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散文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W 次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传承。从历史上看,它在总体上表现为一条线性的脉络,“源”“流”关系至为明显。中国文化不是横截面的,也不是断层式的,而是像一条纵向延伸、绵绵不绝的漫漫长河,虽历久而弥新。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散文

然而,中国文化的上述特点到了现代社会却遇到了严重挑战。海外学者林毓生认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讲求民主。民主当然有许许多多好处,但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传统的权威地位形成解构和腐蚀作用。因此,各式各样从传统演变而来的权威都相对地遭受削减:父母、师长、学校甚至语言规律都不再被信服,也不再被依靠。

眼下的社会,甚至已经平等到了孩子对于父母可以直呼其名的地步。其实,这正是今天的人们之所以出现文化认同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我们都强调师生之间关系的平等,其结果往往是淡化甚至遮蔽了由“师”到“生”的文化传递方向。文化的承继功能因此受到极大的抑制,从而造成道统的断绝。这是导致现代社会人们价值观紊乱,以至于出现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好坏不清状况的.重要原因。就这个方面来讲,“师道尊严”是有其不可忽略的文化价值的。

当然,“师道尊严”并不是说学生在老师面前只能唯唯诺诺,甚至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以至于丢掉自己的独立人格。中国文化传统中还有一条重要的补充,就是孔子提出的“当仁不让”。《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话,“当仁,不让于师。”这表明,比“师”更重要的是“仁”,当两者发生抵牾时,我们宁愿放弃前者而保全后者。

“师道尊严”与“当仁不让”恰好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其中既实现了文化传统通过“师者”的尊严而延续和传承,亦维系了道德原则借助“当仁不让于师”的信念而获得的至上性。我们的文化传统,正是在这种相互矫正和彼此限约中,得以生生不息地发展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