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托起好书的桥梁散文

托起好书的桥梁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4W 次

“蔷之屏”其实是天津市一个民营书店的店名,这个安静而典雅的店名,来源于书店女经理“李蔷”之名,看到这个蔷字,定会想到蔷薇。蔷薇花冠不大,但在花坛胸有成竹。含苞待放的时候,十分含蓄,静静绽放的时候,毫无保留,用自己全部的心灵向世界传递着美,这种花代表着一颗爱心!李蔷女士正像蔷薇花一样含蓄而奔放,安静而热情,优雅而朴素,谦虚而自信。不了解的人只知她是个书商,了解她的人,才知她拥有同行业无与伦比的文化情怀,她是一个令所有严肃作家应该感谢的人!

托起好书的桥梁散文

  一、图书洁癖

应该说:毛驴喜欢青草不喜欢黄金,俗人喜欢黄金而不喜欢书籍。那么,图书商不事畅销营利的书,是不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悖逆?而其中的原由有谁愿随我一道探究?

对李蔷女士的惊奇,是在一个傍晚开始的,我正在写长篇小说《灵界》,电话铃尖锐地响了,我从沉浸状态拔出思维,接起电话,对方自报家门:“我是天津蔷之屏书店经理叫李蔷,最近看了你的长篇小说《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非常喜欢,感谢你为我们写了这样一本好书,我决定在今后几年一直卖你的书,因为我们的良知内涵非常一致,现如今都市情爱、小资情调、官场闹剧、生存策略充斥了书市,现在能静下来为农村女性的历史沧桑写这么一部大书难能可贵,我决定请你到天津来跟读者见面,推广阅读……”

听到这里,我惊怔了片刻,说实话我并不是多么响亮的作家,这部书出版后虽然接到不少读者电话,或者说2012年中国小说协会评了上榜图书,势头似乎看好,不断发现有评论文章在报上发表,当地报社、电视台不断前来访谈,但一个图书商决定“推广阅读”并且组织与读者和我见面还是首次。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机会,我有幸认识了李蔷女士,并走近了她的心灵。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天中午和我同行的出版商向她推荐一本畅销书,她说:“此书看了几眼,有‘厚黑’之意,这书我知道好卖,但我不是什么样书都卖,什么样的钱都挣,我卖书有我自己的原则。”听了这话,我不禁产生意外,我心想,还有见钱眼不开的书商?她自称自己是个卖书人,但在交淡中,她不逊一个学者、一个评论家,甚至于作家。她说她开书店的目的主要是推广大众阅读好书,下品的书再畅销也拒绝入店,她认为那些所谓的“成功之道”,不是净化世人心灵,而是教唆人怎样巧舌如簧,如何伶俐多智,提升心术心机,以便投机取巧获取目的,这种泛滥成灾销量骤增的读物,她的店里拒绝入侵。

她的见解,令我惊愕!

她说她只卖那些可以滋养灵魂的、引人思考的、对人生有所补益的属于真正的经典作品。卖书是手段,“推广阅读”是目的。目前她在天津团购的诸多客户都仰仗她的阅读审美,谁也不认为她是卖书人,都认为她是个推广人。她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卖书,而是读书,遇到好书,就乐不可支地设法找到作者,电话交谈几个小时,仍乐此不疲,令人感动。我想哪怕就剩下这么一个读者也要坚持写下去,并且不事功利,只求做好!这是我体验互动时的唯一感受。

令人钦佩的是,多少年来她以微薄的一己之力,在读者的帮助下致力于推广图书阅读。她曾经到天津科技大学、商业大学、交通职业学院、中学、工厂、妇联、社区、街道、部队、卫生局、国土资源局、社保局先后做了不同题目的演讲,诸如《为什么读书》之类,只为呼吁民众读书。她还想,在天津举办8-12岁的少年读书班,她来辅导孩子们读书。她阅读了多少书谁也不知道,从她嘴里中外作家的作品一串串吐出来,而且子五卯六说得头头是道。我不能不惊异于她的才学和阅读范畴的广博,对国内当代一些作家还有跟踪,有的最初写得好,后来有所滑坡;有的写作立场有所变化,她也非常敏感。总之,我觉得她就像作家队伍中的一个观望台。她进书卖书不管作家的名份高低,只要她阅读感觉“好”,均在她推广阅读的范例中。她先后以不同形式推广过莫言、刘震云、雪漠、余杰等作家的书,这些作家的作品在此后国内外都引起不同程度的影响。

世界上有生理洁癖、灵魂洁癖,李蔷女士却是“图书洁癖”。她说阅读一部坏书就像吃了一顿坏餐,让她寝不安席,由此更让我对她肃然起敬!

  二、守望孤独

一个人真正的孤独是与无形物的斗争,她的孤独是对抗迷惘,对抗笼罩一切的空气与阴影。

李蔷女士即是如此,面对逐年减少的阅读状况,她似乎比任何人都更加惆怅。她从九岁开始阅读,嗜书如命,她最大的乐趣是自己看了好书,就推荐给朋友看,她立志将来一定开个书店卖书,她如愿以偿了。从1987年开始经营图书,那个时候,读者不分年龄、层次,大学生始终是阅读的主体,中外世界文学名著一直销量看好。奇怪的是,2000年之后,大学生的阅读逐年减少,而大学教育辅导书的零售商幅度上升,文学、社科类书籍退居其后。大学开办的书店,摆满了功利性极强的各种考试试卷。文学,作为滋养灵魂的“圣经”,已经被摆在不起眼的角落,就是有,也是时下流行的几本大众化读物,而此况仍在持续上升,至于民众的阅读已经下降到了极点。据她了解,百分之四十三的民众,对于是否阅读的回答是没有时间,百分之三十五的回答是没有阅读的`习惯,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回答是不知看什么好。她自问:这是出版社的悲哀,还是民众的悲哀?她断言:这是国家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民族,精神状态当是怎样?堪忧之下,她仍在为百分之二十二不知看什么书好的人指引着阅读航标。她说那怕剩下最后一个阅读者她都愿意尽力,我听了不禁潸然泪下……

书店,是她的心灵净土;好书,是她一意孤行推广阅读的动力,但她常常忙完之后产生孤独……

  三、心灵的呼号

国家提倡科学发展,但国人必须要有文化情怀,情怀是气质、气韵、气量,是内在的思想风采,它为真理开辟大道,为知识提升境界。然而现在很多人有学历却没文化,有知识却没思想,原因之一就是缺少阅读,缺少心灵建没。

当李蔷女士看到图书大厦批发商一家家撤离,同行业一家家关闭,锅碗瓢盆充斥了民族的“精神大厦”,悲从中来。她说人们越来追求外在的光滑却缺少内在的丰富,一个城市的美丽也是一样的。如果绍兴没有鲁迅,绍兴也不过和许多山村一样默默无闻,可有了鲁迅无人阅读,鲁迅的思想也无法感染民众。她常常一个人思索,自己东奔西跑奔走呼号,到底能影响多少人阅读?她的营业额虽然平稳,对她来说生存根本不是问题,但她对整个图书业的萧条的状况不解。走在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穿着摩登的男女,手拎的都是物品,却很少见到书籍,空中喧嚣的全是摇滚乐、流行歌,却听不到优雅动人的器乐。所有的感觉就是疯狂,无法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养心。

她说她多么希望政府真正担当起文化兴国的重任,重视文化,重视读书,推广读书,当然也包括重视书店的生存,只有这样,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图书商李蔷女士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