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村散文随笔

小村散文随笔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9W 次

那是牧童吹过的方向,撑一叶靑荷在牛背,绽一片绿,绱若肥沃的黑土地,筑起的那村庄。一种负满辛酸后的温暖,一种历经沧桑逐流的淡泊。

小村散文随笔

几棵老榕修成的桥,听说地下有一条桥,在桥的那头有个老人在等待,人生是过客,走过去的,便是喝了一碗熬了一生一世的孟婆汤。过客在他乡,不由而生的疲倦早已如窗外的秋叶,累了一季离骚。小村的那桥,因夜袭霜浓,总弥漫着雾气。过客经年行路,劳累的脚步微微晃动,使桥那"咯吱咯吱”的声音随着那黯古的桥木让水波动,慢慢散去,雾气沾满过客行衣,以一种从未有过的清新而亲切感,让雾气带走行衣风尘的沉淀,且有息心看那水面芦花。那芦花似羞姑有意回避,或被雾气所蒙,或随渔舟相伴远去,引过客不忍瞻望,那时不只芦花开放,小村便也由浣女的洗衣声开始。过了桥,一阵莫名的感动。

顺着一条田径,过客寻寻觅觅间还记得当初在半帘西风看到的倩影,小村的人们也因为这条田径懂得出去外面看蓝天。挑一桶鱼米粥,担一扁炊饼,买一碗过桥米线,从空气中传来的香味,从而传来的那几句吆喝声,萌生的温馨,让心似靠了岸的舟,闲心适意。大人在田园锄作的汗,姑妇为"汗”舀一漂甘甜水,种下的稻种,在风中摇曳,在红丹蔓延中,看了一田抚慰。幻想那半帘倩影,只当一幅画罢了。再沿炊烟未熄的方向,便是一条老街。老街不长,两旁的种植是盘根错节的老干札枝,起码有两三百年的树龄,却也长的枝繁叶茂,树冠盖住了街的半边天,葱荫之下,点缀着几幢雕刻模糊的石柱石碑,而一些精心培植的花草,也在看来失色。一户户靑砖黑瓦的落院,一溜陈旧的围墙将落院与朴喧的世界隔离开来。开店的人陆陆续续推开了靑竹门,纷纷把商品摆置好,然后便坐在摇椅上等着顾客投向专注的目光。不然就会与邻家朋友以一个话题,便聊到天昏地暗。老街几乎什么都卖,但那些稀奇古怪的,都是外地到这来卖的,什么日产电饭锅、计算机笔、电动小玩偶,他们整天挂着嬉皮笑脸,口才十分伶俐,时而间还会夹着几句外语,在街上的老住户听了还以为自己能跟上时代,掏出那布袋小包,满意的点头抽了钱买了下来。偶尔也有几家大户的,那两扇浆红色油漆的门平时难得打开。很少人知道谁住在里面,也无从打听是谁家的府祀,大门前的空地,让老人们拉二胡、下下棋、品品茶、紫砂壶里会消逝人们的昔日琐事。这里的人几乎没发生过什么大事,街上的公告栏总贴着红纸,写着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今年谁家的收入最好、谁家要出钱盖祠堂。听说今晚街尾的菩提庙前要上演一场《西厢记》,大伙们早已焦急的等着黑夜。过客便也在旅馆上,等待金夕与夜幕,让鸽趁着余光归家,捎一封家信报平安。

晚霞恰似一条红色的彩带随晚风而过。青苔斑驳的石板被门前的纸红灯搁下悠悠黯影。石板路上响起"咕咕”的脚步声,大伙搬凳,卷草席,赶着上戏场找一个好地方看戏。往日略显无味的老街却在街尾一处显出热闹喧哗的气氛。

放烟花,一瞬间五光十色的美却让过客铭记在心闪着泪珠,小孩们拿着风车在人潮济济还会引一阵风的'追逐,时而还会拿出从家带来的白糖糕分给大家。戏场外的人们也会借此机会投个商机,有摆水果摊的,堆泥玩的,考海鲜的。只有那位花甲的老伯推一车热腾腾的豆浆油条,在树荫下那个不显眼的角落里,远远看着《西厢记》的爱恨情愁。在人海阑珊深处,只有几位老人看西厢记时闪着泪珠,旧梦重温当年岁月里的他和她。在灯火迷茫处,还有两小生手牵手那长长的身影,过客买了一份豆浆油条,甜甜中回味人生滋味。还是选择夜半清灯,倾听月色洒落万物的共鸣,准备好明天的行囊,去远方再看芦花羞姑。

晨露的最后一滴滴落下时,小村已被雾气收留,还是游人归不了的地方,还是诗人找不到的地方,一任旧梦再多一次却眺望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