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马艳红散文

马艳红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9W 次

乡土年味儿(一)

马艳红散文

过大年,看大戏,锣鼓钪锵,弦乐悠扬而起。已经好多年没有这种感受了。闻听西万镇有古戏台也有演出,兴起驱车二十里乡下看演出去。

记忆里奶奶爱看戏,以前怀府老广场有个古戏台,春节从正月初九开始有文艺汇演,每个乡镇都有戏曲节目来表演。

夜幕降临前,我们已早早在台下了,坐着自带的小板凳等候。跟着舞台上的剧情走,听他们唱,陪他们哭,与他们笑。直到节目结束,才依依不舍离去。

旧城改造后,再难寻觅戏台踪迹,今日在乡下小镇,好像又回到了儿时,一股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一下车,就有老乡热情地说二点半开始,还有二十分呢。

于是就到西边的健身器材玩了一会儿,看来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挺丰富的,农闲之余一点儿不枯燥。

空地上人越来越多,台下方圆百米已聚满了人。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开三轮车,骑电动车的人,自觉与坐板凳的人拉开距离,大家很有礼貌,没有拥挤争吵的现象。

左面字幕上打出《抬花轿》,安阳市青年豫剧团演出。演员们也不容易,春节送戏下乡,不能与家人团圆。没来之前,我还以为是村上的老百姓自编自演的剧目,没想到大家的欣赏水平提高,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提高了。

豫剧《抬花轿》,早期又称《文武换亲》、《香囊记》,是豫剧花旦的看家戏,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出戏。

尤其是到了农村娶亲的时候,大喇叭里总少不了《抬花轿》里面的精彩唱段,像“府门外三声炮惊天动地”更是耳熟能详,大人小孩都能哼哼出个一二三来。

至今农村的春节也没爆竹声声,烟花一地了,但是这笙箫管笛,唢呐声随风飘~滴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哒~滴滴滴滴哒哒哒哒哒生生如细~众乡亲们只听得~如醉如迷

在这欢乐的气氛里,我拿起手机拍照,想留住这美好的瞬间,留住这久违的年味儿!

墨上中国情(二)

山水之乐,饱眼眸,乐于心。今应兆淑姐之邀一起焦作博物馆观看山水画展。在向导的指引下,我们开始游览。听说向导还是北大毕业生,我不禁有点仰慕。

且看一幅幅画轴悬挂墙壁上,犹如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漫步画廊,膜拜大师高超之技艺,勾勒墨染都一一浸透笔力之功,巍峨高耸的山峰,错落有致,惊叹!

有一幅题名《清秋》,大家开玩笑说专门给我画的。结构布局合理,大小匀称,云绕山头出,溪水松涧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间平地处,几所茅屋错落有致。画者轻轻几笔一勾,跃然纸上。

一幅《故乡月》引起我的注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王维的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空中一轮明月,下面的桥洞也是圆形,并且泉水中有月亮的'倒影。月是故乡明,一幅画引起多少远在天涯的人的乡愁啊。

有的把曲折的石径刻画的银蛇起舞,有的把青松着墨多几点更显苍劲。

我见识浅,以为中国画就是墨与水的调和,浓淡相宜来刻画主题。今日大开眼界,画技里已溶入了油画色调,有朱红颜丽而发,把满山红叶表达的淋漓尽致,犹如燃烧的火焰一般。

有的山峦间点缀一些土黄色,更贴尽地气,质感更强。

最扣人心弦,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李弘林老师的画,大气磅礴,技压群芳。色彩夺目,真个是青山悠悠,画不尽的山水缘。

尽赏山水画,别韵翰墨情。山阳城卧龙藏虎,银笺上显尽风流。我们身临其境,也从中感受了美,娱悦了心,增长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