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歌赋 > 诗人 > 风流才子柳永

风流才子柳永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5.83K 次

柳永是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大词人,福建崇安今武夷山人。

风流才子柳永

  【风流才子柳永】

柳永,又名柳三变,自称白衣卿相。柳门七进士,他的父亲刘宜、叔叔、大哥三复、二哥三接、侄儿都是进士。开始他自己认为自己能够轻易考上进士的,没想到连考连败,屡屡落榜,直到50岁左右才戴上了进士这顶硕士的帽子,一辈子也没做个什么大官。不是他才气不到,而是他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仁宗皇帝。当年连续两次落榜后,他任由他的率性写了下面这一首给他带来终身不能翻身的词曲----牢骚满腹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没想到这首词很快传到了皇帝手里,就是这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害了词人自己一辈子。你柳永不是不把士大夫这些官员贵族当回事,从骨子里看作是“浮名”,你想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想去填词作律,喝酒唱歌。那你就去吧。所以当三年后柳永再一次来考试时,仁宗皇帝龙颜大怒,一笔勾去了柳永的名字,并在旁御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所以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白衣卿相”。

都知道柳永风流,可他为什么会风流到如此的潇洒狂妄?这要从历史的眼光看,一是当时北宋已经进入一个盛世,经过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的两代三朝的精心治理,国力鼎盛,眼下正值仁君(传说中的狸猫换太子的)----仁宗皇帝赵祯执政,此时的盛世丝毫不亚于前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通过任用范仲淹、吕夷简、富弼、包拯、韩琦等重臣推行庆历新政,并取得了大发展,国富民强。当时的首都汴京(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空前繁荣。难怪随便问一个中国人,最想活在哪个朝代,大多会回答想生活在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如是说。

二是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文化事业、娱乐产业、色情业的繁荣。歌榭楼台、瓦肆勾栏、歌舞伎坊充盈街头。文人骚客争喝“花酒”。一些身心灵巧的妓女能歌善舞,诗词曲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妓院要演唱大量词曲,所以需要大量的“歌曲”创作,更需要好的词曲。仅有“十八摸”之类的低品位段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更高雅风骚的作品,所以,风流才子柳永就应运而生,顺世而出了,作品创作细腻,最受人欢迎。据宋朝之最畅销书《你最红——如何成为最红的头牌妓女秘笈》中最重要一条——“想要红,唱柳永!古今填词作曲前三名:柳永、柳永、柳永。”(“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罗烨《醉翁谈录》)。

当时的柳永,“粉丝”众多,名闻遐迩,上至皇上,下至臣民,遍唱柳词。“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无论皇宫夜宴、妓馆歌舞还是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无处不留“柳词”之痕迹。“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

少年的柳永就常常混迹在烟花巷陌中,对妓女有同情有感情有生活,所以才能写出那么多优美的作品,可以说,没有妓女就没有柳词,更不可能传播到今天。妓女对中华文化的最大贡献恐怕就是多诗词歌赋的传唱和流传。经过多年流连于青楼歌馆的生活,接触众多社会下层的歌妓乐工的真实生活后,柳永对妓女这一特殊群体也产生了真挚的感情。最有名的当属与谢玉英的感情故事。附录于后:

北宋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余杭县宰。途经江州(今九江),照例浪流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柳永在余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从此,他改名柳三变,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合金葬柳七"的佳话。

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