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涞滩古镇游记散文

涞滩古镇游记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09W 次

2017年10月28日,适逢重阳佳节,应六姊献梅之邀回合川。是日,秋日朗朗,金风送爽,于是偕妻生菊并七姊献霞、六姐夫光明同游古镇涞滩。

涞滩古镇游记散文

沿渝武高速驱车三十余公里即到古镇。古镇外一条笔直的大道直通城门,两厢皆商铺,道中摆放着一溜儿簸箕,盛着商家晾晒的阴米(糯米蒸熟后晾干,可煮粥,有暖脾、补中益气等效用)。米粒饱满软糯,色泽雪白如珠,温润如玉,引无数游人驻足欣赏。

步行百余米,即到城门。城高约10米,皆赭石砌成,墙石大小不一,或长或方,皆风蚀斑驳,古貌依旧。城门上有石匾,书“众志成城”四个楷体大字。城墙上有城楼,树枝掩映之中可见红柱黑瓦,飞檐翘角。横梁上悬一黑匾,书“涞滩镇”三个金色大字。

进城门即入瓮城(古代为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说是城,其实也就五六十平米。其内阴暗潮湿,四周皆高墙,与城门互通,有箭楼、门闸、雉堞等。有请君入瓮,瓮中捉鳖之意,果真名副其实!

沿甬道进内城,顿觉豁然开朗。三米见方的街衢,条石铺路,经时间长久的打磨,道路虽凹凸不平,却无半点锋棱,石质间隐隐可闻岁月幽远的回音。两侧瓦舍井然,高低错落。商铺林立,货物杂陈。食铺则临街设置厨房,食材都整齐罗列山集,或水灵的时蔬、或美味的'山珍、或鲜活的鱼虾、或金黄透亮的腊肉。有更甚者,为招徕食客,竟于门旁悬挂整片的腊猪,红光油亮,香味扑鼻,煞是诱人。

城内屋舍皆砖木夹墙,毗邻而建。尽显原滋原味的乡土风情,全无矫揉造作的斧凿痕迹。初出门洞,迎面有二层木楼耸立,形如堡垒,屋顶青瓦泛灰,木墙红漆斑驳,檐下和门廊挂着两排十余个褪色的红灯笼。屋门洞开,门上有匾,匾曰“城中楼”。木楼雄踞道路中央,俨然一个大腹便便的没落贵族模样,虽然没落,却依然显得盛气凌人,气度不凡。街道至此一分为二,呈八字形向两边延伸进幽幽的古镇深处。

我们从右边街道漫步而行。时近下午,渐进深处,游人渐行渐稀。商铺的主人也有些慵懒困倦,见有客至,也只是恹恹的、习惯性的招呼,客人走后,便又困坐于一角。行约数百米,两侧屋前、檐下或临街的内廊栏杆上,有了颇具匠心的花草装饰,红花绿叶给暮气沉沉的古街增添了一抹亮色和生机。不觉间,我们就到了文昌宫。

文昌宫以约三米高整石为门柱,门上挂“文昌宫”金字黑匾。入门有一庭院,树木葱茏,金桂飘香。靠门一侧有二层木制戏台,横梁和台柱都精雕细刻,山水人物栩栩如生,虽年代久远,油漆剥落,但人物神情姿态依然清晰可辨。正对戏台有一大殿,挂“大成殿”黑匾,至圣先师孔子像居中,神态慈祥不踞;两侧分列四弟子像,面容恭敬谨慎。旁边有建于清同治五年的木墙,墙上镌刻小楷文字,字体端庄隽秀,一一可辨。庭院左右为厢房,现辟为办公之所。

出文昌宫往右,沿石阶而下,就出了城门。城外为一片开阔的庄稼地。再往外,清澈的涪江碧绿如带,缓缓流过。沿城墙脚往左,片刻可到二佛寺的下殿——二佛殿。

二佛殿为三檐歇山式建筑,依山而建,全殿为摩崖造像龛窟。据载:该殿石刻总面积约700余平米,共计218龛,造像1670余,密集于北崖、南崖、西崖三面,最大者高12.5米多,最小者只15厘米不等。主佛面江端坐,头盘螺髻,面带微笑,体态丰腴,袒胸束带,左手抚膝,右手作法指状。其余诸佛环拱屏列,作敛眉恭听状。沿台阶环佛而上,就到了二佛寺上殿。

上殿坐落于鹫峰山顶。因新近修缮,整个建筑群焕然一新,殿宇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殿宇呈四合院布局。院中央有三层塑像高耸,底座由蛟龙、力士、金刚诸神托举一莲台,台上四菩萨面向东南西北四面背向而立,各自左手托一小莲台,右手自然下垂。菩萨头上再累一莲台,释迦摩尼佛盘曲端坐其上,左手平放胸前,右手微举,手指作兰花状。菩萨佛祖皆着金衣,熠熠生辉,光彩粲然。上殿另有宋代以来碑记无数,史料价值不菲,不能一一详述。

出大门往右,有涞园,园中有池,时近深秋,池中残荷皆枯枝败叶,不忍熟睹。临近黄昏,夕阳西坠,我们由此匆匆出城而别。

(后记: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始建于宋,至今已近千年。古寨三面皆悬崖峭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是重游,故所记有以前所见所感。是为补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