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不见了儿时模样散文

不见了儿时模样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2W 次

1981年6月,年满45岁的孙淑琴刚调到北京龙潭五金厂当厂长时,就碰到了这样一种难堪的局面:那是她刚颁布奖惩制度后不久,一位年近退休的老大姐带着她的儿孙六口人围住了孙淑琴:“我骂了人,你就让我停职反省,还非得让我在全厂检查。没门儿!告诉你说,我在左安门一带骂街出了名,骂人两小时不重样!今天你要是不让我上班,你走到哪,我们一家子就追到哪儿!”那强硬的口气,蛮横的态度,无疑是在给新上任的厂长下最后通牒。

不见了儿时模样散文

龙潭五金厂当时是个只有70多人的小厂,吃的是给大厂加工瓶盖的受气饭。孙淑琴刚一上任,就宣布把来料加工改为自产自销。这一下触怒了那个大厂。他们派到龙潭五金厂名曰帮忙实则卧底的8位老师傅对娘家颇为仗义,推说不会制作模具,就是不给龙潭五金厂上新产品,车间里的车、铣、刨、磨床统统用大塑料布苫了起来,落满了尘土。八位老师傅整天坐在车间里抽烟、喝茶、侃大山。

还有让孙淑琴生气的:这个为安置知青1979年在“五七”生产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金厂,脏乱差出了名,到处是垃圾,原料竟和成品混在一起堆放;原材料供应没有来源,工人工资只有三四十元;70多人的工厂,竟有21个车间主任和班组长。

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可动起真格的,甭说工人,就连一些厂级干部也反对呀!孙淑琴提出上新产品,并且把销路都找好了,她还亲自跑到外地联系原材料。一个关系单位的长途电话打过来找她,厂里一位干部愣说:“厂里没有这个人!”

孙淑琴心里一阵悸痛,又一阵恶心,一会冷一会热,手上头上都沁出冷汗。她知道,这是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孙淑琴,孙淑琴,”她叫着自己的名字,“你不能倒下!虽说你眼下还不是共产党员,可你不是说过,有党给你撑腰,就是天大的困难也得咬牙挺下来!”

想到这里,她忽地一下站起来,冲着眼前还在喋喋不休骂人的女工说:“今天,就是你把我骂死,把我们家抄了,我也停你的工!直到你改掉这毛病,在全厂大会上做检查!”

俗话说,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孙厂长连命都豁出去了,那位女工也没了主意。她只得收敛起往日的威风,终于在全厂职工大会上作了检查。

孙淑琴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执行下去了,很快,龙潭五金厂就不见了儿时模样。到了1981年底,也就是孙淑琴上任后的4个月,连续多年亏损的工厂第一次盈利4.6万元。

小试锋芒初战告捷

龙潭五金厂要走自产自销的路子,要上新产品了!

为了扩大再生产,厂子要招收一部分新工人。过去曾在街道搞过民政工作的孙淑琴,根据该厂需要一些手工操作而工艺要求又不高的特点,提出了招收一部分残疾人的建议。

如果说,孙厂长前一阶段搞的各种改革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那么,这次的建议无疑是在厂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孙厂长尽出馊主意,招一帮痴傻呆苶,厂子不就成了疯人院了吗?”

“咱们又不是福利工厂,干嘛招收这些残疾人?”

“请神容易送神难哟!”

劝告、担忧和公开的不满,抑或还有几分威胁,深重而无情地向孙淑琴压来。

她听着厂里职工的艾怨,又想起了搞民政工作时听到的残疾人可怜的呼声和悲惨的遭遇,她的犟脾气上来了,她在思考中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升华。。她告诫着自己,越是困难你越要干,只要是党的工作,你就没有权力不干!不过,她也懂得,对于这些意见,只能采取讲道理的方法,只能将心比心地把残疾人的痛苦讲给大家听。

她对职工们说:“我们想想,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怀胎十月,她难道不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么?当她生了个病残儿时,她能嫌弃自己的孩子吗!如果我们家里也有一个病残人,我们会有什么想法?病残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工作的权利!”她还说:“残疾人经过学习、劳动,也可以变成残而不废的人。现在国家全把残疾人的工作包下来有困难,我们安置一个,国家就少操一份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多显示一分。这样功德无量的事情,难道我们不应该做吗?而且,我们安置一些残疾人,国家还能给我们减免税的优惠,这对我们厂的发展也是有利的呀。”

哀而动人,她的心里话终于打动了大家,招收残疾人的思想障碍被解除了。

招工那天,几十名残疾人由他们的家人亲属陪同来到了五金厂,这是一批什么样的人呀!有的拄着双拐,有的双手从腕关节以上向外翻着,有的只会冲你傻笑。让他们试试工吧,大部分人连往瓶盖里塞皮垫这样最简单的活儿也干不了。手把手教了半天,他们还是一只手拿着瓶盖,另一只手举着皮垫,硬是塞不进去!

可是,当工人们看到这些病残人那种欣喜若狂的样子,听着家长们的万般道谢,看着他们潸然泪下的激动神情,都被深深感动了,他们明白了孙厂长为什么非要坚持招收病残人。孙淑琴本人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把这些残疾人变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就这样,这个厂一共招收了41名病残人,其中有精神不正常的病残人5人,聋哑人2名,盲人3名,痴呆人25名,癫痫2人,腿残疾的4名。

在这个厂里,还流传着孙淑琴从树林里“捡”来个病残孩子的故事。

那是她到厂后不久,发现厂子后面的树林里,天天有一个孩子在漫无边际的跑步。从他呆滞的目光和毫无时间观念的跑步方法,孙厂长断定这又是一个没有工作的`痴呆青年!她叫住了孩子:“你愿意来我们厂工作吗?”看到孩子点了点头,孙淑琴还是不放心,她写了一张纸条塞在孩子的衣服里,向孩子的父母表达了可以接受孩子来场工作的意思。孩子一家人本以为孩子是个废物了,这辈子只能靠家里养活,谁能想到竟有个工厂看上了自己的傻小子!于是,孩子的父母高兴得不得了,连跑带颠地把孩子送到了工厂。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41名病残人进厂后,困难、压力接踵而来。

首先是他们怎么安排?孙淑琴召集厂领导会议后决定,挤出一间屋子成立福利车间,并派了三位老师傅手把手地教他们。老师傅把瓶塞和皮垫分别放到他们手上,再把住他们的手让他们往里塞,让他们体会手感,直到他们能够独立操作为止。搬运原料时,身体健康的职工就帮他们把原料堆码整齐,放在堆料车上,目送他们把原料推进车间。老师傅还发动病残人互相帮助。半盲人分不清瓶盖的颜色,呆傻人就给他们分好;呆傻人有时上班打闹,半盲人和其他病残人就劝阻他们。下班时半盲人拉着全盲人过马路。

干了一些时候,孙淑琴又看出道道来了,除了呆傻人和盲人外,其他病残人也可以干别的工作,比如,腿残人可以做包装卡扣,可以到熔炼组熔炼铝锭。孙厂长因人而异地给他们安排了工作。现在,一个叫张卫国的腿残青年,一分钟能用摇筒摇51个包装卡扣,达到甚至超过了健康人的水平;女青年马荣省,一生下来就没有下臂,只有两只残缺不全的小手长在上臂上,像两只先上长着的茄子。开始工作时,一天只能塞几斤皮垫,现在能塞50斤,还学会了搬捣子、做包装卡扣。根据她的文化程度和表现,孙淑琴让她担任了福利车间的生产统计。

对于这些残疾人的生活,孙淑琴发动工会、共青团等组织,无微不至地给予关怀、照顾。

吃午饭的时候,有的呆傻人连自己的饭盒都不认识,不是他吃了她的米饭,就是她嚼了他的馒头。厂里的青年文明岗值班员就负责给他们热饭、发饭。共青团和工会还定期为他们理发、剪指甲,到盲人家里打扫卫生、拆洗被褥。为了他们早晨不用在饭馆排队买早点,厂里食堂就给他们炸油饼。

为了让病残人能有学习的机会,孙厂长发动共青团和工会给他们办了识字班,每星期上一次课,教他们学写自己的名字,辨认硬币和汽车站名。对那些轻度呆傻人,厂里安排他们和正常职工一起学习文化和技术。一次,区里来抽查病残人的学习情况,出了包括“五讲四美的内容,文明用语,晚婚晚育年龄”等题目在内的考试题,一个叫顾玉亭的呆傻人竟考了99分!

为了让病残人和正常人一样愉快地生活,厂里除了每月组织他们看电影外,还组织他们参加节日联欢活动,到天坛公园春游。

在公园里,他们手拉着手,坐在花圃下尽情吸吮着鲜花的芳香,嘴里嚼着厂里统一分发的糖块,吃着面包,喝着汽水,他们是那么欣喜,那么欢乐!要知道,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还从来没有逛过公园呢!

过往的中外游客见此情景,深深地被感动了,他们纷纷举起相机,拍下这动人的场景,有的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1984年4月,残疾人国际组织“国际康复会”有关人员参观五金厂时倍受感动,对孙淑琴和五金厂的工作表示满意和深深的谢意!

她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

连续的高强度作战使孙淑琴累倒了,发烧39.7度,她被送进了医院。

她吃力地抬了一下眼皮:白被单、白墙壁、输液瓶、体温表,怎么都像摆脱了地球引力,悠悠冉冉在空中飘。

她想接住那些被单、体温表,可手根本抬不起来,软软的,麻麻的,她只能呼呼地喘着粗气。

大夫说,这是过度操劳加上营养不良造成的。

前来看望厂长病情的职工都流泪了。孙厂长,为了改革,为了党的事业,把一切都献出来了呀!她这样拼命,能不得病么?漫说是一个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就是一个年轻人也得折腾出病来!可就是这么一位好厂长,竟然还有人诋毁她,弄得她当了厂长后好几年,调查组像割韭菜似地来了一茬又一茬,直到1984年才批准孙淑琴入党。不过,孙淑琴心里很坦然,历史对她做出了公正的结论:1987年她被崇文区评为优秀厂长、优秀党员,当选了崇文区人大代表,还获得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

俗话说,善有善报,党和政府没有忘了这位优秀的代表。她被上级奖励了500元奖金并给她晋升一级工资。她拿出了200元交了党费,剩下的300元钱给厂里的双增双节活动作奖励基金,而晋升的的那一级工资她也没有要。

她晚上下班回到家里,常常是匆匆吃过晚饭,就得准备讲课材料。她先后为全厂职工讲过“党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大课30多次,她还亲自组织青年进行讲演比赛、拔河、智力竞赛等活动,还非得抓出名次来。结果,他们厂在全区读书竞赛中获得了第二名,拔河比赛也获得了全区第二名,区联社的卫生红旗一直挂在他们厂没换过地方。

她为了解决全厂的原料问题,经常亲自跑各大饭店央求人家把用过的罐头盒卖给五金厂。她跑遍了全市100多个饭店、餐馆,有的饭庄竟然跑了20趟之多!

如今,五金厂的原料供应渠道畅通了,五金厂也像三级跳远一样,一年跨一大步:1982年创利8万元,1983年15万元,1984年18万元,1986年25万元,1987年28万元。

孙淑琴早已经退了休,至今,龙潭五金厂的干部、职工,还在念叨这位曾为该厂做过巨大贡献的好厂长,人们索性就称孙淑琴厂长为“残疾人的守护神”。孙淑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的事业增添了光彩,为病残人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后半生!人们多么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多出几个孙淑琴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