我解释: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煎熬羊肉、辣椒跟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

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不同的饺子馅还有不同的寓意,韭菜馅代表长长久久,豆腐馅代表生活富裕,白菜馅代表清清白白。

我们说着说着,饺子就包好了,爸爸跟我、姐姐就忙着贴春联,妈妈忙着去下水饺,春联贴完,放完鞭炮,热腾腾的水饺就上桌了。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我想:饺子不仅好吃,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还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代表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

煮饺子作文3

从去年学校开展了乒乓球活动以来,我就迷上了打乒乓球。下课就和同学们比赛,也是三局两胜,11分值,俨然国家队的阵容。可是经常把球打坏,有时破了,有时瘪了,买球也花去我不少的零花钱。怎么解决呢?

有一次体育课上,老师教我们学发球,在发球机上练习,就有不少的球让机器挤瘪了,老师吩咐我们把瘪球放在一个不锈钢盆里,下课后往盆里放些水,放到电磁炉上煮。笑的我们:“老师要请我们吃“乒乓饺子”啦!”笑归笑,只见盆里的瘪球慢慢的鼓起来,真和煮饺子一样圆鼓鼓的飘在水面上。真神了!瘪的'乒乓球热水一煮就恢复原样,照样好用。找到解决瘪球的方法了。可是什么道理呢?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我上网查阅一番。

原来这是由于乒乓球里的空气热后体积膨胀,把原来瘪的地方顶起来,乒乓球就修复好了。气体不仅有受膨胀的特性,而且遇冷还会收缩呢,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热胀冷缩。

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的这种性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比如,往自行车的车把上套塑料套时,先用热水汤一下塑料套,在往车把上套,由于热膨胀,就比较容易地将塑料套套上。过一会儿,塑料套遇冷收缩,就能紧紧地套在车把上了。而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如果灌得太满,水受热后体积膨胀,会从壶里溢出。因此就要想办法防止热胀冷缩造成的危害。比如,夏天架电线时要价得松一些,以防止冬天电线遇冷收缩时断了;冬天铺设铁轨时,铁轨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也是为了防止夏天铁轨受热,膨胀使衔接处凸起来,容易发生火车出轨事故;为了使桥梁有膨胀和收缩的余地,同样在桥梁上设置伸缩缝,以便不会发生翘曲;夏天不要把自行车内胎的气打得太足,防止空气受热膨胀,使内胎爆裂,也是同样的道理。

生活的大课堂中知识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善不善于发现,希望我们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煮饺子作文4

今天的回家作业有点特别——老师要求我们回家做一顿饭。这让我很紧张,因为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都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型的孩子,极其缺少生活经验。这还是我第一次学做饭。

我觉得一日三餐里应该要数早饭最容易一些,于是我决定给全家人煮饺子吃,就像妈妈进行了专业的咨询。我看妈妈煮饺子时好像还挺容易的,可自己真要做起来居然还是觉得好难好难。我反复研读了妈妈给我的“煮饺子宝典”,却迟迟没有开工。虽然还没开始,手上却已经紧张得冒出了冷汗,但我还是决定绝不打退堂鼓,再害怕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暗暗地下为自己打足气,我准备开工!首先拿起锅,往锅里加些自来水。可多少水才算合适呢?我拿不定注意,后来一想,多一点总比不够好,就又往锅里加了些。打开煤气灶的开关是需要勇气的,我“啪”的一拧,火一下子冒出来了,吓得我大叫加大跳。好在有惊无险,顺利开火。

然后我就在边上等着水开。只见一开始锅里没什么动静,过了几分钟,锅的边沿开始有了小气泡。后来,气泡越来越多,从周边向中心包抄。包围圈越来越小,直到中心点的水也开始跳起了狂舞,我便小心翼翼地把饺子一个一个地扔进锅里。锅里一下子恢复了平静,只一会功夫水就推动饺子们开始跳起了群舞。我又往锅里添了半碗冷水;再等水开,再添水。这个动作重复三次,等饺子都浮起来了,饺子算是烧熟了。

看着锅里冒出来的热气,看着一个个渐渐浮起来的饺子,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赶紧把饺子捞进了碗里。我觉得好有成就感,因为是第一次煮饺子,居然还成功了。

我慢慢地吃着饺子,心里很是得意!这可不是别人烧的,是我自煮的饺子呢!第一次煮饺子给了我很多快乐、很多收获,原来尝试新的事物,会有新的发现;勇于发挥能力,就会有新的本领。

煮饺子作文5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跟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跟“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饺子因所包的馅跟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跟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跟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