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近一座桥,恋上一首曲散文

走近一座桥,恋上一首曲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26K 次

花了两个时段,看完了比我年龄还大十岁的电影《桂河大桥》,至于为啥看这样一部人老珠黄的影片,大概是受我所喜欢的一位岭南作家胡文辉的影响,之所以喜欢他,其一他和我同龄,其二深佩他的老到辛辣的文笔、广博的阅历、和独到的见解。在他的随笔集《电影考古记》中,其中一篇“为什么捍卫桂河大桥”。他曲径探幽,抛常人见解于足下,即纠缠于“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或“斯德哥尔摩情结”之种种,另辟蹊径地挖出历史上另两位英国人“赫德”和“朗威里”,(都是为大清朝忠心耿耿服务的英国人。)继而对比、罗列出他们体内所蕴藏的人性光辉,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影片主角之一英军上校尼克尔森的让人匪夷的意识和行为,写得有史、有理、有据,令人耳目一新。此话暂且不表,还是回归本篇的主题吧!

走近一座桥,恋上一首曲散文

影片刚开始,当英军上校尼克尔森率领着一列长长的衣衫褴褛的英国战俘,踏着整齐的`步伐,吹着口哨走入俘虏营广场时,这熟悉欢快的口哨曲一下子就俘获了我。它轻快、活泼、诙谐,动感十足,当影片接近尾声,当英军俘虏再次踏着整齐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过已建好的桂河大桥时,旋律再次响起时,我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了,赶紧上网查询,原来它叫“波基上校进行曲”,英国作曲家奥尔福德于1914年,创作的铜管乐曲。他一生作有大量进行曲,唯有本曲最为流行,曾被获1957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桂河大桥》用为插曲,因而广为流传,故又名《桂河进行曲》。原来如此!它无数次出现在一些喜剧电影场景中;它也无数次出现在各种喜气洋溢的晚会中;它出现在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这或许称之为:“因为熟悉,所以漠然”吧!其实生活即是如此,老祖宗早就为此为我们总结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性悖论,诸如“习以为常”、“熟视无睹”、“屡见不鲜”、“充耳不闻”、“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当然同样的乐曲,当它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场合时,往往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相,留下不同的历史记忆。谁能想到这首口哨曲在我心中激起的微澜呢?“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走近一座桥,恋上一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