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范文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4W 次

  【作文真题】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语文质检作文题

共同记忆2017质检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的“共同记忆”。角色不同,“共同记忆”的意义便不相同。 例如:

张爸爸:共同记忆是亲情的纽带。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见证孩子的成长。

沈老师: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我要做一名谦谦有爱、修己达人的园丁。

吴市长: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和魂。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

上述三位长辈关于“共同记忆”的认识,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对“共同记忆”的意义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从子女、学生、市民三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

  篇一:来自共鸣的“共同记忆”

于童年深处,寻觅的亲情枢纽,散发出源于糖果的甜蜜,各式嬉笑怒骂编织成专属的歌谣;而这片成长十余年的亲切土地,伴随见证了多年间无数变革更改,变化的是拔高的座座城楼,不变的却是置于根部灵魂的底蕴。但若谈论最为深刻隽永的“共同记忆”,触摸时间灵魂,寻觅真正共鸣,却是来自于老师的尊尊教诲与呕心沥血。

共同记忆是精神的家园。作为学生的我们,便正是处于懵懂于世,却又偏渴望获取认可、接触及共鸣的时代,而这些事物的源头,皆出自于所谓“精神”之上。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而“育人”不仅是对于知识的灌输,也有着教育学生做人、丰盈其精神世界的责任。美好的共同记忆,使人不断反省、总结与成长。学生因教师的鼓舞激励奋发图强,因那些聊天谈心而开张心扉,引发共鸣,以这些精神上的交流沟通而弹奏共鸣。学生们年纪尚轻,难免迷途无措,或因各式烦扰忧愁难解,心思怅惘。教师们以引路人的身份及同为过来人的认知进行指引,效果自然良好。若能以平等自然的心,进行交流,那么共鸣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日本著名漫画家松田笔下,就曾描绘出由一名教师通过与学生们一同成长的方式,以通过用心的“注视”,拯救了二十多个因成绩不佳或品行不端而列入“差班”受人轻视的学生。在这个故事中,与父母的矛盾终被开解,与朋友间的别扭终将释怀,愁扰于没有找到方法的学习终被用心灵注视的教师一一开解,温馨平凡中流露出难以言喻的动容。而那以心“注视”学生的老师,即与学生们完成了精神家园的沟通。

共同记忆意义在师生之间,便应是以心换心,轻触世间美好的“精神共鸣”。你谦谦有爱,我便不惹事生非;你修己达人,我便也不断修行提升。老师对于学生影响的深远程度,足以与家长媲美,学生从老师处习得的,不只是如何学习学习方法,更也有做人方法,足以惠及此生。若教师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深远的的影响,其共鸣美好自然加速成熟生长,更加坚韧强大。但若受到了错误的指引,也就很有可能以难以磨灭的心理印象,以错误或未达成的“共鸣”,哀怨愤懑,甚至因偏激自负,或自卑无度而难以掌握日后命运轨迹。

作为学生,从两千年前的《论语》触碰到了最遥远年间师生间的共同记忆与无数共鸣。而放眼当下,又以周围老师们温柔体贴或幽默关心留存了青春年岁里美好的共同记忆。每一次共鸣,都源于灵魂精神的碰撞,这些真挚意义即便饱经风雪也镌刻心底不曾忘怀。为了这些共同记忆,学生们便可以化作动力,不断生长。不论头顶怎样的天空,我自追求属于自我的那方风景。

点评

本文选择了学生角度,是此次考试很少考生涉及的,也是不容易谈好的角度。作者能够准确理解作文材料的主旨并把握作文的关键任务所在。抓住“共同记忆”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的“共鸣”,是师生间精神家园的沟通,并阐述其对师生不同的“意义”。立意正确,思路清晰,分析问题有深度,持之有据,语言通畅,是一篇优秀考场习作。

  篇二:深掘文化认同,溯寻城市底色

本乎社会意识的共同记忆在城市这一社会存在性质的物质空间中被塑造成型,发挥着文化认同的基础性作用,而作为城市细胞的市民,亟需在城市化跃迁的当下,深掘文化认同的丰富寓意,溯寻城市的底色。

共同记忆根植于不同的交往,即个体的实践活动。而城市作为公共空间,为实践活动的展开提供物质条件、场所,加之以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必然赋予个体以城市的特征,这一点在古代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中已有印证。故城市的共同记忆便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依赖自身特殊条件及实践个体间联系所形成的社会意识,也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认同”,即“个体对群体的依归”。

市民作为城市中实践的主体,在共同记忆这一文化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创造的作用,他们依靠分工劳动,缔结出丰富的社会联系,并借助日常社交活动,创造出极富城市(地域)特征的文化形式,如方言、传统民俗等,助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繁盛。但文化认同一经形成,便对市民乃至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作用,譬如“历史古都”之于西安、“现代开放”之于上海,其历史沿革中市民群体的社会行动,无不与这些“共同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但伴随着现代化的急速推进,城市的面貌也发生巨大改变,城市市民的实践活动也随之分异,曾经一度浓郁的文化认同正不断被稀释,过去的历史金字招牌似乎不再具有或风化人的巨大效力:除却个别城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外,放眼望去普天下均“千城一面”;除却少数市民群体执着于地域方言与传统习俗外,不同城市群落已无文化认同上的隔膜……我们所赖以繁衍生息的这一方公共空间,似乎已被现代化打磨得没有了棱角,成为可“量产”的物具。

这也是为何吴市长发出如是感慨:“我们需要高楼大厦,我们更需要文化底蕴。”的确,面临城市发展的现状,唯有发挥“共同记忆”的作用,深掘文化认同,营造出一种普适性的城市文化,同时又彰显其特殊性,方能守住城市的根与魂,溯寻城市的底色。

现世的城市文化认同应有如是层面:对公民精神的恪守与维系、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呵护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探索。公民精神侧重于市民层面,即市民作为城市细胞对其自身的明晰定位、对城市这一母体运转规则的自觉奉循,是重德、重社会实践的公共效益;城市文化遗存的传承则是对“共同记忆”即先前文化认同的扬弃,使其更好适应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成其潺潺细流而不至干涸;至于和谐社会,便是市民与城市互利共生而达到的协调状态,是共同记忆中最深邃的“底色”。

如此以往,城市便不再只是高楼大厦,而是无数个共同记忆的因子组接出的文化认同的斑斓图景,在现代化中守护着城市的根与魂。

点评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精神是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共同气质和价值取向,中华文明造就了许多千年古城,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一砖一瓦上凝结。现代化不应成为我们忘记历史的理由。更因为,现代的生活需要文化记忆来温暖与指引。

本文好在它的立意:把市民的责任上升到公民精神的恪守。“对公民精神的恪守与维系、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呵护以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与探索”,作者试图告知这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保护我们的文化记忆,是现代人的共同责任。并且作者进一步认识到守护的困境:这种绮丽的想象,有时难以追随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建设新城、改造危房的设想,虽是美好的愿望,却也令这些承载文化记忆的古老建筑面临危机。呵护城市文化记忆,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找到回家的路。作者提出了“文化认同”和“坚守”,也是我们应该共同肩负起的文化担当。不足之处是“怎么办”这个环节比较比薄弱,有效的应对似乎流于大而虚,缺乏必要的延展和可供借鉴的范例,说理归因的纬度、论证思路的严密性等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篇三:保留城市“共同记忆”是市民的`伦理责任

王开岭在《精神明亮的人》中说到:“我们每个人都是公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着形形色色的身份行走,但我们所共同拥有的身份便是城市的公民。在与城市相处的每一分钟我们都在与城市建立联系,形成与城市的“共同记忆”。

吴市长说,“共同记忆”是城市的根与魂。从市民层面出发,“共同记忆”象征着我们对城市的归属。在现代化建设浩浩荡荡的今天,“千城一面”已然成为切肤之痛,而如何保留住城市特色,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坚守价值认同,保住“共同记忆”,已然成为我们的责任。

“共同记忆”让我们在与城市的交互中享受到城市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滋养。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一味地固守情怀只会让城市沦为涸辙之鲋。一个具有“共同记忆”的城市,应当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市民合理的诉求,让居民在衣食住行上歆享便捷。

但我们在注入“源头活水”时,更应注重“文化底蕴”的培育。我仍记得易中天《读城记》中写的那些城市,尽管它们一个个走向现代化,但仍葆有各自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的保留,不仅在于保护那些旧时的传统文物与建筑,更在于对那些传统文化习惯的留守。每年中秋节,于厦门的街头小巷听着不断作响的骰子声,便总会让我会心一笑。这或许便是值得保留的文化记号,在时光蹁跹中汇入城市的精神传统与“共同记忆”。

刘琦在《琥珀之城》中描写了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剑桥:“当你望向窗外见到低头的行人,他甚至可能就是拜伦。”正是注重城市文化底蕴的坚守,才让剑桥这个弹丸之城变成世界名城。反观当下,崛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已不新鲜,但城市文化遗产的疏于保护,以及城市精神传统的日渐疏离,把一座座城市变成陌生的样子。而市民的无意往往更为可怕,当我们中的很多人沉沦于“家——工作地”的两点一线,忽略了城市变化和城市建设时,城市“共同记忆”便容易走入迷失。

作为市民,我殷切希望我们应当重拾关注城市的热心和慧眼, 继续保住城市的“共同记忆”。因为,只要我们与城市不割裂成不同的个体,就仍会保有对城市的热爱与初心。我们既要善于发现城市建设的美好或可取之处,也要着意保护城市的传统,对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向相关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在生活于城市的每时每刻中涵养市民意识与共同记忆。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共和国的公民。”同样,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一样是为了成为有责任的市民,保留和打造独有的城市“共同记忆”。

点评

选取市民角度,角色意识较强,并借此思考 “共同记忆”之于市民的意义,分别从物质与精神层面阐释营造“共同记忆”的意义。在强调“共同记忆”重要性的同时,作者反观现实,发现城市“共同记忆”沦丧的危机,进一步从市民的角度提出重构“共同记忆”的方法。说理能从市民的角度扣住城市“共同记忆”的意义思考,有问题发现,有原因追析,有解决之策,结构较为严谨。写作视野和思考的深度相对突出。但文章开头的“公民”概念和真正要写的“市民”概念内涵具有不对等性,首尾两处的引用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