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灵魂的洗礼的散文

灵魂的洗礼的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7W 次

书买了好几年,某一天突然决定每个星期要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把它翻出来,哄小宝贝吃奶睡觉,自己洗漱完毕端端的坐在桌子前看,连着几天都看到深夜。一直觉得自己的这些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小宝贝,尽管她已经睡着。

灵魂的洗礼的散文

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刚从粱酒厂退休的老人哈罗德,哈罗德一生循规蹈矩,默默无闻,每天似乎都在做重复的事情,和妻子莫琳似乎也有无法修补的裂痕,妻子对他说的每句话都即刁钻刻薄。我想他心里肯定认为妻子无时无刻想他去死。日子就那样过着,两个人,一栋房子,种满菜的菜园,连邻居都羞于见到。退休后的日子仿佛一眼就能看到头。终于,这一切被一封信打破,信是前同事奎妮写来的,告诉他自己得了癌症。哈罗德震惊难过,写了回信准备找邮筒去寄信,却在每个邮筒面前说服自己,下一个邮筒再寄信。作者详细的描写主人翁的内心活动,读者身临其境的纠结。直到走到了一个加油站,一个女孩告诉他信仰可以救人。他毫不犹豫决定出发,连手机都没有回去拿。 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627英里(一英里等于1.60934公里),87天,坚持一步一步走到朋友的身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救朋友。路上会遇到各种人,他会跟所有人讲他的故事,也会倾听别人的故事。他也会想他的妻子,想他们的儿子,想奎妮和他的过往,想起过去的点滴反省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在徒步的路上,他回望了自己的一生。他的故事被传播,被放大,被人用来炒作,他依然坚持走着,他对所有利用他的人并不愤怒,看到这里我觉得他已经因为自己年轻时候的错误,包容了所有人的错误。最后他到达医院的时候,奎妮奄奄一息,但能见到一面已经算奇迹,他忘记组织语言,奎妮已经不能说话,但我知道,他们内心都是感动的。莫琳又回到了他身边,和以前一样,甚至能回忆起第一次见面时彼此眼中的惊艳。

故事其实很简单,整本书是通过哈罗德和莫琳的回忆,来写他的一生,不幸的童年,幸福的青年,痛失爱子的中年,孤独的老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哈罗德和莫琳,我们每个人有些幸福或不幸的童年,不管幸福或不幸童年对自己今后的一生有不可磨灭的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对权威敢怒不敢言,厌倦现在的生活,却不得不每天继续。戴维一直是他们的.骄傲,剑桥大学,最后却死于自杀。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一个住在一楼的老大爷看我天天去上班,拉着我说让我帮他儿子在我们公司找份工作,他说他儿子是名牌大学毕业,什么都会做。这是一个无计可施到绝望的父亲。后来打听,老大爷的儿子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学习成绩好成了好吃懒做的借口,所有的亲人也觉得理所当然,他也觉得理所当然,理所当然的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毕业了依旧理所当然啃老。

后来哈罗德反省,他没有在戴维需要拥抱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更多的时候是冷漠和恶语相向。他使他们父子关系越来越远。前段时间看心理学,说自己对待子女的态度,一般都是自己童年的时候,父母对你的态。我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用的教育方式是打压式,否定式激励政策,这种政策下长大的我在我看来是另一个哈罗德,后来感谢我的晚婚晚育,让我在明白了这一切以后才生孩子,至少让我孩子不会自卑,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莫琳和哈罗德是自由恋爱结的婚,两人兴趣相投,幸福美满。直到儿子戴维的降生,莫琳一直觉得哈罗德不亲近儿子,不喜欢儿子,甚至在儿子差点溺水的时候还想着去脱鞋子而不是不顾一切的去救人,莫琳开始冷落哈罗德,直到儿子自杀她把一切归咎于哈罗德,开始对他逃离,漠视,恶语相向。直到哈罗德出走,她反省的时候才想到,儿子溺水的时候她是站在岸边的人,没有下水去救人的任何动作。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有小小的震惊,我和吕先生恋爱到结婚到生子,有太多的事情我觉得都是他应该做的,我就是个在旁边的指挥者,没做满意还各种闹脾气。有时候脾气上来还会说难听的话,人有时候眼里只看得到旁人的付出有没有达到你所期望,却从来没有反省是自己一直隔岸观火。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要求却最高,希望他把你当全部,希望他把你认为重要的人和事当全部。殊不知,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你有你的中心,他有他的中心,让两个世界达到和谐才是最佳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