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负重前的勤奋的散文

负重前的勤奋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W 次

张建宁的成功,完全凭借的是勤奋。作为身居山城淳化、农家出身的文化打工者,近日随着他的第三本作品集《耕者情怀》的出版,众多读者对他更是钦佩不已。

负重前的勤奋的散文

上世纪八十年代,带着改变生活命运的美好梦想,张建宁踏上了打工路,到西安、泾阳等地从事建筑、砖瓦行业,每天汗水洒了不少,却挣着那可怜巴巴的3元钱工资。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后,他总是翻看从家中带去的一些书籍,汲取精神营养。因为在当年班主任孙培让老师的熏陶下,不善言谈的他深深爱上了文学创作。

有人说,外面漂泊的世界很精彩,可建宁却感觉到外面的世界又很无奈。短短的几年打工生涯结束后,孤独的他只身一人,步履匆匆地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淳化县胡家庙镇庄里村,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一头耕牛在田野劳作起来。一次偶然机会,经别人推荐,张建宁成为一名代课老师,整天除了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外,他时常利用闲余时间,阅读名著,练习写作,笔耕不辍,且时常有“豆腐块”见诸报端。1998年12月,张建宁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县人武部的大门,在搞好文学创作的情况下,专职从事起新闻报道工作。

“万事开头难”。10多年前,刚涉足创作道路的那阵子,张建宁苦辣酸甜悉数尝遍。每次劳作回到家中,铺开稿纸,熬油点灯,亲戚朋友不理解,埋怨声声;果树作务管理技术跟不上,自己囊中羞涩,邻居们热嘲冷讽袭来,他一一承受着。

那年秋季,张建宁深入那家村采访。有人告诉他,该村烈士陵墓墓地人为破坏严重。有着新闻职业道德的他奋笔疾书,呼吁县上有关部门保护整修。虽说墓地得到了保护,可他却遭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当时的那种滋味确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可想起当初的作家梦想,张建宁又重新苦苦耕耘在方格天地间。他曾经给自己定下每周写两篇稿件的.目标,只要脑海中有了创作的灵感,哪怕是睡到半夜三更,都要从床上爬起,伏案创作,始终无怨无悔。

有这样一首歌唱道:“生活的路啊!有苦也有甜…….”在张建宁的人生情感世界,快乐和忧愁并存。烦恼的事,莫过于拮据的家庭消费;高兴的事情恐怕要算看到书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印在报端上,那种喜悦劲,真的无法形容。经过多年的勤奋耕耘,张建宁终于获得丰硕的成果,1000多篇反映淳化县域经济建设、公安干警风采、人武部正规化全面建设的稿件相继在《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西北民兵》、《陕西日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西部法制报》、《咸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或播出。

如今,兼顾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张建宁更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散文、随笔写作上。从2007年到现在,先后出版的《笔下春秋》、《如戏人生》、《耕者情怀》等约30万字的作品集,便是他全部艺术创作的结晶。已成为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淳化县作家协会理事的他还不满足,依旧如一头负重的老黄牛,在孜孜不倦勤奋地耕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