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当孩子屡次回答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知道出问题了散文

当孩子屡次回答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知道出问题了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1W 次

人会本能的逃避难的事情,趋向于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是我跟孩子相处过程中再次确认的现象。

当孩子屡次回答我不知道的时候,我知道出问题了散文

以前我以为只有成人才有畏难情绪,比如我自己,考试的时候习惯挑简单的题目先做;工作的时候,也喜欢先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再去想方设法向难题进攻。

而眼前这个四五岁的小朋友,最近也出现这种状态。比如在玩乐高的时候,一开始按着图纸索引,一点点地搭,但是一到比较复杂的工序,他就使劲折腾几下,不行,就把乐高抛在一边玩其它的了;或者就大喊“妈妈”,让我帮他搞定,而他自顾自挑简单的继续拼搭了。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先问他“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他都会很清楚的告诉我“这里太难搭了,我不会”这个时候我知道不能手脚勤快地帮他做了,“这个步骤是要……你搭不了,所以很着急,还有点生气,对吗?”运用了学到的共情絮絮叨叨,“妈妈看到了,这个比刚才那些是难了一点点,那让我们想想要怎么办呢?”尽管孩子没有刚才那么生气和着急了,但是也明显摆出一种无所谓的样子,也拒绝想办法“妈妈,你帮我搭吧。”我没有帮他,仍然坚持“你看,你为什么搭不了,原因是……那么我们可以改变一下这里……”。孩子看了我一眼,很没耐心地在一旁催促带请求“妈妈,还是你帮我搭下吧。”我知道他开始逃避了,准备好的“有条理地引导”“首先……然后……其次……最后……”“发现问题-表达共情-引导表述-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反复练习”什么的都化为泡沫,就在“找出问题,引导表述”后,孩子拒绝动手动脑,直接拿来主义“让妈妈搭”。

这个时候无疑给我抛出了一个难题,眼下直接帮他搭好显然是不对的,但是不帮他搭,按我所谓的“引导”来,似乎也没有达到效果的迹象,孩子的反应是根本不吃我这一套。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后我只好跟他说“现在妈妈很忙,帮你搭也没时间,要么你自己先按刚才妈妈说的再试试看,要么你等妈妈忙玩了再说。”我当然不是真得很忙,我是没有想好应对的办法,对于这种突发事件,没有教育机智的我,脑容量显然不足,不知道怎么应变,只好给自己暂缓(或者逃避)“你可以继续搭其他几个部分,说不定搭完那些,再搭这些就会了”。

之后,我暂时离开了,这时候我真的佩服那些育儿大咖能在不同时段,随时发生的场景下想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我本能地拿起手机找度娘帮忙,结果自然是一堆的“如何如何引导”,显然万能宝典目前不适合我跟我的孩子。

就这个“畏难”现象我观察他一段时间了,不光他喜爱的乐高,画画,还包括读绘本,做科学小实验,玩耍。只要问他“你知道为什么吗?”他肯定想都不想的回答“我不知道”,你都没说完“动动你的小脑筋”。大多数时候是“真的不知道”,少数时候“是知道的”(我很清楚他知道的情况下),更多时候是“连想都不行想”,但是他一概回答“不知道”。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省。

我不是学教育学的,也没学过儿童心理学,看来有必要去学习下了。以我的直觉和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孩子天性中的偷懒因子被我激发了。遇到难题找大人帮忙,虽然我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在生活中,我无意识地给他太多的关注,包括吃喝拉撒,像大多数妈妈一样,勤快无敌,大包大揽。平时喝的水是我给他调到适宜温度的,吃饭的时候会喋喋不休地提醒“别烫着”,天冷的时候,大小便怕他着凉,总是顺势帮他褪下裤子,完事后,还帮他提裤子拉衣服。其实这些他都会,反倒经过我这么一伺候,过了个冬天,反而能力退化了。该深刻反省的是我。在我的“过度勤快”下,孩子自然习以为常,惰性泛滥。

其次,孩子不善于表达。一方面是遗传了我们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另外一方面在他回答的时候,家里长辈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纠正他。因为我深刻地记得以前他从来不说“我不知道”,而是会乱七八糟,天马行空的瞎说一番,孩子嘴巴跟不上脑子,难免有时候会结巴,这个时候特别是老人总会强调“慢慢说,要这样说”几次下来,孩子都不知道说到哪了,后面干脆不说了。另外就是对他的表述,我们没有及时抛出问题,让他不断追随问题,只是中间很友好的“嗯,啊,这么回事啊”“那你觉得会怎样” “你觉得做的对不对呢”等简单的回答,显然再设置问题的能力不够,没有充分激发他表达的欲望。

另外,孩子怕说错,他也有自尊心。特别是几个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老师会不时提几个小问题。外向的小朋友举手回答,表现很积极;内向的小朋友等着老师点名叫,而且声音小得很,如果被外向的小朋友大声纠正“说的不对……”立马变得不出声,一副怯生生的。倒是老师很有耐心,仍然会倾听,其实这个时候再鼓励也没有,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的说法没有得到其他伙伴的认可,觉得很害羞。小孩子的自尊心比我们想的要重。表现在我家孩子身上就是,在家里他的回答一旦被人否定,他要么发脾气,要么就往他信赖的人(有时候是我,有时候是外婆,或奶奶)身上靠,可怜兮兮地看着我们“我又没说错,他自己搞错了”。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自尊心受挫了。

最后就是我自己提问题的方式还不够适龄化,可能有些问题提的都无处下嘴。四五岁的小朋友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小知识,但是更多的是空白,如何利用他那仅有的一点点常识来回答出现的问题,然后再延伸开来是很重要的。而且在提问的时候要以轻松的姿态,别摆出一副好为人师的样子,给他的感觉“妈妈一提问,问题一大片”,他拿出的对策便是“反正我不知道,看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还有一点,对于他的回答,我要及时做出肯定,鼓励,而不是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地提问。网上说的,书本上说的,包括育儿大人说的“提问三步法”“四步法”什么的,都是教条式的,可能对某几个场景,某些小朋友,某些时候管用,但并不是万能的。提问题也是讲究时间空间的,有些问题适合多提几个问题,有些问题点到为止,再絮絮叨叨也没有,反而遭人烦。

虽然之前的我零零散散地学了不少,还是入了形式主义的圈套,育儿还是需要系统地学习,并且要以自己孩子的真实状态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