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澄泥砚说随笔散文

澄泥砚说随笔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13W 次

唐之世,文人雅士,多以澄泥为四大名砚之首。澄泥实为汉晋陶砚之余响流韵,而又优于陶砚者。

澄泥砚说随笔散文

澄泥砚的好处,在其质坚密、其体轻盈,不损笔,易发墨。古人论澄泥砚的优劣,认为以虾头红为第一,鳝鱼黄为第二,茶叶末次之,绿豆砂又次之。然世间鳝鱼黄与茶叶末两品多见之,虾头红澄泥砚却十分稀罕。重鳝鱼黄澄泥,是由于它特别坚实细腻,烧制时的温度把握得恰到好处。但无论哪种颜色,均非人工故意为之,而是由于烧制时温度不同罢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曾在《砚史》中盛赞澄泥为“砚中第一”,说是“叩之金声”、“刀之不入”。“刀之不入”是说澄泥砚坚致得可以试金铁。而上好的鳝鱼黄澄泥砚,可以手触之生晕,与大西洞水岩端砚相类。

澄泥砚除了质地与端、歙石砚接近外,其色彩也非常美观悦目。朱砂澄泥色如红玫瑰;茶叶末澄泥素雅沉静;鳝肚澄泥色泽金黄。

在工艺上,由于澄泥砚的材料是很细腻的河泥,在烧制前后均可以发挥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进行雕、琢、刻、划,所以形制能够丰富多样,雕功可以精美绝伦。

根据有关砚史记载,河南虢州 现灵宝及豫西一带 首先出现澄泥砚。宋代李之彦说:“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还有一种说法是澄泥砚始产于山西绛州。另一说是产红丝石砚的山东青州 今柘沟镇 。

但不管是虢州、绛州,还是青州,澄泥砚制作工艺的流程也是大同小异。它的制作方法,大约是将一个绢袋缝好,再扎紧袋口,用东西固定后沉入河水中,一年或两三年后,袋内已贮满细腻的河泥。将袋中泥取出后,“入黄丹,团和溲如面。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然后以利刀刻削如法。”而后,在日光下晒干,以稻糠抖和黄牛粪烧制,到火候,再掺以黑蜡、米醋、“蒸之五七度”。如此繁复的制作工序完成后,澄泥砚才会有其坚可试金铁,润可留手晕,并达到起墨益毫的效果

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澄泥砚,较之端、歙等石砚要少得多,尤其唐、宋二代的遗物,更是难得一见。

笔者曾于一藏友处得见一晚唐澄泥砚,为唐墓出土,箕形,背有一卧足、两扁足,长仅四寸余,色作茶叶末,叩之如磐,知其质地坚密。此砚在日光下视之,有细碎光点,均匀而细密。可能是古人所说的“黄丹”或“丹粉”。这种东西就是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配料 我曾看到葛咏岚先生一篇写宋代澄泥砚的小文,文中认为唐宋明三代澄泥砚大抵除了主要工艺相类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泥中配放了“丹粉” 亦即黄丹 ,而这种“丹粉”即云母粉。云母粉的颗粒要很细,这样才不会被同行发现秘密。这种说法我以为是很有道理的。根据我的分析研究,唐宋明三代,所配云母粉的多寡,似乎都不一样。唐代澄泥砚中往往可见紧密排列着的云母小颗粒,宋代澄泥砚的云母粉少于唐,明代又略少于宋,且明代的颗粒细如粉尘,这是明代制砚讲求精益求精的表现。

笔者有一方“古井”澄泥砚,明代之物,色作鳝肚黄,呵之成雾。砚盒以整块金丝紫檀剜空,砚与盒正方形,为16×16厘米。此砚对光侧视,可见极细的银色光点,均匀排列,呈熔融状态。可见古人制澄泥,为何定要加添此种云母成分的奥秘。我以为除了一系列工序的不可稍有差池之外,火候与云母粉,应是一方澄泥砚能否达到起墨益毫与美观悦目的关键。

有没有不加云母粉的澄泥砚 回答是肯定的。清代澄泥砚的衰微,我以为除了石砚制作更为便利之外,古法失传恐怕是主要原因。古法失传,作出来的砚就无法与明以前的.质量相比。乾隆虽曾下令制过澄泥砚,效果总不如人意,后世更有不逮。湘省藏家游先生收藏一件清代“九如”澄泥砚,体形甚巨,长达一尺有余,遍体刻蝙蝠与螭龙纹,砚背刻写九个“如”字,称“九如”澄泥砚。色青黑,质地坚密,以手抚之,润而不嫩。对光侧视,未发现云母粉颗粒。这方大砚,以益毫发墨的标准评价,品质只在中等,比之明代鳝肚黄、虾头红之品,相去较远,砚为清代乾嘉年间制作。很显然,澄泥中若不加添古人所说的丹粉及有关配料,是很难达到端石或洮河石等有关优材石砚的水准的。所以清代至民国所产的澄泥砚台,往往不为鉴藏家所珍,这就不难理解了。

澄泥砚从实用与鉴藏的角度来看,都十分独特,它曾经冠绝一时,是很有道理的。它制作工艺的繁复性与秘密性,品质与色彩的独特,都较之石材砚品毫不逊色。以笔者的观点来看,一品鳝肚黄可抵十方中等端石。此言若海内方家点头认可,则笔者必引为砚中知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