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三年级作文 > 【精华】过年三年级作文汇总五篇

【精华】过年三年级作文汇总五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9W 次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过年三年级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过年三年级作文汇总五篇

过年三年级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家庭团圆的好日子,今年我们不回老家过年,是在我的第二故乡——大朗过年。

大年三十,我们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过年。中午,爸爸妈妈一直忙着把家里收拾干净,我和弟弟也在帮忙,爸爸妈妈把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两边再把红色的价剪占纸和福字帖在门上、冰箱上、窗户上。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饭,年饭可丰富了!有妈妈拿手的“潮州粉果”、酥饺、酸甜鱼、青菜、鸭、鸡、还有爸爸拿手的“果肉”、肉丸、听妈妈说,“潮州粉果”、“果肉”、肉丸是我家乡年夜少不了的传统美食,因为他们代表着吉祥的`祝福。吃完年夜饭,妈妈帮我和弟弟穿上新衣,然后给发红包,祝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过年真好!又有红包,又有美食。

过年三年级作文 篇2

今天早上,我要和妈妈一起大扫除。

妈妈让我把厨房里所有的墙擦干净。妈妈告诉我:“把毛巾弄湿,再扭干,再擦,如果有地方擦不干净的话,挤一点儿洗洁精。”

妈妈说完,我立马动了起来。我先去找了一条毛巾,把它放进水里弄湿,再使劲把它扭干了。我擦来擦去,这边擦干净了就擦那边,上边擦好了又擦下边。有一个地方怎么也擦不干净,我用上了吃奶的力气怎么也擦不掉!我挤了一点儿洗洁精,再一次擦了擦,我兴奋的说:“哇!不用一秒钟就给擦干净了!真是太神奇了!但这时候的我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真是累死宝宝啦!

擦完了这一面墙,又擦下一面墙。妈妈说:“擦完了的话再去找一条干的毛巾把它擦干。”我说:“好的妈妈!”我连忙跑去找了一条干的毛巾。把所有的墙都擦得干干净净!连脏的东西都没有,甚至都没有一点儿灰尘。

呀!真是太干净了!就像从天而降的白雪一样。我真是个做家务的小能手啊!

过年三年级作文 篇3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爸爸妈妈开车带着我和弟弟开开一起回奶奶家过年。

路上,我和开开一会儿看看路边的绿化,一会儿看看正在行驶的车辆,根本停不下来。忽然开开大声地说:“妈妈,有吊机。”过了一会儿又说:“妈妈,有挖土机。”开开看我没有反应,就按着我的肩膀把我扭过来,对我说:“哥哥,有挖土机。” 哦!“我回答道。又安静了一下子,爸爸放起了音乐,开开便跳起舞来。我心想:这个爸爸,明明知道我喜欢安静,也不消停不会儿。我转过头去,看见开开一会儿手摆摆,一会儿屁股扭扭,跳得不亦乐乎。我悄悄地到他后面,偷偷地在开开头上搞了一双兔耳朵,我在心里呵呵地笑着。而弟弟一点都没有感觉到,还是在那手舞足蹈。

终于到了苍南服务区,我一下车,哇!这里真是人山人海,车来车往。我们排着队上了洗手间,好不容易买了三根热狗,就去加油了。加油的车也很多,我数了一下,我们排在了第十一位!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可是爸爸说,那也一样要拍队加油啊!终于轮到我们啦,加满了油我们又继续赶路了。

就这样,本来三个小时的路程我们足足开了四个半小时才到了家,虽然很辛苦,可是回奶奶家过年我还是很开心。家,甜蜜的家!

过年三年级作文 篇4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是一片热闹景象,我们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爸爸叫我一起贴春联,我对爸爸说:“春联不是应该贴得方方正正吗?”爸爸笑了笑说:“你真聪明!”我帮爸爸扶着凳子,在下面做“总指挥”。在我协助下,我们把春联贴好了。我又看到许多人在贴春联,内容都是吉祥如意、歌颂祖国之类,比如“十分春色,万里鹏程”、“花开富贵,竹报平安”、“人勤春早,民富国强”……

回到家里,爸爸又准备贴"福"字,他也把字贴得方方正正。我说:“福字应该倒过来贴,福气才会到啊!”爸爸妈妈都夸我见识比以前多了,我很开心。

这个春节过得真快乐呀!

过年三年级作文 篇5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得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得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得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得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得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得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得除夕是这样过得: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得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得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得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得人们,都带着年货,有得去庙里上香;有得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得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得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