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中学生作文《过小年》

中学生作文《过小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W 次

导语:小年来了,祝大家小年快乐,新年万事如意!

中学生作文《过小年》

 篇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宋】。

——前言

在中国人眼里,春节,无疑是一年里最为重要的节日了。因为这一天不仅是旧年的结尾也是新年的开始呢,人们会在春节中辞旧迎新,祈愿这新的一年会更好。

一般从腊月中旬人们便会准备置办过年要的东西了,人们奔波于各种各样的商场、干果店、杂铺店中。其实从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们便已经能感受到那股浓浓的、甜蜜的气息。这种时候,大人忙着置办年货,我们小孩子也不例外,都缠着家人买可口的零食、干果或玩具。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春节是人们休息玩乐的最佳时机了。

等到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时,人们也会放放烟花、火炮之类的,基本上从这天起,一直到初五、初六时,晚上才不会听到烟花、火炮的声响。小年,其实说起来是年,但现在已经不怎么流行过小年了,只是从这天起,各条大街上都摆满了卖小吃的,尤其是景区,数都数不过来。但也是从这天起,家家户户也真正开始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过了之后,家家户户也差不多都准备好了,店里走动的人也少了不少。店铺里的人也不急不火,悠闲自在地守着自己的摊子,等着除夕的来临,也等着早早关门好回去吃年夜饭,和家人团聚。

除夕,终于在万众期盼中来了。这一天,早上也许你并看不出什么不同,等到下午的时候你会发现街道上几乎一个人也没有了,除夕当天一般都是极冷的,人们在上午的时候会去街上看看有没有什么自己新年准备中忘记了的东西。等到吃午饭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回家了,在家里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时候,年夜饭的序幕也就拉开了,一道道美味的菜肴陆续的上桌,家人们围着大桌子一脸欢快的吃着聊着,相互祝福。这时,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

初一,是春节中最为热闹的一天。小孩子们挨家挨户的去邻居们拜年。小孩们出去了,大人们 又在家做什么呢?在我们老家,再好不过的消遣就是——打麻将。外面人山人海,里面欢声笑语。无论在哪里,都是喜庆的、祥和的。这就是——新春。

正月十五——元宵,乃是春节的最后几天了,也是最后一个高潮。正所谓元宵节看花灯。灯嘛,是肯定要有的,不过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也可以放孔明灯。总之,当整个天空都被孔明灯映满时,和家人,朋友,爱人在一起许个愿,也不失为一件美好的事

一眨眼,开学即将来临,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该去做着自己应做的事。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时针依旧在转着,我们依旧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着。但我们知道,我们,在等待下一个春节······

 篇二:

今天是小年,因为爸爸和妈妈不在家,我准备下午就打扫一下我们家。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下午了。

我睡觉起来,就开始准备晚上给爸爸和妈妈的惊喜了。我先擦阳台的玻璃门了。一开始擦还好,到后来,抹布搞得我抓耳挠腮的。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抓耳挠腮吗?是因为抹布老是搞到我的脖子上,所以,才会抓耳挠腮。这回,你们知道原因了吗?然后,我又擦了一遍地。后来,我的活干完了,我就在构思晚上的特大聚会。同时,我也要构思给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的礼物。我先给爸爸画一张画,画上是一朵又大又红的花,表达的意思是:祝你新年快乐,变成一个大富豪。给妈妈做了一张贺卡,上面画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仙女。我想妈妈变成一个仙女,带着我们一起飞。上面写着happy new Year,和Pat for mother.我还给姥姥写了happy new Year。我给姥爷的礼物就不同了,我给他的是一包快乐的新年礼物,里面装着两包纸巾和一个书签,都是新的。

我知道,这个小年是一个快乐的小年,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年!在这里,我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篇三:

一、扫尘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二、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三、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四、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五、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篇四: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写的《燕京岁时记》

中记载: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关东糖”、“糖饼”。关东糖在东北的农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贩叫卖:“大块糖,大块糖,又酥又香的大块糖。”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殊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一种糖。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吃糖瓜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篇五:

小年习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饺子、年糕、米饼、粽子等,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在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

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吃饺子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旧时,不论贫富,只要是顶门成家过日子,就要在锅台上边的墙上,供奉灶王爷的尊像,在像的两边贴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每家都把灶王爷奉为神明,由它来主宰一家兴衰祸福,由于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成为“一家之主”。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