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有关于读书的散文参考

有关于读书的散文参考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7W 次

学者如取水,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学者不自溢其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于读书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于读书的散文参考

  有关于读书的散文一:

当过中学语文老师,记得当时教育孩子就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这也是上学时老师告知我的。教学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的教育估计外国的教育一般也就是遵循这么四个字。“听”就是要听课,要求学生能够会听课,能听明白,这还不够,要能听出其中的重点,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全息聆听,而这一点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是大耳朵聆听,也就是说,不管对方说什么都像录音机一样全盘录制下来了;还有就是小耳朵聆听,这就是把自己感兴趣的话,跟自己有关系的话听到了,而其他却都没有听到,而全息聆听则是通过自己的耳朵能够听到对方说话的重点和说话者背后的动机,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但是因为时间、地点、听众的不同,一个人内心的情感表达是有所保留或者是有所侧重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能通过外在的语言能够像X光一样窥探到说话人内心的真实意图,这是需要慢慢学习的。

“读”一般认为是用眼睛来阅读,读什么?读书,说白了就是读文字,但是读书获取的信息量要跟“听”比起来可就慢得多了,但是读书的好处的不被说话人的语调和情感左右,是靠自己平心静气地去体会,所以尽管是大家共读一篇文章,感受却是不同的,共读一篇小说,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不同的,这就是所以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林黛玉形象的原因。读书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展开自己想像的空间,读书的享受自是因人而异,感受会有所不同。在电脑发明之前,人类文明主要是靠纸质的书来传承的,这就是我们的记忆里关于读书的名言熟记于心的主要原因了。前天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广播,余秋雨先生开头就说,书能给大地保存火种,能让我们摆脱平庸。汉朝的刘向也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宋代苏轼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句,说明我们对书的依赖。而今则不同了,网络成了大家生活中离不开的伴侣了,网路里有大量的信息供我们享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新闻视频、图片地图、古今中外,只要你想要的几乎在网络上都能看到,所以人们现在对书的依赖慢慢减弱了,去年西方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报纸最后被网络冲击得关了门,但是这也是在读,只不过不再是读纸质的书了,而是在电脑显示器上进行阅读,看到的不是可以摸得到的纸和实实在在的文字和图片,而是一些光和影的显现,只要没有电,一切都找不到了,所以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看书,而且可以带着随时随地的看,不用带电脑和电源。

莫言的获奖,对我有很大的启发,莫言虽说喜欢看书,也有帮人家推十圈磨才可以看一页《封神演义》的艰难经历,也曾经看遍了周围几十个村子的书,但是就成为一个文学大家来说,总觉得还不够,因为古人们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但是莫言跟一个台湾作家交谈时说,你在看书阅读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这话的意思是说,他虽然没有更多的书可以阅读,但是他可以从大人们的口中听一些故事和传说,这也对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的素材和联想,从人们的述说中也能够摸索到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情节,这些都是他创作的基础。

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来自于别人的口头传授。不是有句流行的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人点悟。”读书就是吸收别人的思想,行路就是参加实践增长阅历,阅人就是知道人性、人生、通过交流获得别人长期获得的经验。人不像书那么容易读,内涵也丰富得多。最后就是要靠名人,一个旁观者,一个经验丰富而又有爱心的高人给予指点,事实上很多人距离成功就是一层窗户纸的事,点破了你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捅不破你就会永远在原地打转转,所以名人或者说是高人点悟就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文学就是人学,你读了再多的书,不能跟社会实践相联系,对人不了解,你写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市场,就没有读着,因为读书的还是这些活生生的人啊!

在用眼睛阅读和用耳朵阅读之间还有一点区别的是,我们所阅读的书,是那些读书人写出来的,也就是比我们早的读书人写出来的,书中自然留有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们读人家的`书,必然受到作者思想和格局的局限,如果我们听别人讲,或者靠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挖掘,就会从生活中找到属于大众的宝贝,那可是原生态的好素材啊!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我们不从生活中去寻找、采撷那些制作精美项链的一个个的散落在地上的“珍珠”,就不能写出感人的作品。因为经过了我们的加工创作,那就是高于生活的作品了,这些作品的原材料都来自于群众、来自于生活,人们会喜欢,人们会用心去品读,而不是无病呻吟,干巴巴的没有味道,人们会感到距离自己的生活太远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也见过读书很多的人,说起一些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侃侃而谈,但就是写不出东西来,那一方面是体悟不够,只能传达而不能创作,再有就是一个勤奋、爱好和爱心的问题了。生活中我们都是追求真善美的,但是我们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所唾弃的、不齿的恶行、恶人、恶事,这就需要我们用我们的手,把我们发现的真善美的东西变成一篇小说,或者是一篇言论,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爱心了,但是这需要我们在听、读、看、悟的同时,要把它变成文字,这就需要爱心作支撑了,要想经常写就需要勤奋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实际上创作是一件很清苦的事情,没有点爱心是很难坚持的。

莫言把来自于民间的东西称之为“天籁,”虽说不是四面见线的那种,但是总能感动人,能把读者或听众带到那块实实在在的土地上去,能嗅到泥土的芳香,也能闻到混着泥土的青草味,那才是人们所需要的。现在我们都提倡绿色食品,吃无公害蔬菜,而那绿色就在田野,就在民间,就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间。生活是最大、最好、最经典的一部书,你读懂了你就是生活里的强者,就是高人,你写出的作品就会有市场,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拥戴,所以我们还是把眼睛转向我们周围的人,转向我们生存的大地,转向我们丰富多彩的、鲜活的现实生活,那就是我们的乐趣、营养、底气。

  有关于读书的散文二: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前常听到铿锵有力的回答,少不了报国、民族崛起之类。没想到私心在时代发展中膨胀,答案越来越纷杂。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圣言在饱受争议后还是一句纹丝不动的公理。读书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线路,纵然甘为凡夫,动物要驯化,人要教化,受教是人生的定式。

因为母亲是小学教员,鄙人在五岁,尚未完全开智的年龄就坐在了厂办子弟学校的课堂第一排。

从那时起,我知道戒尺打在掌心很疼,面墙体罚很丢人,眼泪哗哗地流,很冷。

我一生的苦从读书开始,而乡下的堂兄说他的苦从放牛开始。我羡慕他在黄昏下放牛的逍遥,他羡慕我在课堂里有滋有味地啃着书。多少年以后,我告诉他教科书中的文字如干涩的草,他奇怪地说了一句有趣的话,读书要像牛一样反刍咀嚼。

圈养在学校里反刍咀嚼一册又一册课本,春夏秋冬一年又一年在窗外变化着。

如今,我不断地问自己,远远超过十年的寒窗,还能记住些什么?求学过的校名,待我好的老师,同窗和女生,佐罗、少林寺、霍元甲,山巅、田野、自行车,最难忘的是逃学,逃过慌张后的快乐。

而读过的那些教科书,大半已被岁月稀释了。

我在教科书里试图寻找自己的快乐,可整个时代许许多多时间淹没在枯槽的死记硬背中,消灭着我们的想象力,和结婚生子一样成了硬性阶段。

虽然摆脱不了现行教育的模式,更无力审判,但在高中时期已经萌生了强烈的鄙视,轻蔑“书中自有黄金”之说,轻蔑改变身份命运的世俗唠叨。按自己快乐的方式读书,特别是那些令我心驰神往的课外读本。

教育是从兴趣开始,在先生的鼓励、鞭策和唤醒中感受生命的内涵,它培养的是思考力、自信心,完成的是人格教育。

我抵御着课堂中盲从,如果为求职而争取好成绩的话,我们的教材岂不下好、肤浅?我实在不愿用几张试卷来总结青春,于是,将教师们口口声声不务正业的批判置于脑后,依然我行我素疯狂地挑灯阅读课外书籍,在乏味的课堂里,另一种本领成长起来,那就是自学。

是的,站在讲台的老师不能让学生与圣贤之间搭建完整的桥梁,那么就只能靠自己。现在四十多岁,在修为层面尚不敢言不惑,在我看来,自学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习惯。我的高傲与叛逆让老师们视为异端,甚至家访动员我的父母也说,读不好课堂的书就没有未来,就没有日后优良的生存状况,他们实在不愿看到从前的乖孩子变得不乖。

感谢我的老师们,他们拥有凡尘间通常的善良,我凭着读书时代超常的记忆力将学历记录拖到了沈阳,成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当我开始写书时,在外人看来是阅读了足够的书,其实书是读不够的。不过天下书籍无数,不是本本可读,本本能读,如果花费大量的时间读不必读的书,对生命显然是无辜的消耗。

原先书籍也像物质一样匮乏,现在书又像物质一样极大丰富,只是相当的书同样在遭遇着污染,精神污染远比物质污染更可怕,愧对纸张,愧对书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