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忆高中数学老师散文

忆高中数学老师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三十七年前,我在本县城关中学高中班读书,高一开始时,由赵老师任数学课,主教课程是角的认识,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以及大于360度的角等关于角度的概念。

忆高中数学老师散文

那时赵老师刚从乡里转到教育界,他在我们乡工作过,做过教育干事,就是主管教育的乡长似的职务,他对于教书情绪不高,虽认真从事教学活动,但是他没有一丝笑模样。

修教路线回潮后由于政治原因,这些曾经做过政务的领导猛然间被改变形象,又做起了一名普通教书匠,那情绪肯定不会自然了。

后来那位赵老师调走,从县高中调来了一位学问高却很耿直的数学老师李希文。有人说他是天津南开毕业的,文化水平自然高,原来在县高中任教,因性格耿直说真理,可能是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主动要求调离原单位,才来到条件很差的城关中学任高中班数学课。他教学工作和教学态度都很认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教学人才。一位傲骨凌云、学问高深、出类拔萃的好老师。

很有幸能跟李老师学习一年,可高一结束后,县高中又把这位优秀数学教师要走了。

高二随着李老师调走,四个班级就缺少了数学老师。原来四十多岁的李希文老师一个人带四个班的数学课,现在高二分出了一个文科班,这个班级在考试时不侧重数学,主要教学任务就落在另外的三个教学班级里了。

新学期开始后,在同学们焦急等待中,王志芳老师被调过来任数学课了。

王老师细高个子,四十多岁,显得很精爽。印象中他背头,头发竖立着,发丝开始显得有些苍白;他目光深邃、挺直的鼻梁,春秋时节爱给上衣打兜,衣着整洁,裤线笔挺,爱穿黑皮鞋,高级知识分子形象,说话和气,潇洒帅气,见人爱微笑,很有儒雅风度。

他那时好像刚从县文化馆调过来,以前是高中教师,因多才多艺,曾被调到县文化馆工作。那时修教路线回潮,国家大力抓教育,他又被调到城关中学任高二数学课。正好那年他有幸成为我的高中数学老师,这是一生很难得的缘分和机遇。于是我认识了他,1980年秋后——1981年五月期间,我是他的学生。

据那时知情者学生透露,王老师是天津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多才多艺,高材生,可能带有资本家出身背景,当时受排挤,所以才被窝囊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没有分到大城市。他不仅是多学科教学能手,他还是个音乐天才。

学校举行音乐演出时,我几次看到他肩头套上手风琴为节目助兴,那时我曾经想过给他拜师学习演奏手风琴,那种天真的想法曾在自己的脑海里一直持续了好长时间,没时间和机会去实现。

现在想想,怪可笑的,那手风琴演奏可不是一朝一日的功夫,那必需在有专业课程安排下再加上音乐天才,才能逐步学习的。

王老师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一曲音乐曾经激荡过我们那时年轻的心灵,以致现在依然能记得些故事当时他拉琴的动人场面。

王老师教学认真,在讲完课后总是留出一小段时间让大家对照着黑板上的板书和课本进行复习,他在教室里走动。他要求同学们及时提出不会的问题,他再进行个别指导,把问题多的放在课堂上再重点讲述一下,争取全班能会,不留学习死角。他留作业时爱读题,同时也要求学生认真读题,再根据读题的思路进行分析解答。他甚至把解题思路和答案自己用圆珠笔手写后交给那些有困难的同学,借以指导思维方法和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我曾经得到过他的几张六十四开白纸、用圆珠笔写出的分析和解题过程,还珍藏了好多年,后来在搬家处理旧书本时失没了。

王老师讲课时,面含微笑,善于启发学生,语言生动活泼,板书清晰,字迹漂亮,让人总觉得听每节课都是艺术享受,这枯燥无味的书数学课能达到如此吸引人的水平,教学理论实践和艺术性只有完美的结合才会产生如此高超的境界。他教课时同学们不但会专心听讲,接受新知识,还不时被他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感染,不时产生愉快的笑意,伴着活跃的课堂气氛,许多难解的题迎刃而解,新知识也会很快领会掌握。

王老师批改作业认真,批语指示性和启发性强,他写得批语,字迹和表达都很到位,也很养眼。现在的大多数老师写不出那么漂亮、挥洒自如而又唯美自然的硬笔书法般的字迹。他在班级成立数学小组,七人小组中有我,列居在前三名的位置。第一名是一位姓周的男同学,第二名是一位比我大两岁的邻村女同学,这两人特别喜爱数学,比较偏科,所以在考试时成绩偶尔优于我。

王老师对我们数学小组的成员利用下午课后的时间开小灶进行辅导,然后再把学习收获在班中进行推广,让我们几个人起传帮带的作用。那段时间班级的数学课程突飞猛进,有了质的提高。

王老师主要是为我们日后升学做准备的。因为我们城关中学接受的学生是经过重点高中挑选过后的筛子漏们,所以,即便是有些成绩,在素质上和重点高中也是差距很大的。那时王老师经常给大家鼓劲,叫大家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可以升学的,即便是考不上大学,考个中专也可以。无论事情多么急,他总是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地按班就绪进行处理。

我当时因为眼睛近视加散光看不清黑板,父亲又坚决反对我到保定市配眼镜(那时在本县城还不能验光配眼镜),所以,在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五日刚发毕业证后,因看不清黑板就回家务农了。后来没赶上以学生的身份考学,就在家乡做起了一名民办教师。

我们那届高中生毕业后,王老师就被调到县重点高中任副校长,因为他的教学水平和学历是硬杠,走马上任后重点高中为国家输送了不少大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我高中毕业过了两年开始在老家教书。几年后,他已经在教育局任党委书记,曾到我们所在村子检查教学危房,并帮助制定修缮计划。他双手使劲攥着我的手,笑嘻嘻地鼓励我要热爱教育工作,认真从教,争取机会考师范转工,做个职业教师。

因那年代家中种地农活多,经秋过麦不是大机器生产,当民办教师就是亦教亦农的帮着维持着家中的生活,所以就是有考取师范的机会,自己也没条件完成这个心愿。

直到后来家庭发生变故,妻子患病去世后过了两年,才在同事们的攒簇下报名参加的师范考试,之后进入安新师范学习,为自己奠定了从教基础,成了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而实现了王老师的嘱托和期待。

王老师在职的那些年,全县开集体教师大会的.时候不少,我每次都按时参加。在会议上,王老师作为教委一把手,讲话的机会不少。他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幽默风趣、达官率直的讲话情节,不时博得众位在座同行们的阵阵掌声,他论说有据,安排布置工作有条不紊,真正是一位令全县教育工作者敬仰的好领导。令全体老师拍手称颂,美名远扬!我县的教育工作踏踏实实,不断地向新台阶进步!

我有幸在本县东城区,遇见过自己的高一数学老师李希文,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他已经年近七旬,推着自行车在大路边散步。和他打招呼,告诉他自己在城关中学某年做过他的学生,自己是谁,他还能记起来。就是老人的眼睛开始显得有些浑浊了,但记忆还不错。这些德高望重的圣贤老师们,在退休前早已是多年的中教高职了,为教育尽忠,实现人生价值,名副其实!

几年前,在读本县吧时偶然获悉王志芳老师作古的消息,那已是吧中几个月前的事情了。有些成名的学生题挽诗赞誉或者哀思恩师,表达自己对敬爱的王老师的一腔肺腑之言。怎奈早已阴阳两隔,只能在回忆中思念恩师。

至于早年读书时的其他老师,获悉的消息也极少,因为我居住的乡村比较闭塞,只是在心中偶尔回忆往事时,恩师们往日的音容笑貌依旧在脑海浮现。

老一辈教师,不贪腐,注重文化知识和教书本领,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地从教,直至退休。他们在本县教育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名、节操和教育精神,令人敬仰,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