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琵琶行散文

琵琶行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8W 次

虽说雨水已过,二月的北方,却仍是一片萧瑟。乍暖还寒的气息中,隐隐透出一丝早春的味道。那刺骨的寒意,仍不减残冬。

琵琶行散文

朝晨的阳光,暖暖的射进窗棂,透过那道强烈的光束,若隐若现出他那略显苍白的脸色,那深褐色的眼眸与那微微紧蹙的眉头,透出一份忧郁与紧张的神情。他微垂着头,沉思着,片刻,他又摇摇头,而后,他立身从书桌边起来,缓缓走到门边,站在那一端墙上挂着的镜子边,望望镜子里颓丧的那张脸,不由笑了。“也不过如此!”他喃喃自语道。定定神,他像奔赴战场似的,最后望了一眼那镜子,那表情已然淡定,从容了许多。接着,推开屋门,向教研楼缓缓走去。

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他缓缓的步入教研楼里。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他的脚步竟然沉重了许多,思绪如潮水般涌上来。不过,他已来不及感慨,便已走到高二(三)班这熟悉的课室外,再次,他稳稳神,推开门,庄重的走上讲台。

望着台下八十多双熟悉、稚嫩的眼神,还有坐在后排的同仁领导们,那些闪烁着各种复杂、疑问的眼神,他的心不免颤动着。

然而,随着那一声“起立,老师好!”的习惯性的问候,那些顾虑早已飘散的不知去向。

今天,他要讲的课文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每次,一讲到这篇《琵琶行》时,他的眼眶总是潮潮的,有些东西在他心里转动,隐隐抽动心弦,抽紧了,会一点点的痛。

此刻,他生动、忘情的讲解着,恍惚中,他竟成了那位落魄的江州司马,娓娓诉说着他人生路上的风雨迷离,抑或,又是那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歌伎,哀怨声声,如泣如诉,宣泄着她凄惨人生的多舛;而讲台下那些人,也早已成了观众。

整个课室内,一片肃然,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他身上,随着他滔滔不绝的演绎,众人一起步入了那个秋天的夜晚,那位落难的江州司马,那梨花带雨、幽怨重重的琵琶女,那天涯沦落,相逢无语的惆怅,伴着那凄婉、悲凉、抑扬顿挫的琵琶声……,这一切,无不深深感染了每个人。

自幼家境贫寒,兄妹四个,他排行为二。年长的哥哥在他十二岁那年得了急性脑膜炎,不治而亡。临终前,紧紧握住他的手,颤颤微微的留下四个字“好好读书”。从那时起,他便发愤读书,立志不负死去的哥哥与父母亲人的厚望,为了实现这一切,他付出了超乎常人几倍的努力,几年后,不负众望,他考上了本省的师范学院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躲到村子里那条不知名的河边,默默流泪。那一刻,他想到了过早离世的哥哥,想起了这些年的艰辛,终究没有白费,他为自己欣慰,然而那昂贵的学费与他贫苦的家境,又不得不令他担忧。

三妹为了他能继续读书,主动退学,四处寻找活计,帮他筹集学费。年迈的'父亲,四处借钱,也不知碰了多少钉子,然而,为了他—家中唯一的希望,老人家竟顾不得别人的白眼与羞辱,终于,一点点凑齐了他的学费。于是,带着父母亲人那份沉重的期盼,他含泪步入了大学校园。

四年的大学生活,他仍是与书本为伴。当别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甚而是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时;他却在课室里、图书室里留下求知拼搏的身影。转眼,时光飞逝,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本来可以留校任教的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因为那里才是他这么多年努力奋斗的意义所在,他渴望能为自己的母校奉献毕生精力,为故乡做出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贡献,何况那里还有等着他的父母亲人。

当他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心底的自豪感总是油然而生,尤其是当他看到那一双双充满了期待与求知的眼神时,心底总不免涌起一份深深的责任感。也在那一刻,他才体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他的使命。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赶,督促着他。让他领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传道授业更为神圣,更为重要的了。所以,这十年来,他默默付出,不计回报。

他在教学上严谨的作派,深受学生敬仰,虽然他不苟言笑,略显严肃的表情,曾令学生生畏,但那也只是在课上。课下,他多的是亲切,随和;他对学生,内心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责任与热爱,而这些却都隐藏在他那漠然的外表下。

他不会俗世那套吹捧的本领,对此反而不屑一顾,但他清高自诩的个性,却很是扎眼,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在校长面前数落他种种不是,甚而是恶意中伤。日子久了,这些居然就成了不争的事实。原本要他带重点班的校长,也改了主意,让他带普通班。对于这一切,他默默接受,尽管内心异常愤懑,可他宁愿痛死,也不愿屈服。只是自那以后,他更沉默了。但只要一走上讲台,翻开那熟悉、亲切的讲义,望着那些可爱的学生们,所有埋在心底的阴霾,便一扫而光。

他常常是带着感情,生动、投入的讲解着每一堂课,而这样的情绪,常常感染了他的学生,也只有他们才是他辛苦付出的价值所在。

今天,当他再次讲解这篇《琵琶行》,尤其是当台下多了几双充满疑问和研究的眼神时,这堂课,简直就是一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因为他已隐隐感到了台下那投射而来的赞许的目光,而校长也在其中正微笑的凝视着他。

不过,对他而言,无论是质疑还是赞许都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他所有课时里最平常的一课,他所做的永远也只是为了台下那些稚嫩、纯真的孩子们。

尤其当他讲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末一句时,瞬间,他感觉自己的眼眶里有一团热浪在翻滚,那一刻,他看到了同样的热浪在学生们的眼圈里涌动着……

终于,讲完了,他从容的望着台下,心里却还沉浸在那秋夜的浔阳江边,只不过一瞬,他心里已漾起一份满满的喜悦与感动,一种无形的力量充斥在体内,这种力量令他已然说不出话来,直到下课铃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